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日子过成诗》
让我把这本书从架子上取下的,不是它的书名,而是它的引言——“一位女摄影师的山居笔记”。带着期待与好奇,混在一堆实用性的书里,我把它从图书馆抱了回来,沏了一杯茶搁在书桌,便弃了手头的工作,像急于赴会的老友,开始了我的阅读。虽然是位靠相机而非码字为生的自由摄影师,祥子这位“迷恋美好事物的记录者”没有让我这个抱有相当期待的读者太失望。花了两个多小时读完了这本《把日子过成诗》,祥子拍的照片比她的文字更美,照片里的终南山,如诗如画,不过她的文字也自有种质朴恬淡的意趣。在她的生活里,孤独不是孤独,物质的匮乏并非匮乏,一花一草一猫一狗甚至可怖的大蟒蛇,都带着灵气,都惹人怜爱。我着实喜欢她笔下的生活,她笔下的山居者,道士,男男女女,都带着寡淡的气息,隔绝开了浮躁的烟火味。我喜欢,或者说,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而我深知,我没有她那样生猛的勇气与魄力。但或许把日子过成诗的途径有千千万万种吧,只愿心底,永远留有一抹净土,给诗意,给真与美,给生活。

老规矩,碰到比较喜欢的书是缘分,摘录些笔记吧:
1.在阿黄身上我明白了,狗是人类的守护者,与狗在一起就是“得”,而在窝窝这里我体验到:猫与狗相反,它需要你用极大的耐心去守护它、包容它,与猫在一起就是要学会“舍”。同时我体会到:每一份关系里,不要去心怀期待,不要去试图掌控,更不要强迫对方去改变。好的关系,只是纯粹的彼此存在与陪伴。
2.而国人则大多随大流,对有个性的事物少有包容,只要你与周围人稍有不同,可能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在中国,做自已,是需要勇气的。
3.原本是微小的伤害,自己死揪着不放,每每想起就隐隐作痛。这真的是挺愚蠢的。有时,我们成长的速度,就取决于我们觉察的速度、放下的速度。
4.去接纳,那些生命中注定发生同时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5.如同云老师所说:“世间不存在我们想象中的完美爱情,但一定存在带着醒觉地去爱。完美的爱情故事基本上依靠想象去完成,因此一路上都觉得不是;带着醒觉的爱就不同。一路走来,你感觉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从未有不是之他人,只有觉性未成熟之自己。”
6.有一次他们包包子,嫂子开玩笑说:“跟我混,才有包子吃噢。”云老师悠悠地回了一句:“跟我混,才有好心情包包子。”
7.生活的本质是不苦不乐的,关键是你如何去看待,如何去营造,如何去欣赏。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创造一些乐趣,然而很多人不但没有给自己创造快乐,反而让自己 沉浸在“苦”里。所谓的修行不是一味地在蒲团上枯坐,同时也应具备通达俗世的智慧。真正的修行是在我们的生活里。
8.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做事都不会成功?因为欲望多,但意志又薄弱。遇到困难或挑战,只记得发愁或退缩,忘却了自己的目标,活在“着相”里。
9.对外界过多的关注让人们忽略了回归自己的内心,待热闹散去,该面对自己的时候,很多人反而倍感空虚,不知何去何从。 而独处,是精心内省的过程,是与自己的灵魂坦诚相见的通道。独处也是将生命放慢的过程。慢下来,去见证一朵花的绽放;慢下来,去凝视一滴露珠的存在;慢下来,去发觉被我们遗忘的美好。 城市李钢筋水泥的丛林到处是行色匆匆的身影,人们缺少的就是慢下来的勇气和力量,有时候慢下来反而是更快。
10.这么多年过去了,冬季的冷没变,天空的灰霾没有变,洁白的雪没变,而我却已不再讨厌过冬了。我想,大概是因为我自己学会了让自己换一个角度去感受这种生活,换一个心态去看这个世间。
11.对自己心动的事物坐视不管,那才是人生的大遗憾,即使让你想要放下它的担忧有一百个,让你前行的理由只有一个就够: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我不马上行动去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以后可能就都没机会了。
12.现代的很多年轻人,空怀一腔梦想,但大多又安于现状,缺少为梦想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去努力的耐心和勇气。 在追随自我内心的道路上,我一直走得又勇又猛,毫不吝啬地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