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家里老人说抗战
查看话题 >爷爷的抗战
又是一年八月,爷爷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从小由爷爷带着长大的我依然时常想起他,他也永远地活在我心里。
幼时励志要把爷爷告诉我的故事写成书,可惜我文笔拙劣没有那个能力,就留下一个短短的故事当作送给爷爷。
偶然看到豆瓣这个话题,记忆就像散落一地的书页,一一拾起,散发着穿越须臾岁月的幽香却也历久弥新。好似穿过我十多年的不长的生命,一眼督见坐在爷爷膝上孩提时的自己,父母常常不在身边,随我长大的更多是爷爷的故事。
爷爷并不是本地人,随着游击队四处奔波,解放后大约是五几年被调动到这座不起眼的西南某一隅的小县城,从此远离了他心心念念的老家富川。请原谅我赘述关于爷爷个人之事,于我而言这也是宝贵的记忆。
爷爷生于富川石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最初他并没有参军的意愿。因他的弟弟,我的满爷爷得了肺病没钱治不幸离世,留下一双妻女,正值国民党强征壮丁,爷爷便这样放下手中的铲子锄头,离开了家后边的玉米地,跟着gm党走了。
一路到了桂林,成了桂平军的一员,后来机缘巧合加入共产党,并入了桂北游击队。
也许是我记忆不再清楚,爷爷并没有与日军正面交锋过,都在敌后战场徘徊,但惊险不亚于正面战场。十六七岁长期吃不饱饭,瘦的如一根竹竿的爷爷,在随军首年里,与几个老兵肩扛迫击炮,在山林中穿梭。爷爷当时说,现在都还记得迫击炮在肩头几斤几两的感觉。他们的部队曾几次被日军逼得只能躲在山上,躲了三天,粮食少的很,只能挖野菜充饥,偶有小蛇爬过便有了荤菜,大家的一腔悲愤恨不得化成利刃在日军身上千刀万剐。
多少次与埋伏的日军周旋,当他第一次看见埋伏……的日军一枪打在他身边的那位士兵腿上时,他心中奔腾着千军万马却也无能为力,只有背上战友,摸摸腰间的小米枪,告诉自己坚持下去。
爷爷在行军途中听闻老家也来了日军,可他不能回去,对日本侵略者的恨之入骨也从未让他忘记。爷爷的天性老实敦厚,一直待在游击队,不慕名利直到解放。
爷爷与我说这些过去的故事是平静的,经历过战争分外渴望和平,他很爱看抗战剧和纪录片,他说这些都是不能忘记的东西,你要记住。
我记住了,也从未忘记他从来都打直的腰板,只穿中山装,和他记忆里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