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帮:年龄是生育二胎的最大阻碍吗?

我国大城市妇女生育第一胎平均年龄在27~29岁。“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在完成法律层面的准备后,很多35岁以上的妇女也想搭上生育的“末班车”,积极造人,这将催生更多高龄孕产妇。毫无疑问,这一新政,将催生更多高龄孕产妇。
哪些人适合生二胎呢?
从有益于母子健康、计划生育、家庭生活以及夫妇的工作和学习等方面考虑,妇女生育的理想年龄应是25~29岁,最好不超过35周岁。如果分娩时孕妇年龄达到或超过35周岁,就属于高龄孕产妇。
对孕妇而言,年龄越大,妊娠、分娩时的风险越高,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以及流产、难产等发生率明显增加,重者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对胎儿而言,高龄孕妇所怀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以及各种先天性异常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年龄是生育问题上的最大阻碍
35岁以上的女性,身体健康状态有所下降,会给生育带来很大的影响。生育功能与年龄、卵巢功能、卵泡数、卵子质量等密切相关。“年龄是个宝”,这对女性生育而言,绝无夸张。
从纯生物学上来说,25岁左右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这时子宫颈管弹性好,容易扩张,子宫肌肉收缩有足够力量,容易平安分娩。如果结合社会、心理等因素考虑,女人最理想的生育年龄则在25~30岁,这时女性的心理、生理已十分成熟,最适合孕育宝宝。而35岁以后的女性虽不是绝对不能生育,但生育力明显下降。女性到35岁时,怀孕失败率可达20%左右,40岁以上时失败率可达50%以上,45岁时失败率更是高达70%以上。
高龄、二胎女性怀孕前,需要先评估自己的生育力,以免在蹉跎中错过了最佳生育时机。女性生育力的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卵巢的储备力,子宫生育潜能,以及身体代谢、免疫及内分泌方面的疾病的排查。
卵巢储备力(潜能)评估
月经2~4天抽血查基础性激素六项,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血清抑制素B等。这些手段可以对卵巢功能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少数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很快,因此,对于女方卵巢功能不良(卵巢储备力差)的,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必要时尽早行人工授精或体外助孕。
子宫生育潜能的评估
妇科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有无占位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体恶性肿瘤等)和子宫畸形。
全身因素的评估
排查机体是否可承受妊娠及分娩,比如有无糖尿病、高血压,肝肾功能,心血管功能,有无贫血,传染病排除等等。
排查是否存在导致不孕、不育的免疫性疾病,及其它内分泌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甲减)等,以及代谢方面的疾病。
其次,高龄孕妇还容易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尤其是妊娠高血压,会造成孕妇出现意识模糊、肝脏肿大、眼底出血、肝功能异常、大脑病变等,严重时会导致子痫发作,危及孕妇生命。妊娠并发症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非常不利,有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胎儿畸形,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也会增加。
高龄、二胎,孕前筛查更重要
很多人认为,生过一胎的妇女生第二胎易如反掌,所以常常放松了对优生优育以及产前检查的重视,孕期也不再像怀第一胎时那么谨小慎微。而实际上,经产妇(曾经生过孩子的产妇)怀孕过程和分娩过程中,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包括剖宫产在内的各种手术分娩,发生危险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的比例要比初产妇高。因此,计划生育二胎的夫妇,特别是35岁以上的夫妇,应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甚至更早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咨询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