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我做亲子鉴定的姑娘,她怀了妹夫的孩子
姑娘有些顾虑,忑忑不安地问我,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需要什么东西才能够做亲子鉴定。我告诉她头发、指甲、血液都行,如果不方便,含唾沫的烟蒂、吃过的口香糖也可以。

1
我是一位DNA亲子鉴定师。
2002年,我从法医学专业毕业后,便到了表哥所在的DNA鉴定机构上班。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和表哥常常要在鉴定所开展DNA鉴定之前,和患者或家属进行初步的沟通。其中,最让我们最头疼的,就是那些未婚先孕的未成年姑娘。
她们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特征: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的脸,恐慌的表情,痛哭流涕的忏悔,以及始终不愿意告诉家长的决心。
2006年的一天,所长给我打电话,说鉴定所来了一个未成年女孩,要做亲子鉴定。女孩读高三,怀孕两个月,一个人来的,情绪激动,态度强硬。
姑娘推开我办公室的门,走了进来。明明已是弱不禁风,却挺直了身板,瞪大双眼,摆出一副不服输的模样,站在我对面,大声说:“我就是做个亲子鉴定,用不着这么麻烦吧。”
“不是声音拽、态度强硬就有道理,如果你真想做鉴定,就坐下来好好说。”我回复她。
她眼圈一红,用力咬了咬嘴唇,没有吭声。
房间里安静了下来,她瘫坐到椅子上,语气中带着哀求:“我都快成年了,你们就帮帮我吧。”
表哥比我有经验,给她倒了杯水:“既然你都快成年了,那你肯定知道未成年人私自做亲子鉴定是犯法的,必须得有监护人的签字吧?”
“我多给你们点钱还不行吗?”
“你知道,这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
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她激动起来:“你们怎么能这样?你知不知道我这些天已经跑了很多地方了。我就想知道这孩子到底是谁的,然后再去堕胎我就想死个明白……”
“明明就是举手之劳的事,你们干嘛就非要揪着我不放?”
说着,她把袖子拉起来,左手腕上,有一道细细的划痕。
“我想过好几种自杀办法。我爬到教学楼顶,往下望了又望,不敢跳;我偷偷买了把小刀,在身上比划了好几次,也没敢用力……我怕死,我想活。但是我现在真的是生不如死啊。”
我抽出纸巾递给她:“姑娘,这么大的事你必须把它告诉你父母,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大哥,你不知道。”她不停地摇头,打断我说,“我爸妈知道一定会杀了我的。我不能让他们知道,他们都是要脸的人,他们知道了会打死我的……”
那天,女孩说了很多,哭了很久。哭到后面,甚至有些呕吐,却依然拒绝通知父母,或是任何一个亲属。但自始至终,女孩都没有提及那个造成这一切的男孩。
最终,她失望地走了。脸上挂着未干的泪痕,神情恍惚,忧伤无助。
后来,她没再来过。
2
本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可是,多年后,我们却再次碰见了。
2013年,我们鉴定机构来了一个姑娘,年龄二十六岁,挺漂亮的,睫毛长,皮肤白,身材苗条,一米七左右。
我和表哥觉得这姑娘看着有点眼熟。
我们这个鉴定中心来来往往的人多了,漂亮的是绝大多数,但是像她这样的却很少。她不一样,她会让人眼前一亮,不只是因为很漂亮,是真的很有气质,惊鸿一瞥那种。
我们姑且称呼那姑娘叫小美吧。
姑娘有些顾虑,忑忑不安地问我,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需要什么东西才能够做亲子鉴定。我告诉她头发、指甲、血液都行。如果不方便,含唾沫的烟蒂、吃过的口香糖也可以。
过了几天,她就抱着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婴儿过来了,手里还拿着几束头发。小孩子脸白白胖胖的,眼睛大大的和她很像,一直安静睡着,非常乖。
我问表哥,小美是不是以前来过我们鉴定所。表哥点点头,你还记得以前有个姑娘一个人死活让我们给她做鉴定吗。
我听了,又是一愣。
一星期后,鉴定结果出来,小美当场崩溃。表哥和往常一样扮演心理辅导者的角色,整天就在接待室陪着小美,安抚她。一直到我们下班,小美心态才稍微平和了点,跌跌撞撞地离开了中心。
3
当天晚上,表哥在我的盘问下,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都告诉了我。
小美两次鉴定的背后,有着极其狗血的故事。她怀的是自己妹妹的丈夫的孩子,而她妹妹怀的是自己丈夫的孩子。
所有的爱恨都有因果,一切离奇经历都有源头。
小美家境殷实,刚大学毕业,父亲就给她安排了一个对象,没两个月两人就闪婚了。
小美有个妹妹,从小被宠坏了,太妹类型,性格那叫一个冲,稍微惹她生气,手指就直接戳你脸上叫你跪下唱征服那种。
姐姐结婚后,妹妹一年后也嫁了人,还是小美丈夫的堂弟。
就这样,两家女方是亲姐妹,男方又是堂兄弟,自然少不了你来我往。都说“防火防盗防闺蜜”,虽是玩笑话,但有时也是触目惊心的事实。只是,任谁也不会想到,亲姐妹之间,也会有情感的纠葛。
很快,小美发现妹妹不对劲,悄悄派人去查。结果晴天霹雳:自己的丈夫和自己妹妹劈腿在一起了。
小美气晕了。
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她,想到了报复。于是就出现了刚才鉴定结果雷人的一幕:姐妹俩都怀上了对方丈夫的孩子。
后来两姐妹都离婚了。
而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不知道对自己亲手打乱的人生,她们是否有过后悔?或许很多时候,都是“当局者迷”。
我不禁想起李碧华的一句话:“不要考验人性,千万不要——它根本不堪一击。”
与君共勉。
-END-
作者介绍:
王桉宇,一个人间自由行走的背包客。
About us
真诚讲述世间每个平凡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带你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Contact us
投稿/商务合作/咨询
后台留言 or 邮箱:wmsygsdr@163.com
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有趣的人,终将在这里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