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F展览 | 蓝田日暖忆常玉—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限量珍品展与你有约
华人油画首个亿元纪录缔造者
及最高纪录保持者
常玉,和梵高一样,生前穷困潦倒,
如今办一次展览光保额44亿。
常玉,一生浪荡巴黎,郁郁而终,
而今却屡次成为拍卖场上的记录缔造者。
就在2006年,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会上,他的油画作品《花中君子》以2812万港币成交,一举打破华人画家油画拍卖纪录。
2011年, 罗芙奥香港春季拍卖会,他于1950年作《五裸女》拍出107,403,840元,刷新当时华人油画最高成交纪录,并带领中国油画迈入亿元俱乐部时代。
2016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他创作的《瓶菊》以103,580,000港元创下当晚最高记录。
自2006年以来,他的画作长期“霸占”着拍卖市场成交最前列交椅,可谓实至名归的“硬通货”。
有人说他是东方的马蒂斯、梵高,说他是东方的莫迪里阿尼、毕加索,但他只是终其一生讨好自己的不羁贵公子——常玉。

怎样才能走入常玉的世界,读懂他天价作品的背后?想要揭开这些答案,必须从他极具戏剧化的人生开始。2017年9月9日,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组委会将携手甄趣艺术空间,展出来自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馆藏的20幅常玉限量版画,并力邀资深收藏家解读、分享常玉珍品版画的独家魅力。敬请各位光临。
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系列活动
主题:蓝田日暖忆常玉—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限量珍品展
时间:2017年9月9日 14:00-16:30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梅园路807-808栋艺茂中心7楼G016甄趣艺术空间
主讲人:陶德友 陶柏凯 李洪林
主办单位: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组委会
甄趣艺术空间
人数限定:50人(场地有限,请提前预约)
费 用:公益活动,免费参与
报名方式

1901年生于中国四川1966年逝于法国巴黎,英文名San来自于家乡“常”的发音

巴黎梦的美妙开篇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艺术圣地的巴黎,吸引了世界各地怀揣艺术梦想的青年。街头、餐馆、画廊、咖啡馆……艺术的分子随着空气弥漫了整个巴黎。
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潘玉良、庞薰琹……都在彼时聚集于此。
常玉,也是其中之一。

常玉在这里如鱼得水,结识了巴黎的大收藏家侯谢。他欣赏常玉的画作,并大笔地购买,这也让常玉的画作在画廊得以频繁展出。
年纪轻轻的常玉,名字已被载入《法国现代画家辞典》,作品也被不少藏家关注、收藏。
落魄巴黎不改初心
可故事的发展不如预料。长兄去世,家道渐颓,战争爆发后,彻底破产,常玉失去了长久且富足的经济支持。
这个生性孤傲、倔强又敏感的不羁贵公子,并不为金钱所役,更忍不了画商凌驾于他。
要是有人请他画像,得约法三章:
一、先付钱
二、画的时候不要看
三、画完后拿画走人
这态度着实让市场的大佬们吃不太消,常玉逐渐丧失机遇。再之后常玉与侯谢关系恶化,断绝了合作关系,生活逐渐潦倒。

即便一贫如洗,常玉仍在自己的斗室中继续着自己的创作。徐志摩在《巴黎的鳞爪》中细腻地描述了常玉和他的画室,更把那个落魄的阁楼画室称为“艳丽的垃圾窝”。
把灵魂献给笔下的动物、花与裸女
或许是经历了生活沉重打击,二三十年代他的画风明亮清丽,浅浅淡淡韵味十足,而到了四十年代之后的画作,画面则忠于漆黑,线条冷硬,如同生活给了一条沉痛的鞭痕。
风景动物 常玉晚年的生命写照
晚年常玉多以动物为元素创作,色调隐晦暗沉,渺小的斑马、花豹与老虎等动物,在孤寂苍茫的荒原上奔跑流浪。



那些动物仿佛就是他生命的写照,正如他生前所言:
「我们的步伐太过时。我们的躯体太脆弱,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了」
像描绘天敌对峙的《鸟与蛇》,在辽阔无际的草原,老鹰与蛇皆张开大嘴,互相争夺地盘,但在广袤的大地之间,却显得是渺小无谓的纷争。
裸女 常玉笔下的宇宙大腿
虽然常玉晚年抑郁不得志,在巴黎的生活穷困潦倒,但前半生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在巴黎习画期间,常玉不只吸收多采多姿的艺术流派与创作形式,也揉合从小受到中国文人书画的陶冶薰染,带着「书法入画」的独特逸趣,以明畅流动的线条勾勒女人柔媚丰腴的裸体。浪漫诗人徐志摩在看到好友常玉笔下女性圆浑丰润的双腿,曾惊叹地以「宇宙大腿」来形容他的震撼。


静物花卉 常玉埋藏心底的中国乡愁
无论在用色、构图与创作题材,常玉始终关注东方元素,静物画多描绘绽放盛艳、浓郁芬芳的花朵,却又带着繁华即将落尽的孤寂。他也常在画作里书写宋代诗词,倾诉他埋藏心底的淡淡乡愁。



「我觉得常玉自己就是盆景,巴黎花圃里的东方盆景。」
——吴冠中
生命终成灰暗
▼
常玉有着让人羡慕的执拗,在自己的艺术里那么干净的活着。
1966年夏天,常玉绘制最后一幅油画《奔跑的小象》。
8月12日凌晨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时他仍默默无闻、不被赏识,身后作品仅以数百法郎的售价成捆出售。
好友凑钱为他在巴黎的贫民墓地买了近20年的租限,此后无人问迹。

身后名声大震
艺术史是迟醒的眼,它一开始并不眷顾只为自己活的人,对不声不响的天才的接纳与发现,以及欣赏,总是姗姗来迟。
生前本该属于这位牛人的荣光,在他死后40年,世界终于还给了他。
常玉逝世50周年,在一条曾有布满印象派画家群们踪迹的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圆形广场7号(马塞尔•达索公馆),为常玉举行他的纸上作品专场拍卖。
一位现代的华裔艺术家在西方世界得到如此的重视,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遗留台湾画作被修复
1964年,常玉曾应台湾“教育部”邀请,返台任教,在台举办个展,并将作品寄往台湾。但因护照问题最终未能成行,不久便逝世于巴黎。

1968年,台湾史博馆接受教育部提交的常玉作品,因为运抵台湾时保存环境不佳,运输包装也不甚讲究,包装纸沾黏的痕迹留在画面上,即使经过科技的修复技术,为了避免修复过度破坏原画精神,而必须将水渍保留下来。
由于修复经费有限,画作至2016年才终于有条件被全部修复——整整50年过去。如今,通过这些珍存的作品,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感受这位艺术家不凡的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生命轨迹。
蓝田日暖忆常玉
—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限量珍品展
2017年,台北历史博物馆策划了“相思巴黎,馆藏常玉画作展”,展出常玉晚期油画四十九件,和购自私人藏家的素描三件,完整囊括常玉晚期绘画的人体、静物及动物与风景三大题材,展览共估值52亿新台币。并趁此大展推出20幅常玉限量版画,每幅限量199张,展览开幕2小时,这批限量版画就被一扫而空。常玉展览已在台湾落下帷幕,此次深圳活动将首次把台北历史博物馆馆藏常玉版画引进内地,全面展示这20幅珍藏限量版画,机会实属难得。

玉常有,常玉不常有。
“蓝田日暖忆常玉—
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限量珍品展”
诚邀您的莅临!


走进艺术·家 - 与您相约2017.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