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山中||西班牙游记之科尔多瓦
大家好,今天搬运一篇科尔多瓦的游记。最早发于TigerAzul的公众号。

1. 百花之城:孤悬在天涯
傍晚,乘火车抵达科尔多瓦。
眼看出租车在狭窄的小巷里转来转去,不免有点担心。事实上,科尔多瓦的面积不大,道路却异常曲折,根本猜不出一条条望不到头的小巷会延向何处。许多极其狭窄的路无法通车,还有许多是单行线。
相比于格拉纳达,科尔多瓦市区的规模要大一些,城区建筑却没有那么讲究。或者说它要少一分属于欧洲的曲折,多一分属于北非的明亮。白墙与砖石的组合在蓝天下显得干燥。小

我们住的民宿正对着科德雷亚广场上红橙相间的建筑。七点左右,浅蓝的天空中渐渐晕开一片粉红色的霞光,一点点暗下去。广场上用餐喝酒的人群。
直到这一刻还难以相信,自己真的到了科尔多瓦,天边的科尔多瓦。
最早读到的洛尔迦的诗,是《骑士之歌》。那首诗把科尔多瓦写成了一个遥远、孤绝而又危险的地方,死亡从塔楼上俯视。而我从来就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样的孤绝和危险,也不知道从塔上俯视的,到底是哪一种死亡。

科尔多瓦之所以名声在外,和这首诗的危险气息却没有一点关系。
科尔多瓦素有百花之城之称。一方面是由于科尔多瓦精致奇异的古老建筑,最重要的也是由于满街的鲜花。百花巷就离清真寺教堂不远,花盆大多挂在墙上,鲜艳的颜色和窗框、门框的颜色互相呼应,中和了墙壁干净却有些突兀的洁白。也许是因为季节还没到,三月中旬,距离想象中的花团锦簇还差了一点。街道过窄,阳光很难照到底部,阴影中的鲜花没有那么耀眼。

空气中倒是已经有了夏日的预兆,阳光格外温暖。走进百花巷附近的犹太会堂,一座面积不大、外观不怎么显眼的白色建筑。说是犹太会堂,内部却完全是阿拉伯风格。
不远有一处罗马神庙的遗址,只余下几根高大的石柱,依稀能看出上面线条流畅的雕刻【由于对清真寺教堂石柱的风格存疑,特意近距离观察了这个柱子,发现是同款诶】

夜晚,狭窄的小巷里月色清凉。绕过小马广场,石柱顶端的小马肌骨圆润,被惨白的灯光照亮。瓜达基维河的奔流声。
远远就闻到了河水强烈却并不令人反感的腥气。河竟然有海的气势和声音。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河边灯火稀疏。古老的罗马桥立在河边。
知道瓜达基维河,是因为莱蒙托夫的《忏悔》。

同样的故事他写了两次,一次是在西班牙,囚禁于塔楼的修士听着河水的奔流,为他疯狂的爱辩护。另一次是在冰天雪地的俄罗斯。不得不承认我更喜欢后一篇,喜欢它更完善更戏剧化的情节。且在寒冷的氛围中,人的激情会显得厚重,仿佛炎热地带从来就没有过这么痛苦的挣扎。
然而……科尔多瓦的塔上,有死亡俯视。
“从同一个胸中,那样的叫喊,绝不可能飞出两次。”

2. 清真寺教堂:火焰和盐
到达科尔多瓦的当晚,在民宿里煮了包螺狮粉,迫不及待地去了清真寺教堂。夜晚,清真寺的周围一片黑暗。昏黄的灯光下,清真寺从中晕出,圆顶庞大,城堡一样沉重的石墙渐渐展开,大门闪着暗而耀眼的金光。
门上雕镂的颜色已经不那么鲜艳,淡而细腻的丝缕,石质的罗网。角落里,改建为钟楼的宣礼塔冲破了石头的城堡,高耸而出。可以看出钟楼塔上欧式的雕刻和人像。

第二天,被8:30-9:30的一小时免费时间诱惑着,一早就进入清真寺教堂。
清真寺在罗马神庙的废墟上修建,又改建为天主教堂,伊斯兰早期建筑也受到了罗马风格影响,因此大厅内部充满了罗马风格的拱廊和立柱。拱门处明亮的红白色相间。
来西班牙之前,对伊斯兰建筑可以说是毫无了解,没想到如此厚重的建筑内部竟然有种通透的感觉。层层叠叠的立柱没有遮挡光线,反而延展了内部的空间,双层拱门中间的镂空放过光线,使得整个建筑有了一点轻盈的气息。

原有的清真寺过于庞大,从外面几乎看不出来它体内包含了一座天主教堂。走到正中,高耸的拱顶上方突然出现了天主教堂的雕刻,与红白拱门衔接得毫不突兀。主祭坛处上方一片洁白,极有立体感的白色。
一面饰有阿拉伯拱门的墙上,挂着耶稣受难像,透过墙上的孔洞可以看到里面阿拉伯的人物雕像……一面墙上有半个世界。
他们都可以选择彻底的毁灭,但他们没有。

很多年前,看过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那些为科尔多瓦清真寺改建、为科尔多瓦光复后转瞬即逝的宗教宽容而发出的叹惋。他高估了那个时代,也高估了人性。如此庞大的清真寺没有像迦太基,被罗马人的火焰和盐抹去,已经是万幸之幸。
这曾经是一座完美的清真寺,而在清真寺改建的时候,欧洲教堂的建筑艺术也早已成熟,以林达的观点,他们完全可以放弃清真寺的限制,在别处另建一座完美的教堂。而从我有些??变态??的角度来看,整个清真寺教堂给人的感觉里,奇异多于违和。再多一座清真寺或教堂,于科尔多瓦都仅仅只是一个精美的宗教建筑,而不是科尔多瓦独有的宗教建筑。世界上已经有太多完美的清真寺和教堂,却独独缺少科尔多瓦的不纯粹、科尔多瓦的不伦不类,像是在证明另一种可能的宽容:我们不只是我们自己。

次日早晨的免票时段,又进了一次清真寺教堂,注意到许多起初忽略掉的细节。第一次进的时候,整个人都被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奇异的融合吸引。过于庞大、平面延展开来的清真寺也令人难以注意到每个角落,竟然遗漏了原有的精华部分。
大厅深处,一面金碧辉煌的墙壁保留了清真寺的原貌,深蓝色的拱顶周围一圈镶金,围成耀眼而立体的星形。青蓝色的花纹细密而不拥挤,在暗金色的背景下有一点东方瓷器的感觉,凛冽而不坚硬。两侧的拱门是伊斯兰建筑特有的向内凹陷,形成有力的曲线。
【然而。正当我想把相机竖过来照个全景的时候。清场的人把灯关了妈哒】

科尔多瓦的城堡和清真寺教堂毗邻,内部陈设比较简朴,有一些不很讲究的房间和会议大厅。登到城堡顶部可以望见清真寺教堂的圆顶,院落里的棕榈透着热带风情。
城堡的规模不大,朴实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却配了一个清凉齐整的欧式花园。花园里面是清凉的三道水池,天空的蓝色,水池上面架着许多拱形的喷泉。池边种着马蹄莲、橙树和许多不知名树木。

花园外围的树木都修剪成丧心病狂的僵尸状,高大而整齐,却偏偏突出了灌木丛里本不多的枯黄枝叶。实在欣赏不来。这次旅行由于时间安排的问题,没有去马德里,看了同学照的马德里王宫花园……好像更恶心。
水池两侧的橙树不知是不是因为疏忽,只有一侧修剪成了整齐的圆形。另一侧还是自然生长的状态,显得透气很多。

3. 吃呀吃呀吃
在科尔多瓦停留的两天时间里,我们煮了一次自带螺狮粉。第二天中午,在Bodegas Mezquita Corregidor【最后一个词是街道名,招牌上没有写】用餐。这家店位于清真寺教堂附近,有中文菜单,但非常值的套餐却不在上面。14.5欧元的套餐菜量感人,三个人点了两套,另加一份小吃也是够够的。套餐包括前菜、主菜、甜品和饮料,这个价钱在欧洲竟然包括了饮料也是不得了了。前菜的热沙拉超级大一盘,有生菜、黄豆和茄子,酱汁有咖喱味,味道一般;炖菜用的是很鲜的鸡汤,菜软烂入味。

主菜我们点了炸鳕鱼和科尔多瓦的特色炖牛尾。鳕鱼炸得很好,外表酥脆,鱼肉比较嫩滑,有一点偏咸,不是特别严重。 牛尾的肉很厚,味道非常香,炖得很入味,然而相比于后面我们在塞维利亚吃到的的几家店,还是很明显地有点干了,肉不够烂,也并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蘸面包和薯条的汤汁。

甜品点了香草巧克力蛋糕,两大块,味道香浓,质地非常柔滑,没有腻的感觉。然而腌制香橙……本来以为是比较干比较甜的那种,实际上就是橙子上面撒了点肉桂,不是很值,但点两份蛋糕也是真吃不下。此外还单点了一份10欧元左右的牛肝菌丸,主料是土豆,炸得很脆,里面的土豆软糯,菌香味非常浓。

第二天晚上,我们在清真寺教堂附近吃了7欧元的海鲜饭套餐,一份饭加可乐,海鲜的量还可以,味道就是普通炒饭,很干,不难吃但也没有很好吃的感觉。第三天早晨,我们在科德雷亚广场附近买了5欧元的英式早餐,肉的量比较大,有香肠、培根和煎蛋,配有西红柿,吐槽图文不符没有小蘑菇。此外提醒一下,科尔多瓦的多数餐馆12:30以后开始营业。
4. 实用信息们
科德雷亚广场公寓2号两晚150欧元,热水器有一点坑,只够一个人洗澡,烧水时间略长。其他设施还不错,可以做饭,地理位置很好。
龙达到科尔多瓦、科尔多瓦到塞维利亚的直达火车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西班牙铁路官网只有西语,需要刷很多次才能支付成功,Go Euro订票要收取每个人一两欧元的手续费。科尔多瓦市内公交1.3欧元,旅游专线8欧元,公交线路很迷,很多单行道,建议提前查好。打车从火车站到市中心约8欧元。
清真寺教堂门票8欧元,此处划重点周一至周五8:30到9:30免费开放【工作人员是不会告诉你这个的】实际上是9:20左右就开始清场了,10点开始售票参观,门票8欧元,学生票好像是4欧元左右。科尔多瓦城堡门票4.5欧元,学生票2.25欧元。犹太会堂非欧洲居民理论上要收0.3欧元,但实际上没有人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