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皇帝宋徽宗为何斥这幅名画为“村梅”?
画家皇帝宋徽宗为何斥这幅名画为“村梅”?
《长线价值——艺术品市场大势》 张志雄 著
欢迎加志雄走读作者张志雄个人weixin: zhangzhixiong428
面对南宋扬无咎的《四梅图》,我们很难想象当初的赵佶(另一说是赵构)为什么要把它们名之为“村梅”。《四梅图》显得高雅贵族,真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感。
《四梅图》长358.8厘米,描写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和“将残”四个过程。其创作手法,按谢稚柳的描述:“所写的大小梅枝,凝练地只用一笔来构成它的形体而不是通过双重线条所组成,墨微淡而有时带干,带干的露出了‘飞白’的笔势。通过这种笔势和墨色,来表示梅的苍皮斑剥的老干,显得浑成而没有刻划的痕迹。花瓣,只是作几个圈。也不再表现花瓣的皱叠与正反,最小的蓓蕾,只用浓墨作一点”。
谢稚柳又敏感地指出,所谓“村梅”,除了是对扬无咎绘画风格的不满,也是指梅的品种,因为《四梅图》的描绘对象属于野梅,即单瓣梅花。
我们已经说过赵佶是个很有艺术品位的书画皇帝,他对《四梅图》不以为然,因为它有悖皇帝的审美趣味。在中国画史上,最有名的类似案例便是“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即五代的花鸟画风分为西蜀黄荃父子和南唐徐熙的两种风格。黄家父子以工细艳丽的画风描绘珍禽瑞鸟和奇花名葩;徐熙则以水墨画风多写汀花野竹和水鸟渊鱼。扬无咎的村梅画风类似于“徐熙野逸”。
继北宋画家文同,扬无咎的墨梅图开启了后世文人画的先河。在形式上,《四梅图》的卷后有画家自书的《柳梢青》咏梅词四首(谢稚柳的《水墨画》中说是有十首,有误吧),词的意境与画的风韵贴切自如。
阅读全文:http://mp.weixin.qq.com/s/yHOvhHvD4UNLVm-AajuZaA
《长线价值——艺术品市场大势》 张志雄 著
欢迎加志雄走读作者张志雄个人weixin: zhangzhixiong428
![]() |
面对南宋扬无咎的《四梅图》,我们很难想象当初的赵佶(另一说是赵构)为什么要把它们名之为“村梅”。《四梅图》显得高雅贵族,真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感。
《四梅图》长358.8厘米,描写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和“将残”四个过程。其创作手法,按谢稚柳的描述:“所写的大小梅枝,凝练地只用一笔来构成它的形体而不是通过双重线条所组成,墨微淡而有时带干,带干的露出了‘飞白’的笔势。通过这种笔势和墨色,来表示梅的苍皮斑剥的老干,显得浑成而没有刻划的痕迹。花瓣,只是作几个圈。也不再表现花瓣的皱叠与正反,最小的蓓蕾,只用浓墨作一点”。
![]() |
谢稚柳又敏感地指出,所谓“村梅”,除了是对扬无咎绘画风格的不满,也是指梅的品种,因为《四梅图》的描绘对象属于野梅,即单瓣梅花。
我们已经说过赵佶是个很有艺术品位的书画皇帝,他对《四梅图》不以为然,因为它有悖皇帝的审美趣味。在中国画史上,最有名的类似案例便是“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即五代的花鸟画风分为西蜀黄荃父子和南唐徐熙的两种风格。黄家父子以工细艳丽的画风描绘珍禽瑞鸟和奇花名葩;徐熙则以水墨画风多写汀花野竹和水鸟渊鱼。扬无咎的村梅画风类似于“徐熙野逸”。
继北宋画家文同,扬无咎的墨梅图开启了后世文人画的先河。在形式上,《四梅图》的卷后有画家自书的《柳梢青》咏梅词四首(谢稚柳的《水墨画》中说是有十首,有误吧),词的意境与画的风韵贴切自如。
![]() |
阅读全文:http://mp.weixin.qq.com/s/yHOvhHvD4UNLVm-AajuZ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