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刀(三)
关于昆吾刀,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是真是假,是前人演义,或是后人杜撰,且不重要,算是昆吾传说的最后一个故事吧。
话说清朝末年,徽州府有一个篆刻印章的手艺人名叫方雪蓬,祖传的技艺,刻得一手好章,十里八乡的人经常慕名而来找他刻字。他的客人下到平头百姓,上到达官贵人,方雪蓬的大名远近闻名。
一日,一个外乡来的客人来到徽州府,专门找方雪蓬刻章,这个人掏出一个精致的玉器给方雪蓬,方接过玉器仔细看了一眼,大吃一惊。这玉是一块刚玉,论硬度,刚玉算是玉石中的极品,天下能雕琢刚玉的人更是极品之人。
方雪蓬拿出刻刀,还是尝试了一下,微微用力雕琢一下,刀刃几乎要变形,玉石表面却毫无痕迹。方雪蓬心中甚是遗憾,只好把玉石还给这个客人。而这个客人也是无奈地摇摇头,离开了。
对此,方雪蓬一直念念不忘,凭借着一身祖传的本领,在徽州府地界小有名气,方雪蓬因无法雕琢一颗坚硬无比的刚玉而羞愧万分。自此之后,方雪蓬每日翻阅古籍,走访名仕,询问攻玉之法,但数年里,毫无所获。
一日,方雪蓬在江南某地的一集市的古董摊上,看到一颗乌黑的铁石。该铁石上已然锈迹斑斑,似有若干古语字符镌刻其上。方雪蓬颇为好奇,上前观看。倘若只是一般古董玉石之流,方雪蓬也便作罢,偏偏是一块不起眼的黑石,似是荒山上捡拾而来的贱品,倒是让方雪蓬多看几眼。
古董摊的老板看方雪蓬颇有兴趣,便道:“这位官人看来是个识货的人。”
方雪蓬看了一眼老板,又拎起这块黑石,比一般的铁器矿石都要重很多。用手仔细的摸了一下,硬度非常,绝对是上好攻玉石材。
“这石头多少钱?”
老板伸出两个指头,道:“二百铜钱。”
方雪蓬从怀里数了现钱,连讲价的功夫都省去了,一心只想着取回去好好研究一番。
回到徽州府的家中,方雪蓬随手拿出一块璞玉,没想到着坚硬的玉石遇上这块稀世珍石,竟似是粉末一般一层一层刮下来。方雪蓬才意识到,这块不起眼的黑石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贝。只是这硕大的一块顽石,不成刀状,无法下手操纵,颇为遗憾。于是出门在街头找了一家铁匠铺,将黑石交付于铁匠。铁匠见了这块顽石,手里掂量着,心中也暗自称奇,生了火,掂起器具,只是一天的功夫,无论千锤百炼,黑石全然无恙。
铁匠还了黑石,慨叹道:“小人打了几十年的铁,从未遇见如此顽物,恕小人不才,无能为力。”
别了铁匠后,又过了数年,方雪蓬周游各地,拜访名仕,询问琢石之法,终于打听到一位家住杭州的的老人,世代铸剑打铁,名唤仲古卿。方雪蓬携黑石拜访仲古卿,说罢此石来历,老人也便有了兴趣。仲老也不知是用了什么法术,在黑石上涂抹上以一些粉尘,又喃喃诵经,后将黑石投入火中,顿时火花四溅,射出五色光芒。方雪蓬方知此乃天上物,绝非凡间品。不一日,仲老将这块乌黑的顽石打成三把把寒光利刃,一曰“切玉”,一曰“断金”,又一曰“镌云”。
方雪蓬接过这把刀,不禁问道这黑石的来历。仲老答道:“你可曾听闻西海流洲有昆吾山,山上产昆吾石,冶石成器,光似水精,切玉如泥。这黑石便是昆吾石,这刀便是昆吾刀。”
方雪蓬世代琢玉刻章,自然通晓昆吾之事,自是大惊不已。于是付了大笔银两与仲古卿,便回徽州老家,持新刀,操就业,自是如鱼得水,锦上添花,不久,方雪蓬已名声大噪,靠着一把昆吾刀,成了一方传奇匠人。
后因长毛之乱,方家迁居,再无音信,昆吾刀也便再无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