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小天地大 | “小映象”近自然摄影学堂开课
“爸爸,这里有好多大大的甲虫!”
“老师,你看我拍到螳螂抱着面包虫吃的照片了!”
“妈妈,我们做的这个蝴蝶贺卡,开学了我要送给我的好朋友。”
2017年8月26日上午,新学年即将到来之际,由稻橙文化所属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发起和策划的“小映象”近自然摄影学堂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成功举行\^o^/ \^o^/ \^o^/
现在,跟着摄影师的镜头,见识小小自然摄影师们的精彩表现吧~( ̄︶ ̄)↗

参观昆虫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的自然导赏师带领大家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螳螂等昆虫标本。
长姿势,get技能!n(*≧▽≦*)n










大手小手制作昆虫贺卡







近距离观察螳螂
摄影老师夏建明很有心地带了两只自养的螳螂和小自然摄影师们现场分享。
看到活动着的的昆虫还是让小自然摄影师们惊呼了一阵,大家仔细观察螳螂的外形以及细节构造,围观了正在进食小虫的螳螂,并透过专业照相机的微距镜头,观察“变大了”的螳螂细节、每位小朋友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单反相机拍摄,并在在回放镜头中,感受眼中看到与拍摄画面之间的变化与不同。(⊙o⊙)

















拍立得拍摄实践
看完了螳螂,总得正式实践下怎么记录它的“英姿”吧*~( ̄▽ ̄)~*
小小自然摄影师们动手能力极强,用上拍立得相机亲手给螳螂拍照。当静待几分钟后,白色的相纸上慢慢地显示出所拍到的螳螂画像时,虽然拍摄水平有限,但照片拿在手上,作为小朋友自己的创作作品,每个人都爱不释手。<( ̄︶ ̄)> ( ̄ˇ ̄)










关于“小映象”近自然摄影学堂
基于当下6-15岁城市儿童和大自然的疏离,深入接触自然生物及审美观培养缺失等现实,稻橙文化以7年成熟运作“人与环境摄影大赛”“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的经验,融合了自然、科普、摄影等师资和场馆资源,推出以“近自然游+自然科普教育+少儿生态摄影培训”三者融为一体的“ ‘小映象’ 近自然摄影学堂”,让孩子走近自然、认识生物,并通过拍摄摄影作品的动手实践,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塑造良好的与自然生态相处的行为方式,提升创造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自拍”结束之后还有萌萌哒的家庭合影环节,摄影师们为小自然摄影师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单独用拍立得拍了合照,即时打印出来的照片小自然摄影师可以带回家做纪念~
是的,因为都是很清晰的家庭照,所以这里没有图~┑( ̄Д  ̄)┍
不少家长为有这样的方式陪伴孩子,留下快乐点滴而开心!本次“小映象”近自然摄影学堂活动也在家长和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期待下一场继续体验摄影的魅力!ヾ( ̄▽ ̄)Bye~Bye


感谢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以及本文图片摄影丁文安、郑麟、阳超三位老师带来的精彩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