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活了四世,才明白一个道理

所有的智慧,最后都输给了权力 1 姜子牙的智慧有多大,他辅周灭商,开创800年盛世,可谓智之极也。 然而他并不高兴,姬发把他分封到齐国,齐地又穷又远,去那儿简直是做苦力。若是想回京城找老朋友们玩一玩,都要走好几个月的路呢! 然而他不得不去,不去就是抗旨。 姬发这个人,以前在自己面前老师长老师短的,现在天下一统,他说的话每一句都充满威严,让姜子牙有种压迫感。姜子牙知道,那就是权力,在权力面前,自己满腹的才华都变成了零。 到齐国后,姜子牙一边治国,一边思考该怎么办? 他决定再投一次胎,看能否改变这尴尬的命运。

2 姜子牙第二世变成了鬼谷子的小徒弟——孙膑。 他走的还是老路:先努力学习,成就不世之才华,再寻找明主,建功立业。 他的师兄庞涓也很有才华,但不如他。 后来庞涓到魏国当了将军,叫他也去,他就去了。 他明知庞涓这人品行不好,又心狠手辣,但他不怕,总觉得自己智慧与才华比庞涓强,庞涓是斗不过他的。 他哪里知道,人家又不跟你比才华、比智慧,人家是将军,手中有权。 于是孙膑悲剧了,庞涓利用手中权力,对他实施膑刑,弄得他四体不完,终生只能坐在轮椅上,若不是齐人相救,早就死了。 这一次,智慧与才华再次输给权力。 姜子牙二世规划好的人生两步走,第二步还没有开始呢,就遭此重创。 尽管后来报仇雪恨了,终是恨难平。 他不服,又转了一世。

3 数百年后,湖北襄阳。 诸葛孔明通过三次试探与观察,选中了还在创业初期的潜力股刘备,于是他高调出山了。孔明即是姜子牙第三世。 一切顺利,刘备慢慢做大…… 可正在他欣喜之际,出事了。 因为二弟关云长被害,刘备举国之力报仇,孔明苦劝,刘备不听,结果兵败如山倒,死于白帝城。 即使有翻江倒海之才,主上不听,你又能如何? 接下来他的主人就是刘禅了。姜子牙感到,这是他三次人生中最有权力的一次,幼主对他言听计从,整个蜀国尽在他掌握之中。这就对了。 可他此时最强烈的感觉,不是将地球踩在脚下的权力感,而是另一个字“累”。 他要完成老主人的遗愿,北伐曹魏; 他要帮新主人处理国事; 他还要与朝中奸邪作斗争。 如果你够忠诚,那么权力越大,你就越累。 其实他就是个打工的,老板就是刘禅。那 看似虚弱的刘禅,才是权力的真正执掌者。别人都是打工的。 最后,姜子牙的第三世累死在北伐途中。

4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明朝。 姜子牙的第四世,准确的找到了他的最后一任主人朱元璋,并顺利的辅佐朱元璋登上帝位。 他已做好帮助朱元璋创立太平盛世的一切准备。 这还是一个谋士的想法,一生只想帮助别人成功,而达成自已所谓的“理想”。 丝毫没有取皇帝而代之的意思。 可是,朱玩璋不这么想。 在朱看来,有智慧有能力,就应夺取最高统治权,他这一生,就是这么做的。 朱元璋拿起屠刀,指向有能力威胁他的人。 伯温心寒了,忘了说,刘伯温就是姜子牙的第四世。 伯温本本份份做事,朱元璋总是试探他,他离开朝廷归隐山林,朱元璋又派人监视他,最后伯温不得不回朝廷,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呆着,让他放心。直到病死。 姜子牙累了,不再转世了,他也明白了一些道理。 智慧从来都是为权力服务的,而权力,从来都不为智慧服务。像姬发那样对待功臣谋士,已经很够意思了,后代的哪个君王不是打完猎就把狗烹了,把弓也藏了………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shishuyadu (诗书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