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记0904
7月份接触精酿以来前后喝了十几种酒,也重新认真喝了几款市面上的工业淡拉格,口味有了明显的变化,简单记录一下。
先说整体印象,精酿普遍比较温吞,没有工业淡拉格那般“清爽”,即使冰镇也一样,我觉得这是一般人刚开始喝其他啤酒时口味上的主要障碍,毕竟这种啤酒审美已经被塑造了好多年。背后的原因并不是特别明白,直观感觉首先是因为水的比例少了,这在我去青岛喝原浆的时候也有明显感觉,其次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少了(证据是喝完基本不会打嗝),杀口感减弱。但坚持多喝几次之后,就会习惯,再重新去喝淡拉格反而觉得“气”有点儿多。
就具体酒来说,主流市场上的啤酒里,喜力和Tiger真的很好喝。细分的话,Tiger属于皮尔森,一直都很对我的胃口;喜力以前我会觉得偏苦,但接触IPA之后就不觉得有什么了,现在基本把它作为口粮酒,毕竟便宜。另外提一句,喜力自己的瓶身上也写了,它是坚持只用大麦酿酒的良心厂商,而且据说是唯一,其他酒厂都会加大米玉米这些,便宜且无味。
精酿里目前来看IPA是我最喜欢的啤酒风味,不排除以后喝到更好的世涛,比利时香料后会变,但已经喝到的里面,包括著名的Founder早餐世涛,修道院啤酒智美/罗斯福等,都非常不喜欢。即使在IPA中,也不是所以苦度我都吃得消,基本上角鲨头60分钟和岬角的大眼鱼IPA我已经觉得非常之苦了。最喜欢的还是酿酒狗的朋克IPA和鹅岛IPA,苦度和果香很均衡,尤其是鹅岛,可以说都是非常俗气的IPA。
其他几款酒,慕名喝了著名的失身酒“深粉象”,8.5度的酒精度其实不高,但酒精味已经很冲了,和罗斯福10号,智美蓝帽一样,对我来说都太烈了,不会再喝了。
酿酒狗的小马鬼和凌晨五点也都还OK,没喝精酿前就见识过酿酒狗海外的广告营销,对这个品牌很有好感,以后争取把他们的酒都喝个遍。
督威,市面最常见的烈性金色艾尔,酒精度也是8.5度,但要比深粉象好喝多了,没有那么冲。
小麦啤,常见的福佳,白熊,蓝月都喝了,果味和酸度都比较重,喝完嘴里不舒服,不喜欢这类啤酒。
在酒类超市买过一款百威旗下的增味啤酒,开吧清茉艾尔,是加了茉莉花酿造的,茉莉香味挺重的,但也就那样,不推荐。
在咖啡馆还喝过一款叫北德的日本精酿,愤怒男孩棕色艾尔和祝福无花果艾尔,印象都不太深。
在精酿吧喝过北京当地的精酿“京A”,小麦啤和四季,扎啤,新鲜,酸度比较高,还可以;还喝了他们自酿的加氮气的世涛,非常厚重,喝起来有点儿噎人。顺便提一句,星巴克力推的加氮气的冷萃咖啡口感跟世涛很像。
总体来说,我的口味偏向是酸度低一点,苦度中等偏上,酒精度基本控制在6度以下,更细节的味道不太能准确用语言描述,很羡慕那些可以用各种“香”描述啤酒风味的人,总之还是多喝吧。
日常记录用的是“酒花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