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篇 青海:山长水阔知何处 5之4(唐古拉山、治多)
本篇:唐古拉山(雁石坪镇、唐古拉山镇、沱沱河兵站)——治多(省道S313、通天河、动物世界、巴颜喀拉山、索加乡、乡道、牙曲、曲热谷、加吉博洛镇、省道S224、聂恰曲、多彩乡、千卡贡玛山、昂欠涌曲)

终于进入三江源保护区核心之核心——治多、杂多,寻找雪豹! (二十四)唐古拉山 怎么称呼行政名?格尔木市管辖的唐古拉山镇、中国最大面积的镇? 青海的唐古拉山乡、治多县、杂多县,1962年借给西藏安多县安置遭受雪灾的牧民,至今。

(1)唐古拉山口 21时过垭口,海拔5231米,飘雪,G背诵那首——今夜的风中充满了和声,却在提醒一个遥远的梦。

大地沉入黑夜,汽车仍川流不息。 青海公路顿差,遇三只狐狸、在路边吃汽车轧死的鼠鸟什么。 东方,一轮圆月透过云层、伴着我们前行,水曲泛着银光、折映着水中月。


(2)雁石坪镇 紧盯前方出现拐进各拉丹冬的岔路口,此行就与2015年由北而南的国道G109接通了(第22篇)。

(3)唐古拉山镇、沱沱河兵站 用时8小时抵唐古拉山镇(当日驱车20小时)。 0时半,国道边的饭馆还开张,买大饼羊肉、第二天备用。

月光照亮兵站的一排车队,值班战士等候着我们、要求不得声响。 厕所,弯腰进去、乡下那样的深坑。让大家不要洗漱、倒下就睡。


我没忘记看一眼光荣榜。 2时卧下,硬邦邦床铺、心里踏实啊。


晨6时,轻手轻脚离开兵站,离开国道G109。

(二十五)治多县 1953年置治多县名,平均海拔4500米,北部是昆仑山脉、南部是乌兰乌拉山、中西部是可可西里山。

三江源保护区核心之核心 省道S313东进,一般人找不到入口,被誉为青海GPS的华师傅、第一次从这个方位深入。 这一天400多公里颠簸15小时,只相遇动物、没有行路人。 (1)省道S313、通天河 东进,开始一小段石子路尚好,然后就是颠簸。




北侧是冬布里山,源于格拉丹冬雪峰的通天河流域,水曲灿若焰火、从每一块湿地涌冒出来! 长江呵,若没有源头积蓄的宽阔、怎来中游的澎湃、下游的流长!放眼望去、水线线延绵到东方天际,我理解了什么是通天、更理解了《长江之歌》歌词!










(2)动物世界 早安大地,我无法形容你的广袤!大地的主人们、尤其是幼小的,感觉它们早晨不被大人揪着送幼儿园,整个天地就是游乐场。 但没有特别惊喜,因为都是老相识了。野驴、黄羊、野兔、狐狸、狼、金雕、旱獭、猎隼、草原百灵,瞧大家去发现、去抓拍吧。 旱獭总是探头探脑,藏狐总是小碎步,野驴最美动作就是垂首弯脖,牦牛也比一般草原上的漂亮。














杨师傅发现了罕见的兔狲!



(3)巴颜喀拉山 这是巴颜喀拉山西端的起点,与2015年横穿曲麻莱的地貌相似,通天河主干流分隔曲麻莱与治多。 昨夜下雪,和缓的山包似涂刷几笔白染料,路边的积雪、抓一把尝尝!



羊儿、是移动的雪花,牦牛、是静止的雕塑,黄羊呆萌地张望、判断没危险、又自顾吃了。



(4)索加乡 问路,这天唯一遇到的牧民和孩子。







(5)乡道 北拐土路、往山里开,几十公里用时几小时。 蓝色铁网栅栏,是政府为牧民修建保护羊群的,雪豹、狼袭击? 一对篮球架,令人心软。 自怜的野驴、肥硕的旱獭、警觉的金雕。










(6)牙曲、曲热谷 抵达山谷,就是华师傅带迪斯尼摄影师寻找雪豹的方位,有一块新标识——曲热谷雪豹自然保护区。 峡谷前竟然有一排寺房,一位中年喇嘛两位小喇嘛,今天第二次遇到人类。华师傅和他们打招呼,当年摄影组就驻扎在这里。





开进峡谷,瞧见前方山脚下的岩羊吗?灰灰一串,它们刚刚汲完水?


溪水,晶莹得无法形容,我跑过去喝几口,这是雪豹的水源呀。



大伙四处张望,发现一窝又一窝岩羊、灰毛混杂在灰黄山岩中。岩羊多、说明雪豹多,但雪豹怎肯轻易亮相呢!







一只狐狸与几十只岩羊,相安无事。


退出峡谷、继续颠簸东行,北侧绵延的山体全是适合雪豹生活的,这样地貌、直至治多县城。 为何而来?看过CCTV《疯狂摄影师》记录金平团队在西藏拍摄卓奥友冰川,他说——不只是为了拍照片,更是心里的平衡和释放。 我懂,且感叹,疯狂要具备疯狂的本领,绝不是都市人一掷千金所能企及的!
(7)寻路 没有去找省道S313,师傅们认得一条小路,小圆坑颠跳前行、10公里时速。




虽然很冷,但阳光平铺草地,还是相信——要有光、光是好的!






旱獭们纷纷出洞,聊天张望、就似下班饭后的闲扯! 牦牛过河,虽是老态龙钟、但仍然体硕毛亮。 华师傅和G似雷达扫描,看移动点、发现动物。两只狐狸、哦是三只,不是打架、是玩耍呢,一只还叼着旱獭! 山谷不是呼啸、而是吼叫,冷得不下车、只透过车窗张望。 华师傅像炮兵填炮弹、飞快架好大炮、又跳到车上!呵,他才是真正的大自然之子!









(8)加吉博洛镇 这一天400多公里用时15小时,21时抵县城,海拔4200米。在县府宾馆副楼住下,衣服已够换、不用洗衣了。 走近路的一车、也抵治多县城,泰山之子给我们两车备好了盒饭。

晨,放宽到9时出发。 贡萨寺,县城西,贡萨寺有世界最大的室内铜制镀金宗喀巴大佛,高31.22米,华师傅说前不久班禅来过。

(9)省道S224、聂恰曲、多彩乡、多彩曲 南行,老路已废弃,新路沿着沟谷、逆着聂恰曲,青海的公路、都是先轧几年再铺。 西来的多彩曲、汇入聂恰曲,聂恰曲穿过县城、北去汇入通天河。 两只狼,饱腹后边走边聊慢悠悠回沟里去了。





(10)千卡贡玛山、昂欠涌曲 排云,与水溪光线相呼应。 张望,岩羊又站立山顶。华师傅说,回家放大照片、说不定雪豹藏在岩缝里! 垭口海拔4760米。



继续南行,逆着昂欠涌曲,昂欠涌曲是聂恰曲的上游。



2017年8月行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今古一相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