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访书录
今天去中山公园逛书市,斩获甚丰,书目如下:
《子夜》 茅盾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三版 94年二十七印;
读的时候你要意识到,这是个被删改620处的本子。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提到吴荪甫被赵伯韬斗败后**老妈子的情节,现在的《子夜》版本中就完全没有了。
更有趣的是书中第15章,写地下党的生活和斗争,有玛金与苏伦的对话:“呀,扫兴!你有工作,我们快一点,十分钟。”地下党也是有血有肉的哈......
《虹》 茅盾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一版 1994年一印;
《家》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三版 1993年一印;
《春》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二版 1993年一印;
《秋》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二版 1992年十三印;
以上巴金《激流三部曲》书品佳。装帧设计为李吉庆,封面设色雅洁,三本书相同的纯色设计,放在一起显得非常干净舒服。
《梁启超文选 上》 夏晓虹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
夏晓虹编的,应该还不错。
《惘然记》 张爱玲著 花城出版社 1997年;
张爱玲作品集之一种,短篇的集子。《色,戒》在这个集子里。
《浮躁》 贾平凹著 作家出版社 1991年一版四印;
当代小说文库之一种。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刘心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一版一印;
这套书很不错,各体作品都囊括在内。刘心武这本,连他“秦学”发轫之作——《秦可卿未必出身寒微》也有。选的实在好。
只是印数太少,每册一印大概都只有5000。当年第一次读汪曾祺,读的也是这套书里的一册。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韩少功》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一版一印;
同前。寻根文学,我最不喜欢韩少功,甚至到再读就讨厌的程度。
《历代科学小品选》 汤效纯选注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年一版一印;
此书印数不多,此类题材的选书也不多见。去年卖过一本胡道静先生著译的《梦溪笔谈》,这部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名著其实也是古代笔记的体例,在书中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古人终究没有发展到自觉做科学技术文章的地步。这本书也是同样,多选自稗史笔记之类,是以今人挖掘科技史的眼光淘沙拣金而已。
《女聊斋志异》 古吴靓芬女史贾茗辑 《清代笔记小说丛刊之一》 齐鲁书社 1985年一版一印;
关于这本小书,陈汝衡先生评价说:“全书共八十九篇,厘为四卷,其中有取材于历代史书者,有辑自唐人小说者,有杂采自明清人笔记者。如唐伯虎投身金锡山华学士府,计取婢女桂华事,及王琼奴传,均录自《泾林杂记》;刘翠翠传系转录自《剪灯新话》,皆当时不甚经见者。又明人李詡撰《娇红记》一篇,叙宋宣和间申纯(字厚师)与舅氏王娇娘眷恋事,文极长,哀感顽艳,不忍卒读,此在以往认为难觅之文,亦不图于斯编得之。然书中故事不注明出处者甚多,尚等一一考证。总之《女聊斋志异》虽为一驳杂不纯之辑本,尚值得插架存储也。”
《李宗仁先生晚年》 程思远著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0年一版一印;
《风雨情——忆父亲 忆主席 忆冠华》 章含之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4年一版 1995年二印;
这本书是章含之此前在报刊上所登文章的结集,从侧面了解乔冠华、毛泽东方面,有一定价值。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胡乔木著 人民出版社 1994年一版一印;
主席说:“乔木是个人才。”后来说:“你不过是个秘书...”也有人说《沁园春 雪》是乔木代笔之作。
小平同志说:“(胡乔木)笔头上行,政治上不行。”
胡乔木和田家英,一向很佩服的两个大秀才。
《毛泽东与中国史学》 王子今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一版一印;
作者还是很善于用材料说话的,而非停留在空洞的隔靴搔痒式的理论分析上。
《外国历史名人传 古代部分 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编辑,朱庭光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1982年一版一印;
全套书编为古代部分两个分册,近代部分三个分册,现代部分两个分册,约三百万字。全书概要叙述世界历史上的六百名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主要著述以及他们的社会政治观点和学术思想。我们国家世界史研究水平一向不高,专著不多,这类兼有普及和学术性质的书也很少见。
《萨特作品精粹》 萨特著 郑永慧选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年一版1992年二印;
《世界文学博览》丛书之一种。
《川端康成作品精粹》 川端康成著 高慧琴选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3年一版一印;
《世界文学博览》丛书之一种。
《泰戈尔小说集》 谢冰心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5年一版一印;
《春雪》 三岛由纪夫著 唐月梅译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6年一版;
文字很美,三岛不愧是日本味道最浓的作家之一。
本月借书:
3月12日 山东省图书馆社科书库借:
《黄裳自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1月;
黄裳的文字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说:“笔挟风霜,可爱亦复可畏。”
《返老还童》(美)菲茨杰拉德 张力慧 汤永宽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3月;
很漂亮的中英双语对照的精装小书,此书广告语曰:“爵士时代文体巨匠的梦幻小品。”
作者F.S.菲茨杰拉德说:“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会纵乐、最绚丽的时代,关于这个时代将大有可写。”
3月13日 济南市图书馆社科书库借:
《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 卷二1982-1989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爱黄裳》 周汝昌 黄永玉 黄宗江 李辉 傅月庵 陈子善等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年6月;
此书概为2006年6月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召开的“黄裳散文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我的老师启功先生》柴剑虹著 商务印书馆 2006年5月;
这么棒的书在两个小时内就读完了,没过瘾...
《子夜》 茅盾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三版 94年二十七印;
读的时候你要意识到,这是个被删改620处的本子。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提到吴荪甫被赵伯韬斗败后**老妈子的情节,现在的《子夜》版本中就完全没有了。
更有趣的是书中第15章,写地下党的生活和斗争,有玛金与苏伦的对话:“呀,扫兴!你有工作,我们快一点,十分钟。”地下党也是有血有肉的哈......
《虹》 茅盾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一版 1994年一印;
《家》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三版 1993年一印;
《春》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二版 1993年一印;
《秋》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二版 1992年十三印;
以上巴金《激流三部曲》书品佳。装帧设计为李吉庆,封面设色雅洁,三本书相同的纯色设计,放在一起显得非常干净舒服。
《梁启超文选 上》 夏晓虹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
夏晓虹编的,应该还不错。
《惘然记》 张爱玲著 花城出版社 1997年;
张爱玲作品集之一种,短篇的集子。《色,戒》在这个集子里。
《浮躁》 贾平凹著 作家出版社 1991年一版四印;
当代小说文库之一种。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刘心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一版一印;
这套书很不错,各体作品都囊括在内。刘心武这本,连他“秦学”发轫之作——《秦可卿未必出身寒微》也有。选的实在好。
只是印数太少,每册一印大概都只有5000。当年第一次读汪曾祺,读的也是这套书里的一册。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韩少功》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一版一印;
同前。寻根文学,我最不喜欢韩少功,甚至到再读就讨厌的程度。
《历代科学小品选》 汤效纯选注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年一版一印;
此书印数不多,此类题材的选书也不多见。去年卖过一本胡道静先生著译的《梦溪笔谈》,这部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名著其实也是古代笔记的体例,在书中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古人终究没有发展到自觉做科学技术文章的地步。这本书也是同样,多选自稗史笔记之类,是以今人挖掘科技史的眼光淘沙拣金而已。
《女聊斋志异》 古吴靓芬女史贾茗辑 《清代笔记小说丛刊之一》 齐鲁书社 1985年一版一印;
关于这本小书,陈汝衡先生评价说:“全书共八十九篇,厘为四卷,其中有取材于历代史书者,有辑自唐人小说者,有杂采自明清人笔记者。如唐伯虎投身金锡山华学士府,计取婢女桂华事,及王琼奴传,均录自《泾林杂记》;刘翠翠传系转录自《剪灯新话》,皆当时不甚经见者。又明人李詡撰《娇红记》一篇,叙宋宣和间申纯(字厚师)与舅氏王娇娘眷恋事,文极长,哀感顽艳,不忍卒读,此在以往认为难觅之文,亦不图于斯编得之。然书中故事不注明出处者甚多,尚等一一考证。总之《女聊斋志异》虽为一驳杂不纯之辑本,尚值得插架存储也。”
《李宗仁先生晚年》 程思远著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0年一版一印;
《风雨情——忆父亲 忆主席 忆冠华》 章含之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4年一版 1995年二印;
这本书是章含之此前在报刊上所登文章的结集,从侧面了解乔冠华、毛泽东方面,有一定价值。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胡乔木著 人民出版社 1994年一版一印;
主席说:“乔木是个人才。”后来说:“你不过是个秘书...”也有人说《沁园春 雪》是乔木代笔之作。
小平同志说:“(胡乔木)笔头上行,政治上不行。”
胡乔木和田家英,一向很佩服的两个大秀才。
《毛泽东与中国史学》 王子今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一版一印;
作者还是很善于用材料说话的,而非停留在空洞的隔靴搔痒式的理论分析上。
《外国历史名人传 古代部分 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编辑,朱庭光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1982年一版一印;
全套书编为古代部分两个分册,近代部分三个分册,现代部分两个分册,约三百万字。全书概要叙述世界历史上的六百名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主要著述以及他们的社会政治观点和学术思想。我们国家世界史研究水平一向不高,专著不多,这类兼有普及和学术性质的书也很少见。
《萨特作品精粹》 萨特著 郑永慧选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年一版1992年二印;
《世界文学博览》丛书之一种。
《川端康成作品精粹》 川端康成著 高慧琴选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3年一版一印;
《世界文学博览》丛书之一种。
《泰戈尔小说集》 谢冰心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5年一版一印;
《春雪》 三岛由纪夫著 唐月梅译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6年一版;
文字很美,三岛不愧是日本味道最浓的作家之一。
本月借书:
3月12日 山东省图书馆社科书库借:
《黄裳自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1月;
黄裳的文字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说:“笔挟风霜,可爱亦复可畏。”
《返老还童》(美)菲茨杰拉德 张力慧 汤永宽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3月;
很漂亮的中英双语对照的精装小书,此书广告语曰:“爵士时代文体巨匠的梦幻小品。”
作者F.S.菲茨杰拉德说:“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会纵乐、最绚丽的时代,关于这个时代将大有可写。”
3月13日 济南市图书馆社科书库借:
《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 卷二1982-1989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爱黄裳》 周汝昌 黄永玉 黄宗江 李辉 傅月庵 陈子善等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年6月;
此书概为2006年6月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召开的“黄裳散文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我的老师启功先生》柴剑虹著 商务印书馆 2006年5月;
这么棒的书在两个小时内就读完了,没过瘾...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