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代表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也不一定就会失败
昨天中国男子足球队(从此谁再黑“国足”,我不认识你)冲击2018年世界杯最终没有成功,但过程却一波三折。一开始前四轮一平三负,高开低走,让人濒临绝望和放弃,后六轮三胜良平一负高歌猛进。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非常戏剧化地昂首离开。里皮不是神,但就像基督耶稣和佛陀一样可以给人以希望,让人在这浮世中有所盼望,有所期待,存有一丝逃离和改变的可能。 国足此次的四十强和十二强征程让我联想到了人生和命运,人生和命运不也是如此么,经历了那么多生离死别,看过了那么多喜怒哀乐,最终还是不能洒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世间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的人生并不一帆风顺,经历过很多挫折,有很多眼泪,却没有太多欢笑,特别是近15年来我笑得越来越少,让我开心的事发生起来越来越难。我在小学的时候是无忧无虑的,从没有想过未来。那时的我可以因为很小的事开怀大笑,可以因为很小的事放声大哭。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性格让我越来越举步维艰。我的性格使我在同学中不受欢迎,在家里不讨父母喜欢,在外处处不招人待见。我的性格特征可以用“犟”“直”和“执”三个字来形容,简单说来就是不听劝,死心眼,不撞南墙不死心。我这样的性格造成了我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和,独来独往的生活圈,从小我身边就没有什么朋友,不是班级和学校里受欢迎的类型。 中国足球也是一样,近几十年来多次冲击世界杯,除了2002年在日本和韩国举办的那届世界杯成功突围杀人最后的决赛圈,其他大都以失败和悲剧收场。这也让国人,不管是球迷还是非球迷对中国足球产生了一种不好的印象,有事没事就拿中国足球说事,甚至是极尽调侃和奚落。我喜欢上足球是小学二三年级的事,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那时候英超刚刚兴起,上海电视台晚上都有英超直播,中央电视台也有德甲直播,每周三下午还有英超集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决定要组建一支足球队,全校对足球感兴趣的男生都去参加了说明会,体育老师宣布,要加入足球队需要交20元买一个足球,就能进入足球队,跟队训练,从队中选拔队员,参加市里组织的校际联赛。我因为舍不得那买足球的钱,怕回去和爸妈说不给,所以最终没能进入足球队。回想起来,这也许是我一生为数不多的几个遗憾。 进入了初中,我们家搬了新家,可以收到有线电视了,于是我开始看《足球之夜》和《天下足球》,并逐渐成为了忠实观众。每周一和周四晚上就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看节目。除了看节目,看球赛,我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踢球,初中和高中阶段,我们的体育课常常有一半时间可以让我们自由活动,有时甚至整节课都能用来踢球。我很努力地想要踢好球,但是却因为天赋和身材的原因,总是被排在替补的位置,常常轮不到我上场。记得又一次高中体育课,我替补上场,接过后卫的传球,过掉了对方前来封堵的第一名队员,长驱直入,在过掉最后一名飞奔前来封堵的防守队员和门将的同时将球低射入球网。这个球堪称我踢球生涯的经典之作,可谓连过三人,单骑闯关,一蹴而就。 再到后来进了大学,我就很少踢球了,直到14年重新进入学校读研究生,我才又有机会经常踢球。足球已经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有时会不那么经常地去看比赛,踢球。但是喜欢足球的基因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的骨髓。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也不一定会失败,但是不努力一定对不起自己! 不求任何人满意,只求对得起自己,对不起自己成功又怎样,都是虚空,是幻觉。 这个世界太爱以成败论英雄,看见的表象未必是真的,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才是真的,踏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