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喜欢听Radiohead

2000年10月初,Radiohead发行了第四张录音室全长唱片《Kid A》。超出预期的成功和某些严肃乐评人的不买单,在舆论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比于1997年发行的《Ok Computer》,《Kid A》更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错误。

人们谈论着Radiohead背叛了另类摇滚和艺术摇滚,转而去谄媚令人困惑、无所适从的电子音乐实验。另外一些人拍手叫好,他们自发的改变自己的音乐风格是一次伟大创举,给已经停滞不前的摇滚乐场景,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
这篇翻译的文章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兼音乐家保罗·兰斯基,Radiohead曾在歌曲《Idioteque》中借用他在1970年初创作的一首电脑音乐《mild und leise》。保罗·兰斯基对Radiohead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声称他们打破了以往的摇滚乐限制,并且重新定义了摇滚乐。
——编者按
那是2000年5月份,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上午,我打开邮箱发现了一封以“Message for Paul Lansky”抬头的邮件。信的开头是,我是Jonny Greenwood,我在英国乐队Radiohead中创作音乐并担任吉它手。在上一次美国巡演的途中,他们在一家二手唱片店买了一张《mild und leise》的旧LP。他带着歉意说,没有在事先跟我打招呼,在他们即将要发行的新专辑中,有一首歌借鉴了《mild und leise》中一些元素。

此前我有留意到这支乐队,主要是通过我的一些学生,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乐队的忠实粉丝。但是我的学术背景,让我常常远离像《Ok Computer》这样的作品。我立即回复了邮件,并告诉他,我们各自的唱片公司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几个星期之后,我收到了乐队寄来的唱片,还有一盘特意制作的磁带,Jonny在邮件里分享了他使用的各种合成器。我非常开心地坐下来,听了他们的新歌。
《mild und leise》是我的第一首电脑作品。它写于1972-73年,用的是当时普林斯顿大学唯一的一台电脑,IBM 360/91,它在当时的造价不菲,内存只有1M,使用的时候,还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发动它。从用电脑创作到转移到实体拷贝上,我们费了不少心思,甚至可以说,在当时真的是一个创举。
当时我想,我真的完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直到现在我都为这事儿感到骄傲。假如它像某种荣耀,那么它的光环很快就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我后来的工作与兴趣爱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是Jonny的提醒,这首作品不会得到我更多的注意。我应该感谢他们,让我的第一首作品在日后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没准儿它还是我最有名的作品呢。

当我听到《Idioteque》的第一反应是,我好像自己也参与了这首歌。当时我录制的那一部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候我比他们现在的乐队成员年龄要小一些,没想到28年之后,他们进了录音棚,完成了我没有完成的另外一部分。我从来没有听过像这样的音乐,它的结构非常的特别:不断重复的段落,曲调看似是非常典型的Radiohead式的,但织体却极为的不同寻常。
大体上讲,Radiohead编写的和声非常的精致与不同寻常。他们摒弃了以往摇滚乐中使用的进推式的和弦创作,而使用更少见的半音阶和声。很多甚至大多数Radiohead的歌,都在玩着小调与大调之间胡乱混搭的游戏。比如早年的作品《Creep》,从G小调里借来了一个C小调和谐,然后又把它放在一个G大调的文本里。
除了丰富的小调、大调的语法之外,Radiohead还玩出了很多新花样。比如他们很少用大多数吉他摇滚乐队所用的创作套路——用规则的和弦来创作乐句和节拍。而擅长使用对位法来创作属于自己的和声语言,所以他们的音乐中随时都有惊喜和意外,并不是一成不变。他们的音乐中融入了比以往更多的电音元素,所以偶尔能看到Autechre 、Matmos 、Aphex Twin的影子。



在他们大多数的曲子中,喜欢呈现出丰富的电音效果,持久、单一、悦耳的和声。打破了一成不变的和声,或是将和声仅仅作为一个定音符,他们尝试着使用复杂的创作语法,使得他们的作品中有更多丰富又新颖的电声音效,听起来更加的精致、前卫。
让我惊讶的是,为什么他们唯独选了我的歌。因为在那张唱片里,还收录了其他人创作的音乐,还有一些街头噪音,电台播放的杂音,以及其它噪音。Jonny告诉我,他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将这些音乐在合成器模拟鼓上重新拼贴和混音。然后把它给了Thom,他从中挑选了《mild und leise》。无从知晓,这是否是他们平时创作的主要方式,尽管我怀疑是这样的。因为《Idioteque》听起来跟他们之前的作品相比差别太大了,似乎引导他们在音乐上发现了一个新的方向。
在我看来,Radiohead在创作上最大的一个秘密是,别出心裁地使用各种层次的节奏,以及同时展现不同层次的节奏。例如《Paranoid Android》的开头,是由半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器乐乐句,这让歌曲的织体显得非常丰富。当Tom的声音从切分四分音符进入时,听众会产生一种更强烈的神魂颠倒之感。节奏像一个有着多重目的的客体,它让听者在不同的感官层次上去分析,而不是仅仅通过一条故事线去获取。

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方面是,大气而丰富的曲调轮廓。例如《Paranoid Android》的开头,是一个八度音与大三度音之间的跨度。人声和乐器的声域,在整个衔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品。他们擅长在旋律上使用不同的声域,例如早期的《Creep》,主歌与副歌之间的旋律与节奏会更加强烈,效果更加明显。
当然,Radiohead已经远离了所谓刻板摇滚乐队的标签。没有哪支乐队能像他们这样,可以吸引到那么多非摇滚乐迷的关注,并且成为他们乐迷群中的大多数群体。在乐队发行《Kid A》之后的纽约Roseland演唱会上,一个年轻的姑娘,注意到我发白、稀少的头发,惊讶地问我,“你也是他们的乐迷”?而在差不多一年之后,我在乐队的麦迪逊广场的演唱会上还意外碰到了乔治普林·斯顿,他是一位比我年长许多的新闻记者和演员。同样,他也是一位忠实的Radiohead乐迷。
恰如The Beatles,用20世纪50年代的摇滚乐作为他们独特的语言,他们丰富了摇滚乐的意义,并且将它拔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乐队音乐成为了一个时代年轻人追逐的偶像。Radiohead也做到了,他们关注后越南战争之后的摇滚、电子和器乐音乐,创作了一种新的语法,让普通的音乐变得无可比拟。

Radiohead并没有背离摇滚乐,而是重新定义了它。正如The Beatles为摇滚乐所做的改变一样,它像一份迟来的珍贵礼物。乐队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他们肯定为此费了不少功夫,严格的自我反省、对细节的变态把控、拒绝重复自己,当然还有他们伟大的音乐天赋。在Radiohead的麦迪逊广场演唱会结束之后,我告诉Thom,“关于乐队的音乐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你们所有的作品听起来都那么的与众不同”。
原文刊于《The Rock History Reader》,本文已获原作者Paul Lansky授权翻译
翻译/编辑:补梦人的狂想摇滚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1 13:24:14
-
Travis_Zho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8:56:27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8:17:43
-
Hazegaz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7:28:50
-
雲裡有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7:10:24
-
小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6:34:31
-
Fug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6:33:34
-
嘟咕嘟咕wak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5:55:15
-
群魔將死於盛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5:10:40
-
MinamiFan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5:04:25
-
玛卡巴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5:01:51
-
RD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4:50:08
-
Lies of Lie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1-10 14:17:27
-
光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0-08 16:46:32
-
potato 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28 17:43:11
-
gagey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28 17:01:44
-
ablazeoasi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28 15:58:59
-
德州电锯sa人狂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28 13:26:43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28 11:24:58
-
muge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30 13:35:46
-
麻辣香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2-14 00:22:37
-
seibellissim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03 17: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