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历史却没时间?先看这些简史/极简史吧 | 精选書单
近两年,简史和极简史很受欢迎。书名一本正经的著作,译成中文后,有时会被冠以极简☓☓史、☓☓ 简史之名。这种追求用轻体量、浅文字,快速获得尽可能多知识的心理,和所谓“干货”的流行是否有关?
根据豆瓣评分和豆友评价,我们做了这期书单,从人类史、宇宙史、海洋史,到器物串起的世界史,视野极广,篇幅极简,算得上真 · 简史。希望它们是好的引子。
一个互动:你最希望看到哪个领域的简史?

1.
《人类简史》火到何种程度?连山寨版都热销。近年各类简史、极简史的流行,可能也是自本书始。作者赫拉利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副标题和目录彰显他的雄心 —— 从动物到上帝,从史前到今天,从基因到战争,从农业到科技……地球上发生过的一切,本书都希望涉猎。
大视野,跨学科,新视角,科普向,脉络清晰、文字易读,很多读者读后惊呼三观颠覆。
@姚姬旦:有很多进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跟历史人类学的成果。这本书的畅销,说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是趋势,也是必要的。
2.
《未来简史》是《人类简史》姊妹篇,前一本成为国际畅销书后,赫拉利趁热打铁,继续探讨人类大历史。这一本的争议略大,撇开重复部分不谈,它的重心是未来。
长远来看,如今的我们,或许正处于一个重大的拐点 —— 新的进化可能正在进行中。智人征服世界 → 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 智人失去控制权,在对未来的想象中,未来学家赫拉利上线了。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主宰更多,“神人”是可能的吗?我们拭目以待。
@莫拜不是单车:末尾的三个疑问值得深思:生命只是数据处理吗?智能比意识更有价值吗?当算法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世界会有何不同?
3.
作者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是霍金的亲传弟子,研究过黑洞,科普过宇宙知识。这本书的台湾版,书名就叫作《别管黑洞了,跟着霍金上太空》。
这本宇宙学入门书,没有一个公式,而用故事带领读者探索宇宙。关于太阳、月亮、银河系,时间、暗物质、弦理论、大爆炸……范围广,但不难读,文科生看懂无压力。
准备 / 喜欢看《生活大爆炸》的豆友,也推荐你们看这本。
@梦露:能相信吗,一本没有公式的宇宙书~~~作者完全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讲宇宙,讲大爆炸,临界最后散射,灰洞,弦理论,很生动形象,我被深深吸引了
4.
有种说法:地球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是水覆盖着的。某种意义上,海洋塑造了我们的世界。
《极简海洋文明史》用很小的篇幅,讲述五千年“海的文明史”。从地中海、印度洋、古中国,到葡萄牙、西班牙,从海洋民族迦太基、郑和下西洋,到麦哲伦环球航行,5个主要章节的标题分别是:航海、贸易、帝国、宗教、疾病饮食,可见其重心仍是大航海对文明的影响。
配有67幅彩插,适合入门了解。
@holly2007:短小精悍,佐图丰富,以McNeil观点为基,从5个面向阐述海洋史。
5.
已翻译的海外汉学读物很多。这本《哈佛极简中国史》,是哈佛大学新生了解中国史的第一本书,欧美流行的中国史入门读物。虽薄,但不很浅。作者是东亚史权威阿尔伯特·克雷格,他是汉学巨擘,也是日本史专家。
从早期中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到近代中国,本书始终以全球史的高度,将中国史置于同时期的世界史中,对比呈现,而不止为“他者之镜”,富有启发。
另配有近百幅插图,多为艺术作品,可对照文字阅读。
@落棋:提纲挈领,条理明晰,阿尔伯特·克雷格从哈佛学者的视角进行解读,作为一部极简史,还是很不错的。
6.
一本真 · 极简史。两百多页,三千年历史,介绍自希腊以来的欧洲文明,作者是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这本书最初是他给澳大利亚学生写的历史教科书。
和常见的历史读物写法不同,作者不太注重介绍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而从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明和日耳曼战士文化三大元素入手,描述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彼此强化,最终形成欧洲精神的内核。简言之,他关注的是,我们今天熟悉的现代欧洲文明,它是怎么形成的。
好看、好读的小册子,豆瓣两万五千人读过,分数仍高达8.2。
@刘小昭:逻辑非常清晰的历史书,我读历史书喜欢一边看一边画图,这本书直接把逻辑和时间顺序给你画出来了,看的时候就想这要是当教材该多好,结果读完翻评论发现真的澳大利亚和好多欧洲国家作为教材。真羡慕。
7.
和欧洲、中国的长时段、大历史不同,美国简史,我们选择从种族角度进入。
种族相当于美国的一块大背景板,如果毫无了解,可能美剧的一些梗也不能很快明白。美国这件百衲衣上,缀着来自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地的移民,他们带着各自的文化,共同生活,又共同形塑了美国文化。
唯一的问题是成书较早,有的数据可能需要更新了。
@沉睡的青春:一幅美国人的百态图,生动有趣,对各种族的特点、社会地位及原因都有清晰的描述,算是了解美国人的好书。
8.
这本简史看起来有点不太简,全3册,六百多页,但相对它的体量来说,确是极简了。
从书名可知,这本书和大英博物馆有关。它是由大英博物馆馆长亲自撰写,约100多名馆员、400多位专家参与,他们花了4年时间,做了这么一件事: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100件藏品,用器物的历史,串起人类200万年文明史。
“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巨献。”《纽约时报》评论说。
@与影牵手:★★★★★所谓深入简出,所谓娓娓道来,所谓地大物博,读得下去,读的津津有味,精彩。
豆瓣书店,豆瓣线上书店。定期发布首发新书、精选书单,不定期发放各种优惠福利。在豆瓣书店,遇见 — 购买 — 分享,一站式拥有美好·書生活。
豆单,豆瓣·書兴趣推荐账号。文艺轻单,生活灵感。在豆单,遇见你的好兴趣。

-
野良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0-08 01:54:35
-
蓝色海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3 08:36:25
-
Sybi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17 18:26:14
-
z035039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1-03 00:06:34
-
掉进金鱼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9-21 18:58:47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22 21:09:06
-
柯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22 17:23:09
-
记事本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8 20:36:07
-
小罪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7 14:42:32
-
三七二十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13:19:01
-
三七二十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5 11:08:36
-
酒壳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8 23:19:03
-
15楼的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24 14:50:30
-
旺旺小小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21 13:35:22
-
philo-sophie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25 19:06:06
-
Pesso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25 00:33:25
-
成都妹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24 09:19:14
-
gardeni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23 19:12:18
-
青Qi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19 22:32:11
-
OneWithNoFac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00:11:49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16 13:03:34
-
.Antare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14 07:00:13
-
青青园中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11 12:49:14
-
小记录p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10 19:55:06
-
白马书院朱先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10 18: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