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
卷一 醒
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指责处,多从爱护处见;艰难处,多从贪恋处见。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招客留宾,为欢可喜,未断尘世之攀援;浇花种树,嗜好虽清,亦是道人之黀障。
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卷二 情
隔帘闻坠钗声,而不动念者,此人不痴则慧,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幽情化而石立,怨风结而冢青。千古空闺之感,顿令薄幸惊魂!
卷三 峭
达人撒手悬崖,俗子沉身苦海。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载清明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有面前之誉易,无背后之毁难;有乍交之欢易,无久处之厌难。
不摆脱,则无出离之襟期。
卷四 灵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
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彻性灵,一点云堂优钵影。
调性之法,急则佩韦,缓则佩弦;谐情之法,水则从舟,陆则从车。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见誉而喜者,佞之媒。(闻谤而怒者,谗之囮也;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 见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神机。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
卷五 素
灯下看花,帘内看月,雨后观景,醉里题诗,梦中闻书声,皆有别趣。
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两忘。
卷六 景
与衲子辈坐林石上,谈因果,说公案。久之,松际月来,振衣而起,踏树影而归,此日便是虚度。
晴雪长松,开窗独坐,恍如身在冰壶;斜阳芳草,携杖闲吟,信是人行图画。
卷七 韵
春云宜山,夏云宜树,秋云宜水,冬云宜野。
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
平生愿无恙者四:一曰青山,一曰故人,一曰藏书,一曰名草。(吴从先《小窗自纪》)
卷八 奇
强项者未必为穷之路,屈膝者未必为通之路。故铜头铁面,君子落得做个君子,奴颜婢膝,小人枉自做了小人。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洪应明《菜根谭》 )
卷九 绮
胸中不平之气,说倩山禽;世上叵测之心,藏之烟柳。
卷十 豪
桃花马上春衫,少年侠气;贝叶斋中夜衲,老去禅心。
卷十一 法
少年人要心忙,忙则摄浮气;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
寡思虑以养神,剪欲色以养精,靖语言以养气。
势不可倚尽,言不可道尽,福不可享尽,事不可处尽,意味偏长。
卷十二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