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奉天-沈阳
在沈阳,已经不算是旅行了,毕竟在这里住了一个月之久。感觉自己像个当地人一样走遍了沈阳大大小小的各个街道,吃遍了当地林林总总的各种美食。住到最后真把沈阳当自己家了。临别时分,竟有些不舍,毕竟此一去,也许就再也不会回来。
我是在7月初到的沈阳,8月初离开的,经历了沈阳的整个夏天。由于是从哈尔滨来,只觉得,在东北,沈阳就是所谓的南方,温度普遍要比哈尔滨高四五度,冬天还好,夏天就相对不怎么舒服了。
住在浑南区,顾名思义,就是浑河的南边。沈阳的地形跟哈尔滨差不多,都是以一条江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岸,只不过哈尔滨的松花江以南是主城区,以北是新城区。而沈阳则恰相反,浑河以北是主城区,以南是新城区。
新城毕竟是新城,虽然街道设施布置的很好,但缺少了那么一点点人气。自然,跟所有类似的城市一样,沈阳好玩的地方都在浑河以北的主城区,所以其实我是住在郊区的。浑南是高新科技区,都是一些公司、企业和研究院,只有上下班的时候人才会多一点,平时清静的很;特别是到了周末,更是很少见到走在路上的行人;交通倒是很方便,浑南有许多有轨电车的线路,都是当年为了迎全运会而建的,但是离我住地方确实很远。有一条地铁线穿过浑河来到浑南,接通了河两岸的最短距离,然而,从我住的地方到最近的地铁站要骑行十几分钟,这还是在有共享单车的情况下,而现实常常是靠两只脚走回来。
且不说这些,说说沈阳好玩的地方。作为一个初到沈阳的异乡人,自然要去当地最有名气的景点,那便是大帅府和沈阳故宫。大帅府是张作霖的府邸,解放前的沈阳名为奉天,是东北军阀张氏父子的居住地。透过大帅府,足以看得出当年张家在东北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沈阳,处处都有着他们的色彩。张氏父子做为一代枭雄,无论历史评价如何,但也流传千古,这也充分说明了历史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大帅府真得很气派,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别墅建得已经如此豪华了。在那个刚刚从满清封建王朝转变过来的民国时代,已经有如此现代化的建筑和装饰,真得很令人惊讶。
沈阳故宫大概像是缩小版的北京故宫,里面的规格也大致相同。沈阳故宫是当年满清初期还未入关时的宫殿,当时的沈阳称为盛京,当然这也成为了沈阳如今的别称,在沈阳的街道上,处处可见盛京的色彩,比较有名气的有盛京大剧院、盛京银行等等。不得不提一下,虽然故宫是古代皇帝的办公居所,但限于当时的各种物质条件,确实不怎么样。
沈阳值得一提的便是它的各个比较有名气的公园,真的很不错。在现在的大都市里面已经很少能够看到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公园了。沈阳的公园我一共去过三个。北陵公园,在沈阳的最北面,是沈阳最大的公园。由其名字可以得出,这里曾经是一片陵墓,是皇太极的墓地,几经变迁已经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不多公园中大部分地区还是以小山坡和树林为主,所以如果在晚上走得迷路了还是有些阴森的。
南湖公园在市中心,位于东北大学老校区的北面,傍着一条南运河而建的公园,河的两边都是散步的地方,走在河的这边可以看到河对面的人,跟北京的后海、天津的海河两岸有些相似的地方。
另外一个公园是五里河公园,位于浑河以北,依浑河而建,河岸线极长,至少七八公里。跟威海的威海公园有一拼。不过我还是特别喜欢这些有河的公园,散步之余还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河水,真的很有氛围。其实人总是趋水而活,特别是在夏天,有水的地方才有人。
大连是万达的发源地,作为辽宁的省府,沈阳的万达广场也是十分多的。在沈阳,我一共去过三个万达广场,在其中的两个看过电影,这三个万达各具特色。奥体中心的万达是离我住的地方最近的,因为沈阳是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举办城市,所以整个浑南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重新修建一番的,自然奥体中心的万达是沈阳所有万达中最新的一个。而沈阳站附近的万达则是最早的一个万达,除了有历史便再无他长。要说最大最豪华最气派的万达还是铁西万达,那可真是万达广场,我曾一度进去之后便迷失了方向。
再说说沈阳的商业街,沈阳比较有名气的两条商业街,一条是中街,另一条是太原街。说到中街,乍一听这名字还没什么反应,后来看到了该名字的由来才恍然大悟,中街原名中央大街,简称中街。幸亏是简称了,要不然还不得跟哈尔滨的中央大街重名。不过呢,中街确实名不虚传,的确很繁华。那天跟朋友去逛中街,本打算到大悦城吃点东西就行了,没打算买衣服,结果碰上KM促销,还是钱包一松抖落了几百块钱。
相比中街来看,太原街近几年的发展就有些滞后了,过去因为靠近沈阳站,发展很不错。但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变得同天下所有城市的商业街一样普通,没有什么特点。那天晚上八点左右路过,打算到太原街的老边饺子店吃饺子,结果被告知要打烊了。由此可见一斑。
过去,沈阳给我的印象总与赵本山、小沈阳等人分不开,没来沈阳之前,我总以为沈阳到处都是他们这些人的色彩,到处都是二人转的舞台,结果来过之后才发现,一座城市的包容性真得很强。我亲眼看到的沈阳,如同国内的大城市一样,并没有曾经记忆中的那些色彩,我看到的沈阳人也一样,除了他们的口音跟小品里的演员差不多之外,其他的都与国内其他城市的人民一样,过着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中老年人也会暴走,年轻人也会挤地铁上下班。
也许是因为曾经高考报志愿的一点点遗憾,我对于东北大学还是有些独特的情感,所以临走之前,还是决定去夜游东北大学,学校虽然不大,但是在市区能有这么大的校园也是很难得了。学校前前后后很方正,唯一的不足就是出口太少,转了一圈,只能原路返回。
作为一个伪文青,有一些地方是必须去的。那天因为搭错车去了小南天主教堂,仿佛世外桃源一样,在一片城市楼宇中突然出现一座哥特式的建筑,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由于是周日,我便进去坐在后排,听神父传教了一番。从教堂出来,坐车去了铁西重型广场,这里曾经是一个工厂,广场的中央还有一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雕塑,充分体现了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曾经风光。这里在几年前被改造成1905文化创意园区,共三层,有各种咖啡厅、饰品店,是年轻人们拍照聚会的好地方。黄昏时分特意去了八大美院之一的鲁迅美术学院,鲁美以素描著称。进入校园内,不禁又勾勒起我曾经学习了三年之久的素描回忆。鲁美位于市区的高楼之中,校园真得真得很小,像是高中时的校园一样,不过学校有底蕴不在校园大小。
想要了解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从我住的地方坐有轨电车直达辽宁省博物馆,该博物馆是全国五大博物馆之一,可以说讲述了整个东北发展史,十分长知识。
最后,还是来说一说吃吧。沈阳的特色菜有老边饺子、鸡架抻面、刘一锅的筋头巴脑。特别时鸡架,几乎随处可见,怪不得说沈阳是全国鸡架消耗量最大的城市。不知从何时起,我突然喜欢上了夜市,沈阳有两大夜市,一个是兴顺夜市,另一个是电视塔夜市。兴顺夜市是沈阳最大的夜市,果然名不虚传,各种小吃应有尽有。边走边吃,连吃带喝在兴顺是常见的情形,也只有在那种情况下,人们才能真正放下平日里工作的辛苦,去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地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沈阳,不像是成都那样迷人,不像威海那样宁静。有着东北城市的特有之处,街道热闹、人民热情。在这里,你不会感到寂寞,不会有那些多愁善感,入乡随俗的生活态度就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热爱生活!
人生不知要去多少座城市,遇到多少个人。我只想把去过的每座城市都认真地热爱,把遇到的每个人都认真对待。
我是在7月初到的沈阳,8月初离开的,经历了沈阳的整个夏天。由于是从哈尔滨来,只觉得,在东北,沈阳就是所谓的南方,温度普遍要比哈尔滨高四五度,冬天还好,夏天就相对不怎么舒服了。
住在浑南区,顾名思义,就是浑河的南边。沈阳的地形跟哈尔滨差不多,都是以一条江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岸,只不过哈尔滨的松花江以南是主城区,以北是新城区。而沈阳则恰相反,浑河以北是主城区,以南是新城区。
![]() |
浑河 |
新城毕竟是新城,虽然街道设施布置的很好,但缺少了那么一点点人气。自然,跟所有类似的城市一样,沈阳好玩的地方都在浑河以北的主城区,所以其实我是住在郊区的。浑南是高新科技区,都是一些公司、企业和研究院,只有上下班的时候人才会多一点,平时清静的很;特别是到了周末,更是很少见到走在路上的行人;交通倒是很方便,浑南有许多有轨电车的线路,都是当年为了迎全运会而建的,但是离我住地方确实很远。有一条地铁线穿过浑河来到浑南,接通了河两岸的最短距离,然而,从我住的地方到最近的地铁站要骑行十几分钟,这还是在有共享单车的情况下,而现实常常是靠两只脚走回来。
且不说这些,说说沈阳好玩的地方。作为一个初到沈阳的异乡人,自然要去当地最有名气的景点,那便是大帅府和沈阳故宫。大帅府是张作霖的府邸,解放前的沈阳名为奉天,是东北军阀张氏父子的居住地。透过大帅府,足以看得出当年张家在东北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沈阳,处处都有着他们的色彩。张氏父子做为一代枭雄,无论历史评价如何,但也流传千古,这也充分说明了历史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大帅府真得很气派,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别墅建得已经如此豪华了。在那个刚刚从满清封建王朝转变过来的民国时代,已经有如此现代化的建筑和装饰,真得很令人惊讶。
![]() |
沈阳故宫 |
沈阳故宫大概像是缩小版的北京故宫,里面的规格也大致相同。沈阳故宫是当年满清初期还未入关时的宫殿,当时的沈阳称为盛京,当然这也成为了沈阳如今的别称,在沈阳的街道上,处处可见盛京的色彩,比较有名气的有盛京大剧院、盛京银行等等。不得不提一下,虽然故宫是古代皇帝的办公居所,但限于当时的各种物质条件,确实不怎么样。
![]() |
故宫主殿 |
沈阳值得一提的便是它的各个比较有名气的公园,真的很不错。在现在的大都市里面已经很少能够看到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公园了。沈阳的公园我一共去过三个。北陵公园,在沈阳的最北面,是沈阳最大的公园。由其名字可以得出,这里曾经是一片陵墓,是皇太极的墓地,几经变迁已经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不多公园中大部分地区还是以小山坡和树林为主,所以如果在晚上走得迷路了还是有些阴森的。
![]() |
北陵公园 |
南湖公园在市中心,位于东北大学老校区的北面,傍着一条南运河而建的公园,河的两边都是散步的地方,走在河的这边可以看到河对面的人,跟北京的后海、天津的海河两岸有些相似的地方。
另外一个公园是五里河公园,位于浑河以北,依浑河而建,河岸线极长,至少七八公里。跟威海的威海公园有一拼。不过我还是特别喜欢这些有河的公园,散步之余还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河水,真的很有氛围。其实人总是趋水而活,特别是在夏天,有水的地方才有人。
![]() |
五里河公园 |
大连是万达的发源地,作为辽宁的省府,沈阳的万达广场也是十分多的。在沈阳,我一共去过三个万达广场,在其中的两个看过电影,这三个万达各具特色。奥体中心的万达是离我住的地方最近的,因为沈阳是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举办城市,所以整个浑南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重新修建一番的,自然奥体中心的万达是沈阳所有万达中最新的一个。而沈阳站附近的万达则是最早的一个万达,除了有历史便再无他长。要说最大最豪华最气派的万达还是铁西万达,那可真是万达广场,我曾一度进去之后便迷失了方向。
![]() |
盛京大剧院 |
再说说沈阳的商业街,沈阳比较有名气的两条商业街,一条是中街,另一条是太原街。说到中街,乍一听这名字还没什么反应,后来看到了该名字的由来才恍然大悟,中街原名中央大街,简称中街。幸亏是简称了,要不然还不得跟哈尔滨的中央大街重名。不过呢,中街确实名不虚传,的确很繁华。那天跟朋友去逛中街,本打算到大悦城吃点东西就行了,没打算买衣服,结果碰上KM促销,还是钱包一松抖落了几百块钱。
![]() |
中街 |
相比中街来看,太原街近几年的发展就有些滞后了,过去因为靠近沈阳站,发展很不错。但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变得同天下所有城市的商业街一样普通,没有什么特点。那天晚上八点左右路过,打算到太原街的老边饺子店吃饺子,结果被告知要打烊了。由此可见一斑。
过去,沈阳给我的印象总与赵本山、小沈阳等人分不开,没来沈阳之前,我总以为沈阳到处都是他们这些人的色彩,到处都是二人转的舞台,结果来过之后才发现,一座城市的包容性真得很强。我亲眼看到的沈阳,如同国内的大城市一样,并没有曾经记忆中的那些色彩,我看到的沈阳人也一样,除了他们的口音跟小品里的演员差不多之外,其他的都与国内其他城市的人民一样,过着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中老年人也会暴走,年轻人也会挤地铁上下班。
![]() |
刘老根大舞台 |
也许是因为曾经高考报志愿的一点点遗憾,我对于东北大学还是有些独特的情感,所以临走之前,还是决定去夜游东北大学,学校虽然不大,但是在市区能有这么大的校园也是很难得了。学校前前后后很方正,唯一的不足就是出口太少,转了一圈,只能原路返回。
![]() |
小南天主教堂 |
作为一个伪文青,有一些地方是必须去的。那天因为搭错车去了小南天主教堂,仿佛世外桃源一样,在一片城市楼宇中突然出现一座哥特式的建筑,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由于是周日,我便进去坐在后排,听神父传教了一番。从教堂出来,坐车去了铁西重型广场,这里曾经是一个工厂,广场的中央还有一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雕塑,充分体现了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曾经风光。这里在几年前被改造成1905文化创意园区,共三层,有各种咖啡厅、饰品店,是年轻人们拍照聚会的好地方。黄昏时分特意去了八大美院之一的鲁迅美术学院,鲁美以素描著称。进入校园内,不禁又勾勒起我曾经学习了三年之久的素描回忆。鲁美位于市区的高楼之中,校园真得真得很小,像是高中时的校园一样,不过学校有底蕴不在校园大小。
![]() |
1905文化创意园区 |
![]() |
鲁美附近 |
想要了解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从我住的地方坐有轨电车直达辽宁省博物馆,该博物馆是全国五大博物馆之一,可以说讲述了整个东北发展史,十分长知识。
![]() |
辽宁科技馆 |
![]() |
有轨电车站 |
最后,还是来说一说吃吧。沈阳的特色菜有老边饺子、鸡架抻面、刘一锅的筋头巴脑。特别时鸡架,几乎随处可见,怪不得说沈阳是全国鸡架消耗量最大的城市。不知从何时起,我突然喜欢上了夜市,沈阳有两大夜市,一个是兴顺夜市,另一个是电视塔夜市。兴顺夜市是沈阳最大的夜市,果然名不虚传,各种小吃应有尽有。边走边吃,连吃带喝在兴顺是常见的情形,也只有在那种情况下,人们才能真正放下平日里工作的辛苦,去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地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沈阳,不像是成都那样迷人,不像威海那样宁静。有着东北城市的特有之处,街道热闹、人民热情。在这里,你不会感到寂寞,不会有那些多愁善感,入乡随俗的生活态度就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热爱生活!
人生不知要去多少座城市,遇到多少个人。我只想把去过的每座城市都认真地热爱,把遇到的每个人都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