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东和许知远的对话感想
http://mp.weixin.qq.com/s/R2SNPEKrA0_SsCpxjK2hmg
看前一段以为马东和徐知远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一个是积极乐观,对时代的潮流非常敏感,愿意接受一切新东西,对所有的新事物没有任何偏见和反抗,包容一切,所以才能在大众娱乐文化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而许知远是个愤青,一个对时代带有批判性的人,即使在每个时代他可能都会不爽,都会批判当下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甚至处在社会意识主流的边缘,觉得时代是应该进步的。他的矛盾点在于人文思想的进化速度是远远落后于科技那一方的,所以才会有科技和人文的冲突和格格不入,也就产生了许知远这一类人的不满和批判。
在对话中期,许知远提到,说马东在表面上是在拥抱这个新时代的各种行为和语言,但我觉得他在内心深处是有那一面东西是不同的,他只是把它安放在那个地方。而最后马东的自白也证明了许知远所表达的这一点,马谈到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只是你表现成为愤怒,我表现为悲凉。我是因为底色悲凉,所以才觉得至少新鲜的边界会让你有一些幸福感,而有什么能够覆盖悲凉的底色,悲凉是无从改变无法改变,看得破的都不是红尘。这是一种曹雪芹式的悲观哲学,而然而红楼梦里同样也有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入世哲学所不屑的宝玉,谁说这不是一种反抗呢。
其实马和许就代表着我们社会中的两类人,一类是像马这种,他也看到了社会的某些荒诞和不合理,发现这种批判和不合理貌似也没有合理的解之后,选择把自己的批判和反抗安放在内心的某处甚至是隐藏起来,以适应社会的主流文化和思想,放下批判之剑得以在这个时代生存。一类像许这种,永远都有着批判精神永远不会放弃反抗,带着对世俗的偏见生活。我想属于许这一类应该是少数了,因为这一类人很难获得大多数人的赞同,容易被边缘化,也就意味着很难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相反从主流意识来讲马那种在大多数人眼里才意味着入世的成熟。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光芒总是从边缘射入,想象力和进步常在处于边缘的人们里产生,有些没来由的自信却是弥足珍贵的。永远不能放弃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