香港书展 刘晓庆
船长对刘晓庆感兴趣是在几年前看到一个专访,刘晓庆说了这么一句话:“除了生死,人生没有什么不能逾越的困难。”我当时想,这是经历了什么磨难没有被打败的人才能说出的话啊!
今年的7月刘晓庆来到香港书展,带着她的新书,也是第三本自传《人生不怕从头再来》,站上了演讲的舞台。最近船长在Youtube上重温了这场演讲,虽然错失了去现场一睹这位传奇影星的机会,但刘晓庆绝对能让你感受到她穿越屏幕的魅力。

船长到现在还很爱看娱乐八卦,但跟从前不一样的是,我现在不怎么看媒体对明星的评价,反而喜欢听明星自己说,吸取一些他们的人生智慧,总感觉很有收获。这次讲座,刘晓庆分享了她一生的大起大落,和如何在各种巨大的落差中活出精彩人生。
1. 大腕的摇篮
刘晓庆有一个称号,叫“大腕的摇篮”。对于这个称号的由来,她回忆起她的第一部电影《南海长城》。她说,第一次拍电影,虽然已经非常努力用功,但实际上剧组人员根本瞧不起自己,她这个女主角也面临随时被换掉的可能。结果在没有更好人选的情况下,电影拍完了。制作后期的时候,没有经验的刘晓庆总是跟不上配音的节奏。导演几次喊停后,当着大家的面说:“这就是好演员跟坏演员的区别。”刘晓庆听后一边眼泪哗哗往下流,一边在心里默默发誓,以后自己若是有成就的一天,绝不欺负新人!
这话果然说到做到。后来她提拔了众多演艺圈的新人,姜文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刘晓庆筹的钱。随着刘晓庆经商后从事各种行业,更是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这件事上刘晓庆很好地诠释了四个字——以德报怨。别人的恶意落在她身上居然修成了正果,来回报更多的人。这不是一般人的逻辑,正凸显了刘晓庆的不凡之处。
2. 弃演从商
之后刘晓庆的演艺事业大获成功,塑造了中国影史上许多经典角色,屡获大奖。刘晓庆说:“那时候我已经很有名气了,但工资其实只有50块钱。”这里插一段刘晓庆在微博发过的趣事,来说明上世纪80年代国内演员的窘迫和心酸。拍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时候,刘晓庆扮演慈禧,梁家辉扮演咸丰皇帝。
国内演员和港台演员的待遇有天渊之别。刘晓庆和其他几位大陆的主演要自己掏钱买饭吃,饿得要死;梁家辉每天的饭票吃不完拿来冲马桶。刘晓庆她们时常趁梁家辉不在撕他的饭票去打饭。饭点的时候,港台的演职员每人有一个餐车,车上有鱼有肉有白米饭;而她们只有馒头咸菜。有一天刘晓庆哭了起来,大家都哄她问怎么了,她哭着说要吃饭吃肉。于是制片主任赶紧去安排。刘晓庆还补充说,就我吃不行,要大家都吃饭吃肉。
因为没钱,所以有了后来下海经商的经历。用刘晓庆的话说,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像一条没有红绿灯和警察的高速路,任由大胆的人驰骋。当年的自己年少轻狂,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就这样积累起了财富,还一度成为过中国首富。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即又被下一个翻天覆地的巨浪毁灭。
3. 秦城岁月
2002年刘晓庆涉嫌偷税漏税被捕。她笑说公司出事那天,她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逃跑!台下传出一阵欢笑。她接着分享当时各种脑洞大开的“逃跑方案”,躲在朋友家的床垫下、从车上跳进草丛匍匐前进……不过现实不是电影情节,刘晓庆没有逃过入狱秦城这一劫。秦城可是关押大犯的地方。当时什么都不懂的她甚至都想好了枪毙的可能。最后得知不用枪毙,她答应自己,一定要活着出去!
在狱中,刘晓庆看书,学英文,洗凉水澡,每天坚持在小小的狱室里走8000步,连狱中看守也惊讶在她身上看不到别人那种垮掉的精神状态。虽然此刻的刘晓庆看似谈笑风生,但也承认不愿回忆那段灰暗的日子。刘晓庆笑说:“我从来没想过再抓点别人进来。我太不平衡了,为什么是我呢?国家要普及税法,是需要我这么一个典型的。没有我也会有别人,所以还是我来吧……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合适的。”台下响起了笑声和掌声。

4. 重头再来
出来后,身无分文且负债累累的刘晓庆重操旧业,去横店影视城拍戏,准确地说是去做群众演员。从50块钱一天,没有台词,到后来念“小姐请喝茶”这样的台词,一点一点涨到了300块钱。她回忆第一天静静地坐在镁光灯下,觉得恍若隔世。她哽咽道:“没想到我还能做演员。”
当时来了很多记者,镜头一开拍就记不起台词,要一遍一遍重来,被晚辈导演怀疑脑子不好使不想用她。当天完成不了的戏份,第二天她会早早来到剧组准备,慢慢找回演员的感觉;认真对待哪怕小角色,逐渐树立口碑。刘晓庆用“唯一能救自己的就是才华和努力”勉励听众。
刘晓庆感谢了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给她帮助的人。在这些帮助下她感悟到,不能因为小怨,而忘记大恩。她现在没有怨恨,当年造成的痛苦,成就了现在的自己。现在的她,可以宽恕一切,原谅一切。
刘晓庆提到她这本书的时候希望,大家的人生不要重来。她自己重走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懂得了人生。“我对过去的人生很满意,对将来的人生,我一定会,一定要更满意。”

5. 强者逻辑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的一集里总结出“弱者的逻辑”是,生活没有目标,遇到困难只想逃避。船长在这里借用这个说法来反推出“强者的逻辑”,那就是像刘晓庆一样,生活中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执行力。早年为了证明自己的演技,拼尽全力;为了提高经济水平,下海经商,自己打下江山;入狱之后就为出狱那一天做准备,严格执行每一天的作息规律;出狱后去做群众演员,给钱就演,为的是挣钱还债。
她有因为自己是曾经的大明星大影后而放不下面子去演群众演员吗?没有,因为面子不是目标。我们普通人往往过不去“面子”这种虚名的障碍,而影响我们去完成人生更重要的使命。很多人就这样在碌碌无为,只会嫉妒别人的成功中度过一生。刘晓庆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不怕重头打拼,重新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掌声。这种人生目标才是有价值和值得奋斗的。
6. 绝世芳容
提到刘晓庆,被围观最多的不是演技,而是她那张不老的脸。刘晓庆在书展里再一次澄清,她自己做的就是跟大家一样的护肤保养。船长是信服的。刘晓庆给出一条美容贴士——保护健康最重要的是有好的心态。她遭受牢狱之灾后,仍然能积极向上。换作我们普通人,估计头发会一夜变白吧。相由心生。想学习刘晓庆的养颜术,不如先学习人家的心态吧。

船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