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黄昏
第一次知道《偶像的黄昏》是因为《加缪笔记》,里面有很多尼采语录,都是出自于《偶像的黄昏》。于是秉着好奇心,立马就上亚马逊买了这本书。而在此前对于尼采的了解其实非常之少,只知道像这样的哲学家们内心一定都特别偏执,有着坚定的自我信仰。
说实话在看完《偶像的黄昏》后,发现自己大部分都没有读明白。年纪大了,脑子转不快,也懒得再细细思考了。但依然有很多话是直击心扉的,一边讽刺一边说着大实话似乎是尼采最真实也最直接的表现。
他说美的判断是其物种虚荣心。转而一想,也是,出门倒垃圾还不都得先照个镜子,这还不够虚荣啊。大师一下子就给点破了,于是安心地接受自己的虚荣心。
他说诉苦毫无用处,它源于虚弱。不体面之处在于,必须有人对他受苦这件事负责。简言之,受苦者为自己开出报复的蜂蜜,用以治疗他的痛苦。也许生活的负能量就是因此而来。离开学校以后,你会听到越来越多的抱怨声,同事,朋友,家人,甚至是你自己,内心的虚弱之花也因此绽放得愈加熠熠生辉。你会忘记感恩,把埋怨当做生活常态,愤愤不平。好像你说出口了,内心就能得到平静和自我觉知的公平,而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这难道不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吗?想到这里,不由得默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他说彼岸本身——倘若它不是一种丑化此岸的手段,那么要个彼岸干什么?想起从前的作文本里,彼岸似乎是一个用得非常频繁的词汇。其实现在再回想起来,当时连彼岸到底是什么意思都未必清楚。只觉得所有美好的都在彼岸,那此岸呢?还不是依然欢欣鼓舞,一腔热血地奋斗在此岸!说穿了,彼岸不过是内心的贪念罢了。
诸如此类的话语还有很多很多,最让人觉得心寒的莫过于“但今天只让人觉得战争和和平一开始其实没什么两样:同样受到这世间和人心的漠视。”好在,如今人心正在回暖中。。。

© 本文版权归 slightsight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