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村和马博士的《龙头凤尾》
五一假期跑去安徽黟县一个叫碧山的小村子住了几天。
歇脚的客栈由一座几十年前的老油厂改造,坐落在烟雾缭绕的山脚下,真的是山脚(如图)。从第二晚开始到离开那天,客栈就只剩我们俩人,老板都惊讶于我们的从容与淡定。当我们把附近能走的能看的能逛的基本扫荡一圈后,再也没有兴致走出碧山村(某日早上连客栈后面的山头都去走,来回十公里路。在山脚碰见一条异常干净的大黑狗主动做向导,领着我们走到山顶的村子,然后又一路陪下山,途中不但自己跳进溪里洗澡,还叼到一块骨头,乐得屁颠屁颠在草堆上直打滚,快到山脚时估计闻到自家饭菜香味,一溜烟奔回家不再理我们,太神了)。
我现在怎么都回想不起来是怎么关注到这家名为「猪栏酒吧」的客栈。「猪栏酒吧」有三家客栈,当地人称为一吧、二吧、三吧。一吧在西递,二吧在酒吧旁边,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筑(据说法国影星朱丽叶·比诺什曾下榻此吧),三吧是老油厂,充满五六十年代的烙印,老板说他花了五年时间改造,慢雕细琢。我却想如果他把价格不菲的带露台房间价格降低一半,我看到的都会是它的好,而不是打开房门那一刻心中就冒出后悔的泡泡,花着一线城市超五星酒店房费就是来体验淋浴间柔弱细腻的温水?一晚上听着起此彼伏聒噪不断的蛙声与蛐蛐声?Excuse me?
碧山村有个人气很旺的景点,一间据说是中国最美的书店:「碧山书局」。它是南京先锋书店的分店,坐落在一个汪姓祭祖祠堂里,旁边连着名为牛圈的咖啡馆,跟书局是一家,也不知是不是真牛圈改造而成,总之,它们非常适合摆拍。在碧山四天,我天天去书局报到。买一杯咖啡,然后浏览祠堂书架,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再从右到左,从下到上,就是没有想买一本来看的冲动。一来自己带了本《我的天才女友》,二来客栈也很多书,即使看完天才女友,我也可以在客栈随便挑本来看,比如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三是碧山书局买书不打折(最主要原因),这让我很不爽(好像每天两杯咖啡不用钱似的)。
终究熬到走的那天,晚上十点航班,即使七点离开,我也还有大把时间虚度。午饭过后照例走去书局,一杯咖啡时间,把翻得满手是灰的一本写凌叔华的书草草看完。下午两点半到晚上十点,那么长的时间如果不买一本想看又有趣的书我还能做些什么?难道看《人民的名义》?终于,忍无可忍,赌气似地蹭起身奔去一个阴暗角落,在某个不起眼的书架里拿起《龙头凤尾》向收银台冲去。
如果你是广东人,或者你识讲粤语,读马家辉的《龙头凤尾》一定觉得过瘾。
《龙头凤尾》元素之丰富令人目瞪口呆:江湖、黑帮、同志、妓女、赌档、撕片、暗杀、英军、日寇、军统、特务、国军、最后甚至出现共军(『东记送货』东记:东江纵队)。马兄,使唔使甘劲一网打尽应有尽有啊?!难怪杜琪峰早早把电影版权买下,太适合拍电影了。
马家辉青少年时期疯狂迷上李敖,为了近距离接近李敖气息,大学跑去台湾读书,其后还真遇上李敖并成为好朋友,据说李敖评价马家辉比他本人更了解他自己;后来马家辉到美国读社会学,硕士博士一直读下去,然后回香港开专栏写评论。我之前看过马家辉两本散文集,《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以及《死在这里也不错》,大叔文字有点意思,他跟梁文道是不同的,他的香港味道更浓,更生活化。马博士在湾仔长大,家人黄赌毒全沾,舅舅吃白粉、母亲爱赌、甚至他本人也曾嗜赌如命,父亲是报社总编,很多年前看到新闻报道北京『天上人间』关门,嚎啕大哭,是真的哭(马博士亲口叙述),说怎么可以让他还没去看一眼就关门?!
《龙头凤尾》四个字由张大春题词,翻开第一页锲子就读得我笑喷。锲子写他行船的外公。马博士还是十五六岁时,有一天晚上,外公在客厅吃一根长条状的粗黑物体,马博士看到就问了句:『阿公,食乜?』他外公含糊答道:『牛宾周。你宜家仲后生,唔使食住。』what? 我当时可真没反应过来,下意识知道是指牛鞭之类东西,但这句广东话我几十年没听过啊。马博士接下去详细解释「宾周」的各类唤法,啊!好吧!!直到此时我才恍然『牛宾周』呢家嘢,当场笑出声来,郁闷一扫而空。
如果说这个锲子写得有意思,后面的馅就更加劲。But,真系要识讲广东话咯,我这个地道的广东人,很多时候也得想一想才知道乜鬼意思,因为好多广东话根本不懂文字怎么写,很多字是第一次见到。
锲子锲子,如果故事不隐含在锲子里,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我想,整篇故事围绕的也许就是「秘密」二字。
马家辉在美国读硕士时,有一年姐姐公干路过他所在城市,就请弟弟吃饭,饭桌上姐姐告诉弟弟一个秘密。他们的外公年轻时行船,做左八年先返香港安定下来。外公每年隔八九个月回港靠泊,上岸几个月,来来回回八九趟,把外婆肚子搞大六七次,然后就把一窝子女留给外婆独自照顾,继续行船。家人一直觉得外公很苦,若不是走投无路也不会出去行船。事实上,他们都错了。外公其实不知几开心。外公死后,他们母亲整理外公遗物,发现有几张照片,有张是外公与船长在沙滩,只穿泳裤,勾肩搭背,脸上充满笑意,另有张是在罗马斗兽场旁,外公半个身体依偎在船长胸前,抬头望向对方,放佛在索吻。母亲随后边哭边把照片烧光,把秘密藏在心里。后来肺癌住院,终于忍不住告诉女儿,不想把秘密带进棺材。姐姐又把秘密告诉弟弟,她说,妈妈说的时候不断地骂外公「变态佬」,恨之入骨。
故事,经由锲子慢慢引出,读下去就会明白,内容之丰富以至于有时候我会在心里默默地问:马博士,甘都得?系真唔系啊?到底几分系真实?几分系创作?
举头三尺有神明。





-
豆友179517267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7 11: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