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情话有毒......
秦观写过一首诗叫做《鹊桥仙》,歌颂的就是牛郎织女的爱情。
诗中写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多美,只要我俩的爱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朝欢暮乐天天黏在一起呢?
可谓冷静又睿智的爱情观,世人赞之。
可现实中有几对痴男怨女做得到?
▽
两人分隔两地,谈起了异地恋。
电话粥煲不停,微信聊不断。
早上8点说早安,晚上12点说晚安。
稍微有一会儿没理你,连着四五条信息轰炸过来。
“在干嘛呢?”
“怎么不说话?”
“喂人呢?”
晚上8点,“你不爱我了。”
一年只见一次你让那些处于热恋中的恋人们怎么活?
▽
织女为何要嫁给牛郎,若按秦少游的“岂在朝朝暮暮”来办的话,她搁天庭待着就好了呀,到了相见之时穿衣打扮下凡去见牛郎就是了,为何要执意嫁给牛郎呢。
难道不是因为人家织女白富美向往的便是与牛郎的朝朝暮暮才冒死违背王母吗?经过秦少游这么一说,织女和牛郎的爱情立马升华了几个高度,搞得好像人家就是为了要让自己的爱情流传于世而不愿意厮守一般。
怕不是一对傻子吧?
▽
当然,傻的不是织女和牛郎,而是秦少游的侍妾——边朝华。
秦少游遇到边朝华的时候正在蔡州做教授,边朝华十三岁,少游三十八岁。关于朝华的来历有人说她曾是青楼妓女,也有人说她是少游在路边买来的孤女。
不论是买来的还是妓女,反正朝华自十三岁起就跟在少游身边服侍。
朝华之前不叫朝华,叫什么我也不知道,秦少游给她取名朝华多半是羡慕苏轼身边的王朝云。
朝华聪明可人,十几岁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作为一个四十出头的风流老男人怎能不动心呢?
于是在朝华19岁的时候迎她进门,而这一年我们的秦大官人正值45岁,新婚之夜诗兴大发当即作了一首《纳朝华》,诗里有句:“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他将朝华喻于织女,说她正与自己同床共枕,看来朝华服侍的相当好啊,官人很是满意,都快乐得仿佛不在人间了,老夫少妻可谓享尽人间艳福。
▽
但这艳福也没享多久,这厮不知是抽的什么疯非要学习道家修真,修身养性要断七情六欲,没辙只能把朝华给送走,完了还给她不少财产让她改嫁。
朝华觉得自个儿委屈异常,我这么爱你,你怎么能如此对我,我不要走嘤嘤嘤就是不走嘤嘤嘤。
少游毕竟是读过书的人,劝慰小娇妻说:“哎呀你别哭了,人活到100岁不也是要经历分离嘛。”
瞧瞧这说的什么话,死亡的离别和被遣送意义能一样吗?我要是朝华我当即一个大耳刮子抽丫的。
可朝华并非是我,只能收拾包袱走人了。
但是小女子以夫为天,在家日日夜夜哭泣,我觉得朝华是少女心态没见过世面外加这桩婚姻是她的初恋,哪怕对方是个老男人也要从一而终不愿改嫁。
少游听闻之后觉得她甚是可怜,也罢,咱也不修真了,于是就把朝华接回来了。
但是他俩没好多久秦少游被派往杭州担任通判之职,行至淮河,与朋友谈起修身养性,感慨时光短暂必要修得其身。于是回家就对朝华说:“你不走,我没有办法专心修身养性。”
言下之意就是宝贝你太漂亮了,你在我身边我会分心的么么哒。
我说这脑回路也是棒棒哒,你修身分心不应该是怪自己定力不足么,跟朝华在不在身边有半毛钱关系?
我们朝华多好一姑娘,一听丈夫都这样说了再不舍得最终也离去了,在玉皇山削发为尼。你看,丈夫入道修真,我削发向佛。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话分明就是给遣送找了借口,但朝华信,为什么?
因为秦观将其称为玉人。
▽
玉人,容貌美丽的人。
她是他的玉人,他是她的心上人。
传言朝华临终前手握少游的诗稿,偏偏是那“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
我想朝华必然是经历了绝望罢。
别绝望,别削发,绾青丝插碧玉,任风雨飘摇,人生不惧。
质地温润,款式别致。
梳于发间衬出玉质柔润,不论是少女亦或少妇皆宜。
少女怀春如碧玉,心思洁净无杂质。
少妇娇媚如羊脂玉,滋润柔和无瓷性。
诗中写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多美,只要我俩的爱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朝欢暮乐天天黏在一起呢?
可谓冷静又睿智的爱情观,世人赞之。
可现实中有几对痴男怨女做得到?
▽
两人分隔两地,谈起了异地恋。
电话粥煲不停,微信聊不断。
早上8点说早安,晚上12点说晚安。
稍微有一会儿没理你,连着四五条信息轰炸过来。
“在干嘛呢?”
“怎么不说话?”
“喂人呢?”
晚上8点,“你不爱我了。”
一年只见一次你让那些处于热恋中的恋人们怎么活?
▽
织女为何要嫁给牛郎,若按秦少游的“岂在朝朝暮暮”来办的话,她搁天庭待着就好了呀,到了相见之时穿衣打扮下凡去见牛郎就是了,为何要执意嫁给牛郎呢。
难道不是因为人家织女白富美向往的便是与牛郎的朝朝暮暮才冒死违背王母吗?经过秦少游这么一说,织女和牛郎的爱情立马升华了几个高度,搞得好像人家就是为了要让自己的爱情流传于世而不愿意厮守一般。
怕不是一对傻子吧?
▽
当然,傻的不是织女和牛郎,而是秦少游的侍妾——边朝华。
秦少游遇到边朝华的时候正在蔡州做教授,边朝华十三岁,少游三十八岁。关于朝华的来历有人说她曾是青楼妓女,也有人说她是少游在路边买来的孤女。
不论是买来的还是妓女,反正朝华自十三岁起就跟在少游身边服侍。
朝华之前不叫朝华,叫什么我也不知道,秦少游给她取名朝华多半是羡慕苏轼身边的王朝云。
朝华聪明可人,十几岁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作为一个四十出头的风流老男人怎能不动心呢?
于是在朝华19岁的时候迎她进门,而这一年我们的秦大官人正值45岁,新婚之夜诗兴大发当即作了一首《纳朝华》,诗里有句:“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他将朝华喻于织女,说她正与自己同床共枕,看来朝华服侍的相当好啊,官人很是满意,都快乐得仿佛不在人间了,老夫少妻可谓享尽人间艳福。
▽
但这艳福也没享多久,这厮不知是抽的什么疯非要学习道家修真,修身养性要断七情六欲,没辙只能把朝华给送走,完了还给她不少财产让她改嫁。
朝华觉得自个儿委屈异常,我这么爱你,你怎么能如此对我,我不要走嘤嘤嘤就是不走嘤嘤嘤。
少游毕竟是读过书的人,劝慰小娇妻说:“哎呀你别哭了,人活到100岁不也是要经历分离嘛。”
瞧瞧这说的什么话,死亡的离别和被遣送意义能一样吗?我要是朝华我当即一个大耳刮子抽丫的。
可朝华并非是我,只能收拾包袱走人了。
但是小女子以夫为天,在家日日夜夜哭泣,我觉得朝华是少女心态没见过世面外加这桩婚姻是她的初恋,哪怕对方是个老男人也要从一而终不愿改嫁。
少游听闻之后觉得她甚是可怜,也罢,咱也不修真了,于是就把朝华接回来了。
但是他俩没好多久秦少游被派往杭州担任通判之职,行至淮河,与朋友谈起修身养性,感慨时光短暂必要修得其身。于是回家就对朝华说:“你不走,我没有办法专心修身养性。”
言下之意就是宝贝你太漂亮了,你在我身边我会分心的么么哒。
我说这脑回路也是棒棒哒,你修身分心不应该是怪自己定力不足么,跟朝华在不在身边有半毛钱关系?
我们朝华多好一姑娘,一听丈夫都这样说了再不舍得最终也离去了,在玉皇山削发为尼。你看,丈夫入道修真,我削发向佛。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话分明就是给遣送找了借口,但朝华信,为什么?
因为秦观将其称为玉人。
▽
玉人,容貌美丽的人。
她是他的玉人,他是她的心上人。
传言朝华临终前手握少游的诗稿,偏偏是那“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
我想朝华必然是经历了绝望罢。
别绝望,别削发,绾青丝插碧玉,任风雨飘摇,人生不惧。
![]() |
![]() |
质地温润,款式别致。
梳于发间衬出玉质柔润,不论是少女亦或少妇皆宜。
少女怀春如碧玉,心思洁净无杂质。
少妇娇媚如羊脂玉,滋润柔和无瓷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