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爱一个人
查看话题 >得不到回应的浪漫只是幻想,彼此呼应的才是爱情 | KY观影:“爱在”三部曲
旅行中偶遇1天,然后在音讯全无中分开9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可能爱着对方么?
理查德·林克莱的 “爱在”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可以说是爱情电影中的经典。
这一系列电影由特执导,伊桑·霍克、茱莉·德尔佩主演,每部电影相隔九年, 讲述了一对男女从旅途邂逅到错过约定,从再度重逢到共同生活的漫长经历,展现了爱如何穿越了时空,贯穿他们从青年至中年的人生。
如果要说“深爱”,我想他们的爱情应该是最好的诠释。

瞬间迸发的激情,
是否值得我们去相信?
美国青年杰西在火车上遇见了法国女学生塞琳娜。两人聊得非常投机,彼此间产生了爱慕。当杰西要在维也纳下车,他邀请塞琳娜一起下车,到城里散散步。就这样,两个人年轻人因瞬间迸发的热情而相遇了。

青春时的爱总是很浪漫。杰西和塞琳娜一边散步,一边分享着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见解,谈论自己的过去。他们从公交车走到音像店,从公园走到游乐场,从广场走到教堂,从河边走到酒吧,一路都在畅谈。他们在公交车上聊着灵魂不灭论,在教堂里谈论宗教和尘世的苦难,又在河边让流浪诗人为他们写一首情诗。

整个城市都成为了这对年轻人恋爱的地方,他们的热情随着彼此的了解程度而愈发浓烈,让两颗心、两个充满活力的身体越靠越近。他们在音像店里害羞地对视,在摩天轮上相拥着亲吻,在河边挽手同行,最后躺在深夜的草坪上做爱。一切自然而热烈。

这场相遇终究是短暂的,天很快就亮了,而这就意味着分别,这毕竟只是一趟旅途。杰西和塞琳娜原本约定永不再相见,在车站却临时改口,约定半年后到两人距离的中间城市相会。

他们执着于浪漫,不愿让这份爱落于俗套,不愿留下联系方式。他们相信对方会来赴约,觉得只有毫无联络,却能够再次重逢才更能证明他们的爱是真切、坚定的。汽笛拉响,他们散落人海,唯一联系着两个人的只有那瞬间迸发的热情和半年之约。

他们会在半年后重逢么?第一部片子就到这里戛然而止。九年后,导演推出了第二部片子《爱在日落黄昏时》,而这时,电影里的时间也过去了九年。
随着第二部电影的讲述,我们会知道,半年之约并未实现。塞琳娜因祖母去世而无法前往。
九年来,她一直在揣测杰西有没有去赴约。杰西去了吗?如果他去了,她感到内疚和辜负。而他要是没去,那当初的爱是不是真的?塞琳娜不知道该去相信哪一种可能。

其实,杰西的确去赴约了,他借来父亲的钱从美国飞来,结果没见到塞琳娜。他想,塞琳娜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耽误。他又苦苦等待了几天,最后无功而返。杰西也同样怀疑,当初的浪漫之爱是否真实,赛琳娜是否和他一样真心。
我想,大多数人如果在他们的境遇里, 可能都早就选择说服自己“Ta一定是没那么爱我的,那只是一时激情,其实可能也不算什么。”这样想,一切都会比较轻松。赛琳娜可以不用觉得忐忑或内疚,杰西也可以不用继续为对方没有出现而难过。
但电影里的两个人没有这么做。或者说,他们做不到放下这个疑问。他们依然将这种可能性留存在心底——赛琳娜觉得杰西可能的确赴了约,而杰西总是忍不住地觉得赛琳娜可能有些不得已的苦衷。
怀着这份不确定,怀着对那一天的信任,怀着对爱的希望,他们才有了在九年后重见的机会。
是因为忘不了对方,才过得不好,
还是因为过得不好,才会怀念?
一晃过了九年,杰西已成为作家。因为无法忘记那一天,他把两人的故事写成了小说。没想到,这本书变成了畅销小说。他后来说,他也想过,有没有一丝可能可以借此找到赛琳娜。

杰西来到巴黎,为那本记录着过去的书做宣传。而塞琳娜真的看到了这本书,来到宣传活动现场,与杰西重逢。他们再次并肩散步,一开始还有些紧张,只好询问对方的工作,找一些轻松的话题。
在咖啡馆里,他们互相询问自己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两人看起来都有些期待又十分紧张。九年了,他们看上去都沧桑了些,消瘦了些。

后来,两人才说起自己当前的生活,他们过得都并不如意。杰西和大学同学分分合合了几年,对方怀孕后就奉子成婚了。那时,他觉得和谁结婚似乎不重要,婚后夫妻间没多少实质交流,只是维持着别人眼中的正常生活。

而塞琳娜正和一位战地记者谈恋爱。之前她有过几次恋爱经历,都不太成功。她难以从感情的悲痛中轻易走出,为了避免下一次受伤,她已不敢向一段关系中投入过多的感情,也不敢去幻想浪漫的爱情,只好劝告自己去接受所谓的现实。

两个人似乎已没有了当年的朝气蓬勃,都被自己的生活围困着。他们都一直没有忘记九年前的那场相遇,对错过无法忘怀。杰西说,他经常忍不住设想,如果当初他和塞琳娜没有错过,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种模样。

而我会忍不住想,像这样的两个人,是因为忘不了彼此才过不好生活,还是因为过得不如意,才没有忘记对方?那样的浪漫再难拥有,现实中的平常感情似乎根本不能与之相比。就像塞琳娜所说,仿佛她一生的浪漫都在那一夜被耗尽了,她已无法再相信自己会有那样的爱意。

两个人再次共度了一天,杰西回美国的航班时间临近了。两个人显然都对对方充满留恋。可是,能怎么办呢?在两个国家他们都已经有了各自的生活,而他们也都怀疑,日常的共同生活会抹杀当年的完美记忆。
杰西会走么?他们会再次分开么?一切是不是走到了要告别的时候?
这是第二部片子《爱在日落黄昏时》结束的一幕。又一个9年后,导演推出了这一系列的最后一片,《爱在午夜降临时》。和上一次一样,片中的时间也再次过去了9年。
尽管知道会破坏完美,
“想和你共同生活”是更真实的爱情
又是9年过去了。导演为我们揭晓了谜底,杰西没有走。他留在了赛琳娜身边。两人居然真的强行把生活扭转到了一起。
此时,他们已经共同生活了9年,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杰西已离婚,儿子跟着妈妈在美国生活。这个暑假,一家人到希腊度假。一家人的生活,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耽于幻想,更多是柴米油盐之事,像所有共同生活的伴侣一样,他们发现自己开始频繁地争吵。
最近的吵架核心,是一家人是否要去美国生活。因为杰西与前妻的儿子在美国,杰西对错过了儿子的成长满怀愧疚。这就是当初那对浪漫的年轻人走到一起后的生活吗?

朋友为杰西和塞琳娜订了一间酒店,送给他们当礼物,想让他们共度美好的一夜。他们吃过饭,将女儿留下,从古堡走向酒店所在的海边小镇。在那一路的相谈上,生活的琐碎退去,他们仿佛找回了昔日的感觉。


然而等到了酒店,正当他们在床上温存时,杰西的儿子打来电话。塞琳娜匆匆将电话挂断,没让杰西接听。这本不算什么大事,但杰西过于担心儿子,对此很生气。两人瞬间又开始争吵,越吵越难以控制,翻出旧账,互相攻击。
塞琳娜忍无可忍,说了“我不再爱你”后摔门离开。

杰西在空空的酒店回想着一切,他明白他和塞琳娜的生活不能就此结束。他到河边去找塞琳娜,假装成一个陌生人上前,就像他们最初在火车上相遇那样。但塞琳娜仍在气头上,毫不领情。

杰西苦苦地哀求没有任何效果,塞琳娜依然是拒斥的态度。杰西无奈又气愤,说出了心底话。他觉得,现实生活不会完美无缺。虽然他们的生活中存在一些冲突与不合,但这就是真爱的模样。

因为我特别喜爱第二部影片,反复看了多遍,对于第三部的发展心情复杂。导演没有选择让两个人成为永远缺憾但永远完美的浪漫记忆,而是让两个人把一份精神的羁绊发展成了共同的生活。
回想过去,杰西和塞琳娜也曾幻想两人一起生活后的状态,猜测彼此会因生活琐事而互相憎恨。在初遇到重逢之间的九年,两人都有过很多理性的思考,觉得放下对方生活会更容易。就像赛琳娜说的,“过去是一件美好的事,只要你永远不去处理它。”
但最终,他们无法拒绝对方带来的吸引力,他们仍然想要能够每天、永远在一起——尽管可能未来还会改变,但此刻,再多的理性似乎也拦不住这种冲动。
相比起来,“因为我太爱你了,所以我们不要在一起”——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浪漫也不是注定是短暂的东西。浪漫与生活从不对立。
可能这是一种过于理想的心态,但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穿越一生的爱与浪漫。我们知道,长期日常的相处一定会让我们看到对方不完美的一面;我们争吵过一万次,但在情绪过去之后,我仍然感到自己被你吸引;我们说过了一万遍“我不再爱你”,却始终选择了继续坚持我们共同的生活。
有些人会觉得杰西和塞琳娜的中年生活损伤了他们当初的爱,他们最后的和解只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但我觉得,只不过是,爱和浪漫在心智成熟的不同阶段,会表现为不同的样子。最终,它们表现为让我们彼此依靠,都更敢于直面人生的起落和不完美。在沉默良久之后,塞琳娜对杰西做出了回应,她选择接受了这份真实的爱。
写到最后,我想起有个人曾经问我,如何判断自己感受到的“爱”,是否真的在彼此间存在?这部片子可以做出一个很好的回答。
就算是最强烈的浪漫之爱,也不会持续、连贯的存在。它一定包含了很多充满怀疑的时刻。在其中的人,都会在一些时刻感到自己不爱对方、或者对方不爱自己。也都有过“不如彻底算了”的自保的心情。
然而,如果爱真实存在,我们一定会至少在一些时刻,感受到一种相互性。当杰西邀请赛琳娜与他一起中途下车,她会应允。当他分享自己的内心,她也会想倾诉自己。当他把他们的故事写成小说,她会前往他的签售会。当他脆弱地把自己的爱意展现出来,她会给出明确的呼应。
我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得不到回应的浪漫只是一种幻想,而彼此呼应的才是真正的爱情。
如果你喜欢怪人,欢迎关注@ky主创们。关于爱、关于自我、关于人性和世界,我们陪你一起了解。
© 本文版权归 KnowYourself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