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即真实

早上做了个梦,然后联想到梁咏琪的一首《我要一种感觉 》,然后搜索这首歌的词作者,内容很少然后看到一个李伟菘音乐工作室,然后搜到李伟菘李偲菘两个双胞胎兄弟,不知道他们是谁,然后看到他们的作品,很多孙燕姿的歌,还有一首林忆莲的《听说爱情回来过》...有时候我觉得互联网的超链接模式跟人的思维有点像,有很多节点,从一个点可以联系到很多个,然后选定其中一个之后又有很多个,再选定一个...如此会在众多存在的可能性当中延伸出一条你一开始想象和预计不到的路线,不知道会引领你或者说根据你的偶然选择(或者说不是“偶然”,是你的眼光落点有某种你自己不知道内在因由)走到哪。
好像之前看过一本教画画的书,其中有一个练习,把一张纸揉皱,然后眼睛盯着那些毫无规律的痕迹,手里拿着铅笔不停顿的在画本上去移动,眼睛不能看自己画的。自己理解能力不太好,加上看这些翻译的书总是带着某种怀疑,所以也没试两次,本来自己就有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做事虎头蛇尾的毛病,那本书大概翻了不到五分之一。所以也没学会画画。记忆有点模糊了,又记得那本叫像艺术家一样如何,又记得是叫五天学会什么什么的,自己试了大概有五天吧,既然没学会,那估计不是自己笨就是书骗人,总之扔一边改学弹吉他去了。当然吉他现在也不知道跑哪去了,一个和旋也没记住。跑题了,只是想到那个沿着纸上的痕迹不抬笔的延伸下去的过程有点类似刚刚早上的过程。因为痕迹是四面八方的交叉的,只能沿着其中一个方向画下去,因为不让眼睛看,抬起笔再想回到刚才那个分叉点不太可能。我也不知道这样真的对画画有帮助没有,但当时发现如果真的不受外界打扰,聚精会神的瞎画的时候,会得到一种内心平静的感觉。所以后来遇到有人问感觉烦躁焦虑无法平静的时候,我会推荐做手工,我觉得好像手上做着某种动作的时候,会引导人达到一种平静。那我的解释逻辑就是,也许你烦躁是因为你在一个交叉点,你不知道往哪个方向,东想一下西想一下,不夸张的说能想一天或者几天也不能决定,最后就焦虑,随着时间的消耗越焦虑,越想找到一条对的路把消耗的时间弥补回来,然后越做不了决定,然后越焦虑...这个循环叠加的过程能持续很久很久很久,最后也许没有最后,总之又累又烦躁焦虑。也许没人在你的生活上给你指南,但做手工之类的会让你得到一刻的平静,那感觉就像给那些杂乱无章运动的电子加了一个电场,让他们开始定向运动了。其实现在人的很多焦虑大概就是因为选择太多了。好像又跑题了。
当然本来也没题。只想记录一下自己的某一时刻的胡思乱想,自己觉得即便在胡言乱语,但手指在不停的敲键盘的时候也有时候会得到片刻平静,套用前面的逻辑解释,大概是人的脑子比较快,发散,一秒一光年,但你的手指没那么强大,即便你一瞬间想到多少,能指挥到手指上的,或者说有时候感觉不到那种指挥,觉得是手指在自动敲击。这样会让你沿着某条也许没主题没目标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就像那支盲画的笔,或者那些电子。不假思索的一直走,或者即便有纠结也因为敲了几个字之后变把你引向了某条路线,你也就沿着这个方向去走了,只要一直走,就比站在交汇点上犹豫感觉要好。
觉得自己的日志很多时候都是一开始因为想到了什么想记录一下,但自己又没那么系统的知识去让其完整丰满,基本一两句就把话说尽,然后会不断的发散,最后不知道演化出来一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管怎样,如果某次基本上是不停顿的敲击键盘,真的好像能把开始的某种焦虑暂时赶走。
其实最开始我想记录一下做的梦,一种温暖的感觉,想更久的沉浸在里面,但梦很奇怪,跟经历过的事情不一样,经历过的事情很多年后我都还能记得一些,但梦里的内送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散掉,怎么抓也抓不住。只能感觉到某种情绪的延续。但也有限,比如刚才醒来觉得好像周围很安静,自己也比平时安静,一种温暖的感觉,但随着梦境的消失,抓不住,温暖的情绪最后变成某种失落感。
好像自己是个不太记得梦的人,从小就没这个概念,从很小就总听我妈讲昨天做了什么梦,自己好像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做过梦没有。而且自己为数不多的做了梦,也是片段式的,很佩服我妈能把做的梦讲的跟故事片似的,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加工,因为我的梦里好像就没有一张清晰的脸,虽然有梦里也知道是谁,但似乎并没有清晰形象。就像有的人会梦见大海蓝天,真是厉害,我的感觉好像也会有这个概念,但真的是概念,我总觉得自己并没有形成画面,感觉更像是梦里有人在给我讲故事,然后我根据故事去在脑子里努力构建某种画面,但最终并没有形成清晰的画面。嗯,大概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