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仙境和最好不要折返的旅行——「精灵国度」书评
文 | 王爽
在“精灵国度”系列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锦葵。
并不是说不喜欢九月。九月就像世上每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以至于在最初看到她的时候,我心里会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是那种眼睁睁看着过去的自己解二元二次方程不停出错,坐公交车老是找不到零钱,生生把体能测试做得像铁人三项般艰难的不耐烦。只不过这份不耐烦极其轻微,而且被书中“覆盆子果酱”“金黄的南瓜饼”“浓郁新鲜的奶油”“浸过朗姆酒的苹果派”等等又香又甜的描述装饰着,于是也就变得轻快可爱起来。
事实上在看九月的冒险故事的时候,我时常被作者蛊惑着出门买甜点。当然瓦伦特女士本意是在认认真真地讲述各种既适用于精灵也适用于人类的道理,而且中间还穿插着各种精准的类比和推断,因此她的文字充满说服力。不过既然我已经明白钱是介质、死亡会慢慢走近、工具可以说不、恋爱和狩猎相似等等道理,那么专注于食物也不是不可以——苹果布丁、苹果馅饼、糖煮苹果和酸甜苹果酱,剖开的大马铃薯冒着热气,朗姆酒蛋糕、蓝莓派,一串串穿在一起的太妃糖、装在星星盖碗里的南瓜浓汤、姜饼、榛果、胡桃,松果状的奶油球,柠檬冰,填满巧克力、豆蔻苹果和羊羔肉的牧羊人派——外皮口感浓郁,填馅是很多键盘帽和钢笔尖但有着软软的葡萄和夏天的樱桃一样的味道,还有榛子奶油肉桂味道的饮料……这简直就是不间断轮番播放的美食广告。
于是我经常暂停九月的冒险转而出门买甜点。蛋糕店在河对岸,必须走过一座两侧各安装了二十根路灯杆的大桥。冬天的时候风从无遮挡的河面上吹过来让人倍感寒冷,夏天的时候又因为桥上毫无遮挡而过于炎热,游吟诗人很有必要将它描述为“一半的时间冰雪覆盖,一半的时间火焰熊熊”,于是河对岸的蛋糕店就有了一些奖赏和宝物的意味。他们的招牌点心是一种长条形的泡芙,泡芙皮的口感介于酥皮和脆蛋筒之间,奶油馅是橙子味的。我想象它是钢笔——既然九月吃到的牧羊人派的填馅是键盘帽和钢笔尖,那么纸片马戏团说不定也有橙子奶油味的钢笔。
所以九月就是如此轻松可爱的角色,光是看着她的冒险我就足以原谅河对岸蛋糕店的饮料没有精灵国度的月瓜口味了。
而锦葵却是完全不同的,她又悲惨又华丽又曲折而且还十分刁钻,她的可爱之处隐蔽得像角落最深处的小老鼠。以至于这个角色完全脱离了如今的奇幻小说家们所公认的那套公式——主人公离家,历经磨难,建立功勋,荣归故里。
锦葵更像是一个理直气壮的疑问:爱丽丝真的愿意离开仙境和镜中世界吗?打败红皇后成为爱丽丝女王不是更有趣吗?在彼得·潘忘了邀请温迪去做春季大扫除的那些年份里,温迪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呢?还有多萝西,她说“没有什么地方比家里更好”,但是当她从一个可爱的孤女变成一个因懂得股份、遗产、盈利、分红而不肯受人摆布的年轻女士时,当堪萨斯州农场的活计压得人喘不过气时,或者当某个农场上愚笨且心怀不轨的男士破坏了她关于未来生活的美好计划时,她真的不想重新找出银鞋子走上黄砖路吗?飞猴、女巫、魔术师、稻草人、狮子、铁皮人怎么可能不如牛羊和庄稼有趣。
说到底,见识过奇妙有趣、魔法横行的世界之后安心回到被层层物理定律束缚的世界,这不过是从未涉足过仙境的小说家们的假想而已。他们那套冒险公式的最后一条,“荣归故里”,说不定应该修正为“可能有一部分人会回家”才更准确。
那么现在如果把冒险者们的结局分为“荣归故里”和“留在仙境”两种的话,我就是坚定的“留在仙境”派。因此锦葵被扔出精灵国度,她那幸福快乐、业已成年的人生骤然消失的情节显得格外沉重——换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成为比她还要坏的女爵。不过这只是说说而已。因为我既不懂干魔法也不懂湿魔法;过去没有过成为好女王的征兆,现在和未来也不可能和那种角色沾边。甚至,就连举出一些得而复失的例子来证明自己可以体会锦葵的愤怒和失落也是很困难的——可能我确实知道一个无限接近精灵国度的地方,那个地方远比不上锦葵的万魔都有趣,不过在城市的正中心有一座溶洞,有一条河流入这个溶洞成为地下河——单看这一点你就知道那里真的和仙境差不多了,没有哪个正经城市会把溶洞放在市中心。但是后来那个地方变得非常的“人类化”,完全不劳任何人去当什么邪恶女爵了。
所以尽管我是如此喜欢锦葵,然而又能对她说什么呢?说“精灵国度说不定挺有良心的,它有时候会惩罚自己”吗?我只能希望,作者能想出办法让锦葵不再受钟的限制,能够继续在精灵国度愉快地生活,还有那些“留在仙境”派的冒险者,他们应该都能找到自己的仙境吧。
![]() |
在“精灵国度”系列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锦葵。
并不是说不喜欢九月。九月就像世上每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以至于在最初看到她的时候,我心里会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是那种眼睁睁看着过去的自己解二元二次方程不停出错,坐公交车老是找不到零钱,生生把体能测试做得像铁人三项般艰难的不耐烦。只不过这份不耐烦极其轻微,而且被书中“覆盆子果酱”“金黄的南瓜饼”“浓郁新鲜的奶油”“浸过朗姆酒的苹果派”等等又香又甜的描述装饰着,于是也就变得轻快可爱起来。
![]() |
事实上在看九月的冒险故事的时候,我时常被作者蛊惑着出门买甜点。当然瓦伦特女士本意是在认认真真地讲述各种既适用于精灵也适用于人类的道理,而且中间还穿插着各种精准的类比和推断,因此她的文字充满说服力。不过既然我已经明白钱是介质、死亡会慢慢走近、工具可以说不、恋爱和狩猎相似等等道理,那么专注于食物也不是不可以——苹果布丁、苹果馅饼、糖煮苹果和酸甜苹果酱,剖开的大马铃薯冒着热气,朗姆酒蛋糕、蓝莓派,一串串穿在一起的太妃糖、装在星星盖碗里的南瓜浓汤、姜饼、榛果、胡桃,松果状的奶油球,柠檬冰,填满巧克力、豆蔻苹果和羊羔肉的牧羊人派——外皮口感浓郁,填馅是很多键盘帽和钢笔尖但有着软软的葡萄和夏天的樱桃一样的味道,还有榛子奶油肉桂味道的饮料……这简直就是不间断轮番播放的美食广告。
![]() |
于是我经常暂停九月的冒险转而出门买甜点。蛋糕店在河对岸,必须走过一座两侧各安装了二十根路灯杆的大桥。冬天的时候风从无遮挡的河面上吹过来让人倍感寒冷,夏天的时候又因为桥上毫无遮挡而过于炎热,游吟诗人很有必要将它描述为“一半的时间冰雪覆盖,一半的时间火焰熊熊”,于是河对岸的蛋糕店就有了一些奖赏和宝物的意味。他们的招牌点心是一种长条形的泡芙,泡芙皮的口感介于酥皮和脆蛋筒之间,奶油馅是橙子味的。我想象它是钢笔——既然九月吃到的牧羊人派的填馅是键盘帽和钢笔尖,那么纸片马戏团说不定也有橙子奶油味的钢笔。
所以九月就是如此轻松可爱的角色,光是看着她的冒险我就足以原谅河对岸蛋糕店的饮料没有精灵国度的月瓜口味了。
![]() |
而锦葵却是完全不同的,她又悲惨又华丽又曲折而且还十分刁钻,她的可爱之处隐蔽得像角落最深处的小老鼠。以至于这个角色完全脱离了如今的奇幻小说家们所公认的那套公式——主人公离家,历经磨难,建立功勋,荣归故里。
锦葵更像是一个理直气壮的疑问:爱丽丝真的愿意离开仙境和镜中世界吗?打败红皇后成为爱丽丝女王不是更有趣吗?在彼得·潘忘了邀请温迪去做春季大扫除的那些年份里,温迪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呢?还有多萝西,她说“没有什么地方比家里更好”,但是当她从一个可爱的孤女变成一个因懂得股份、遗产、盈利、分红而不肯受人摆布的年轻女士时,当堪萨斯州农场的活计压得人喘不过气时,或者当某个农场上愚笨且心怀不轨的男士破坏了她关于未来生活的美好计划时,她真的不想重新找出银鞋子走上黄砖路吗?飞猴、女巫、魔术师、稻草人、狮子、铁皮人怎么可能不如牛羊和庄稼有趣。
![]() |
说到底,见识过奇妙有趣、魔法横行的世界之后安心回到被层层物理定律束缚的世界,这不过是从未涉足过仙境的小说家们的假想而已。他们那套冒险公式的最后一条,“荣归故里”,说不定应该修正为“可能有一部分人会回家”才更准确。
那么现在如果把冒险者们的结局分为“荣归故里”和“留在仙境”两种的话,我就是坚定的“留在仙境”派。因此锦葵被扔出精灵国度,她那幸福快乐、业已成年的人生骤然消失的情节显得格外沉重——换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成为比她还要坏的女爵。不过这只是说说而已。因为我既不懂干魔法也不懂湿魔法;过去没有过成为好女王的征兆,现在和未来也不可能和那种角色沾边。甚至,就连举出一些得而复失的例子来证明自己可以体会锦葵的愤怒和失落也是很困难的——可能我确实知道一个无限接近精灵国度的地方,那个地方远比不上锦葵的万魔都有趣,不过在城市的正中心有一座溶洞,有一条河流入这个溶洞成为地下河——单看这一点你就知道那里真的和仙境差不多了,没有哪个正经城市会把溶洞放在市中心。但是后来那个地方变得非常的“人类化”,完全不劳任何人去当什么邪恶女爵了。
所以尽管我是如此喜欢锦葵,然而又能对她说什么呢?说“精灵国度说不定挺有良心的,它有时候会惩罚自己”吗?我只能希望,作者能想出办法让锦葵不再受钟的限制,能够继续在精灵国度愉快地生活,还有那些“留在仙境”派的冒险者,他们应该都能找到自己的仙境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