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的那碗青菜面,要五十六块钱
泽之听说,父亲坐了十八个小时的火车才来到她的城市,心里莫名有些难过。
她很清楚那一路颠簸有多累,更何况,为了省些路费,父亲还执意买了硬座票。
泽之来到B城上大学后,父女两人快有小半年没见面,通电话的次数可以用一只手数出来。泽之一直在想,如果母亲还活着的话,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或许不会这么糟糕,可惜的是,这念头只能建立在如果之上。
泽之八岁那年从外婆嘴里听说,父亲在外面有了其他女人,托这个女人的福,他挣了不少钱。尽管这个男人仍然每天回家过夜,努力扮演着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可时不时传来的流言蜚语还是深深伤害了泽之的母亲,压抑的日子差不多持续了三年,终于在某天深夜,她决定从七楼跳下去。
母亲死后,父亲一直没有再娶,而传闻中那个“外面的女人”,也从来没有出现。
所以,很多年过去了,泽之选择原谅他。
她也只能原谅他。
放假前夕,父亲执意要来B城接她,泽之没有拒绝。她的行李很多,行李箱很大,男人拖着女儿对假期的满满期待走出宿舍,将行李箱搬下公寓楼梯后,却偷偷用手按住腰部,不经意地皱起眉头。
泽之看在眼里,忍不住说了句:来的时候为什么不买卧铺呢,明明贵不了多少钱。
父亲白手起家,挣得是辛苦钱,母亲年轻时跟着他苦,人到中年才有了盼头。可自泽之懂事以来,似乎从没为钱的事烦恼过,也许是父亲真的赚到了大钱,也许他只是想拼命弥补什么……总之,泽之在同龄人羡慕的目光中,吃着精致的食物,穿着名牌连衣裙,就连回家的机票,买的都是商务舱。
反正她从不缺生活费。
泽之想,这可能是自己原谅父亲的重要原因。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父亲是第一次坐飞机,可是他并没有说,他只是紧紧跟在泽之身后,生怕走失在不算空旷的航站楼里。时间有些早,泽之决定先去吃点什么,父亲点点头,说随便找个面馆吧。
然而,当他看到机场面馆的价目表后却沉默了,问附近还有没有其他吃的。
“其他吃的也不便宜。”泽之毫不留情地拆穿,“机场嘛,都是这样。”
“那就,一碗青菜面。”男人将目光撇开,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碗青菜面,五十六元;两碗,一百一十二元。泽之又点了些别的浇头,七七八八差不多两百出头,父亲掏出钱包,她却将他拦下,“难得你来接我,这顿我请你。”
中年男人勉强笑了一下,“你省点花,免得又说生活费不够。”
“反正你会再给我的。”泽之满不在乎,说完才觉得似乎哪里不妥。
年轻的服务员挂着标准的笑容,将青菜面端了上来。父亲吃了两口,忽然想到什么,拿出手机对着那碗面拍了张照片,还在朋友圈配上了文字:今天女儿请客。
泽之有些不满,轻哼了一声:一碗青菜面而已啦。
父亲低头喝了一大口面汤,“到底是五十六块钱一碗的面,味道挺好的。”
他像是在安慰自己,又像是在安慰泽之。然后,他将那碗“昂贵”的青菜面吃了个精光,连最后一口面汤都喝了下去。看着父亲的举动,泽之鼻子有些酸,只好低下头装作吃面——几根碧绿的青菜漂在寡淡的面汤上,显得格外突兀,她觉得,自己做的青菜面都会比这碗好吃一百倍。
“你妈以前也喜欢给我做青菜面,有时候我嫌太清淡,就加点酱油,吃点咸菜——那时候我们家太穷了,买不起肉,肉丝肉沫都买不起,青菜叶子都是你妈从偷偷去菜场捡来的。她要是知道咱们花了两百块在机场吃面,估计都能急哭起来。”
父亲低沉的声音传来,泽之吃面的动作顿了一下,但她不敢抬头。
她怕她一抬头,会从父亲的眼神里读出遗憾和苦涩。
“可是她那个人啊,实在是太固执了。”父亲长长叹了口气,将手里的筷子整整齐齐摆放在面碗上,“她宁可相信别人的话,也不肯信我。”
对于母亲的印象,泽之已经很模糊了,可是眼前这个两鬓已有白发的男人,却在她的脑海中越描越清晰。她想说些什么,可那些句子断成一截一截,全部堵在嗓子眼,一句也说不出来。泽之想,父母之间的事,她应该是没有资格多嘴的。
“还好你不像你妈,还好。”
他将油炸的鸡排夹到泽之的面碗里,顿了一下又说,“一个人在外地,想吃什么就吃,想买什么就买,想回家就别心疼机票钱,你爸赚钱,就是让你花的。”
我知道。泽之嘴里塞着面条,含糊应了一声,将头埋得更低了。
假期过得飞快,泽之早早买好了去B城的火车硬座票。父亲知道后没说什么,只是看她的眼神有一点点奇怪,顺手摸出了钱包。泽之摇摇头,解释说:十八个小时很快的,看一部连续剧就到了。
临行的前一晚,厨房里传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冰箱里透出的光,将父亲的背影照得比平时矮小一些,泽之站在门外,静静看着那个不再年轻的男人。时间改变了很多人,很多事,但也有很多人,很多事,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父亲发现了她,尴尬地笑了笑,“有点饿了。”
那我给你煮碗青菜面吧,爸。泽之说。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美食情史】
她很清楚那一路颠簸有多累,更何况,为了省些路费,父亲还执意买了硬座票。
泽之来到B城上大学后,父女两人快有小半年没见面,通电话的次数可以用一只手数出来。泽之一直在想,如果母亲还活着的话,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或许不会这么糟糕,可惜的是,这念头只能建立在如果之上。
泽之八岁那年从外婆嘴里听说,父亲在外面有了其他女人,托这个女人的福,他挣了不少钱。尽管这个男人仍然每天回家过夜,努力扮演着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可时不时传来的流言蜚语还是深深伤害了泽之的母亲,压抑的日子差不多持续了三年,终于在某天深夜,她决定从七楼跳下去。
母亲死后,父亲一直没有再娶,而传闻中那个“外面的女人”,也从来没有出现。
所以,很多年过去了,泽之选择原谅他。
她也只能原谅他。
放假前夕,父亲执意要来B城接她,泽之没有拒绝。她的行李很多,行李箱很大,男人拖着女儿对假期的满满期待走出宿舍,将行李箱搬下公寓楼梯后,却偷偷用手按住腰部,不经意地皱起眉头。
泽之看在眼里,忍不住说了句:来的时候为什么不买卧铺呢,明明贵不了多少钱。
父亲白手起家,挣得是辛苦钱,母亲年轻时跟着他苦,人到中年才有了盼头。可自泽之懂事以来,似乎从没为钱的事烦恼过,也许是父亲真的赚到了大钱,也许他只是想拼命弥补什么……总之,泽之在同龄人羡慕的目光中,吃着精致的食物,穿着名牌连衣裙,就连回家的机票,买的都是商务舱。
反正她从不缺生活费。
泽之想,这可能是自己原谅父亲的重要原因。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父亲是第一次坐飞机,可是他并没有说,他只是紧紧跟在泽之身后,生怕走失在不算空旷的航站楼里。时间有些早,泽之决定先去吃点什么,父亲点点头,说随便找个面馆吧。
然而,当他看到机场面馆的价目表后却沉默了,问附近还有没有其他吃的。
“其他吃的也不便宜。”泽之毫不留情地拆穿,“机场嘛,都是这样。”
“那就,一碗青菜面。”男人将目光撇开,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碗青菜面,五十六元;两碗,一百一十二元。泽之又点了些别的浇头,七七八八差不多两百出头,父亲掏出钱包,她却将他拦下,“难得你来接我,这顿我请你。”
中年男人勉强笑了一下,“你省点花,免得又说生活费不够。”
“反正你会再给我的。”泽之满不在乎,说完才觉得似乎哪里不妥。
年轻的服务员挂着标准的笑容,将青菜面端了上来。父亲吃了两口,忽然想到什么,拿出手机对着那碗面拍了张照片,还在朋友圈配上了文字:今天女儿请客。
泽之有些不满,轻哼了一声:一碗青菜面而已啦。
父亲低头喝了一大口面汤,“到底是五十六块钱一碗的面,味道挺好的。”
他像是在安慰自己,又像是在安慰泽之。然后,他将那碗“昂贵”的青菜面吃了个精光,连最后一口面汤都喝了下去。看着父亲的举动,泽之鼻子有些酸,只好低下头装作吃面——几根碧绿的青菜漂在寡淡的面汤上,显得格外突兀,她觉得,自己做的青菜面都会比这碗好吃一百倍。
“你妈以前也喜欢给我做青菜面,有时候我嫌太清淡,就加点酱油,吃点咸菜——那时候我们家太穷了,买不起肉,肉丝肉沫都买不起,青菜叶子都是你妈从偷偷去菜场捡来的。她要是知道咱们花了两百块在机场吃面,估计都能急哭起来。”
父亲低沉的声音传来,泽之吃面的动作顿了一下,但她不敢抬头。
她怕她一抬头,会从父亲的眼神里读出遗憾和苦涩。
“可是她那个人啊,实在是太固执了。”父亲长长叹了口气,将手里的筷子整整齐齐摆放在面碗上,“她宁可相信别人的话,也不肯信我。”
对于母亲的印象,泽之已经很模糊了,可是眼前这个两鬓已有白发的男人,却在她的脑海中越描越清晰。她想说些什么,可那些句子断成一截一截,全部堵在嗓子眼,一句也说不出来。泽之想,父母之间的事,她应该是没有资格多嘴的。
“还好你不像你妈,还好。”
他将油炸的鸡排夹到泽之的面碗里,顿了一下又说,“一个人在外地,想吃什么就吃,想买什么就买,想回家就别心疼机票钱,你爸赚钱,就是让你花的。”
我知道。泽之嘴里塞着面条,含糊应了一声,将头埋得更低了。
假期过得飞快,泽之早早买好了去B城的火车硬座票。父亲知道后没说什么,只是看她的眼神有一点点奇怪,顺手摸出了钱包。泽之摇摇头,解释说:十八个小时很快的,看一部连续剧就到了。
临行的前一晚,厨房里传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冰箱里透出的光,将父亲的背影照得比平时矮小一些,泽之站在门外,静静看着那个不再年轻的男人。时间改变了很多人,很多事,但也有很多人,很多事,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父亲发现了她,尴尬地笑了笑,“有点饿了。”
那我给你煮碗青菜面吧,爸。泽之说。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美食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