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读完《编舟记》,一些人一些事,浮现于脑海,在心间泛起层层涟漪。
图书的广告语写得很鸡汤,很庸俗。“怀才不遇的人,不得人缘的人,想换工作的人,究竟要燃烧什么,才能激发真正的热情?”很可惜这不是一篇鸡汤文,没有给这些人指明摆脱困惑的方向。主人公马缔光也从始至终都是一位社会边缘人,他沉溺于自己热爱的编纂辞典的事业中,有痛苦,有坚持。至于编纂出来的辞典,获得了多少成就,得到了多少肯定,我们从书中确实无法得知。用十五年时间去完成这件作品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吧。主人公想获得的其实也就是沉湎于其中的幸福,而外界的荣誉、肯定,对于他这样的边缘人来说,很遥远也很虚无。
辞典,对于像西冈夫妇那样的人来说是极其不起眼的东西,可有可无般存在;而对马缔、荒木、松本这样的人来说,辞典是多么神圣的存在,重于生命体的圣物。曾经我也体味过类似的神圣感,从心里由衷地依傍着它,然而我没有马缔那边的纯粹,在外界的观点的冲击、比较之下,自我质疑,自我否定。如同《金阁寺》中自我质疑的主人公,我以为我有勇气去烧毁金阁,重建自我。直到现在,发现自我否定的却是最初幸福的来源。世界上最大的可悲,莫过于用于己重于泰山的东西去交换一羽鸿毛。
现实中,这样的编舟计划真的能实现吗?
“一旦政府投入资金,就很可能干涉内容。再者,因为关系到国家的威信,语言文字便可能沦为巩固权威和统治的道具,而非传达鲜活心情的手段了。”
每次看到有人祝贺某某拿到了某科研基金的时候,总想起一句话,以钱偿命。
偿得不仅是自己的命,还是自己思想。在我自己的认知中,即使是最枯燥的学术写作,也是表达自己鲜活心情,自己生而为人的手段。有所沉湎,有所追求,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发现。
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马缔这样的人,为自己而作,为纯粹而作,相信这样的编舟计划可以实现,可以为存在着的马缔们带来绵长的幸福。
图书的广告语写得很鸡汤,很庸俗。“怀才不遇的人,不得人缘的人,想换工作的人,究竟要燃烧什么,才能激发真正的热情?”很可惜这不是一篇鸡汤文,没有给这些人指明摆脱困惑的方向。主人公马缔光也从始至终都是一位社会边缘人,他沉溺于自己热爱的编纂辞典的事业中,有痛苦,有坚持。至于编纂出来的辞典,获得了多少成就,得到了多少肯定,我们从书中确实无法得知。用十五年时间去完成这件作品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吧。主人公想获得的其实也就是沉湎于其中的幸福,而外界的荣誉、肯定,对于他这样的边缘人来说,很遥远也很虚无。
辞典,对于像西冈夫妇那样的人来说是极其不起眼的东西,可有可无般存在;而对马缔、荒木、松本这样的人来说,辞典是多么神圣的存在,重于生命体的圣物。曾经我也体味过类似的神圣感,从心里由衷地依傍着它,然而我没有马缔那边的纯粹,在外界的观点的冲击、比较之下,自我质疑,自我否定。如同《金阁寺》中自我质疑的主人公,我以为我有勇气去烧毁金阁,重建自我。直到现在,发现自我否定的却是最初幸福的来源。世界上最大的可悲,莫过于用于己重于泰山的东西去交换一羽鸿毛。
现实中,这样的编舟计划真的能实现吗?
“一旦政府投入资金,就很可能干涉内容。再者,因为关系到国家的威信,语言文字便可能沦为巩固权威和统治的道具,而非传达鲜活心情的手段了。”
每次看到有人祝贺某某拿到了某科研基金的时候,总想起一句话,以钱偿命。
偿得不仅是自己的命,还是自己思想。在我自己的认知中,即使是最枯燥的学术写作,也是表达自己鲜活心情,自己生而为人的手段。有所沉湎,有所追求,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发现。
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马缔这样的人,为自己而作,为纯粹而作,相信这样的编舟计划可以实现,可以为存在着的马缔们带来绵长的幸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