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二)
上篇讲到了爷爷之前的事情。爷爷结婚之后的事情,我也后悔没让爷爷讲讲。只是一部分听奶奶说的。奶奶说嫁给爷爷后,她就在家看孩子照顾老奶奶。爷爷推着木车子到外面去做生意,一般是是三个月不回家,回来后挣了钱也不给奶奶,直接去老奶奶的房间给老奶奶。奶奶有什么时候也是先给老奶奶吃,剩下她才吃。每当说起这个,爷爷和奶奶都说以前的人多么的孝顺,啥好处先想着父母,现在的人正好反了,先想着自己,在想着父母。说到这里,我很是敬佩爷爷奶奶的人品,我自己觉得我的价值观很大一部分来自爷爷奶奶,从他们身上能找到我自己的。有时候我父母都嫌我光向着爷爷奶奶,其实他们根本不明白,这种情感的建立,人格的吸引真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族人口的增多,爷爷这一家子不得不分家了。而这个老窝就分给了最小的爷爷。之前爷爷挣的钱,都存在老奶奶那里。听爷爷说一家子人分了一个金元宝,后来爷爷出差,让奶奶便宜的当了。奶奶总是说:你不知道你爷爷不在家,没钱吃饭,让我当了几斤粮食。然后爷爷说:败家子,留着给子孙后代看看也行啊。奶奶说:那个年代谁知道这些,粮食最重要。猪栏里一个纯铜的盆子,也让我刷出来给便宜的当了。还有铜钱,瓷碗,绣花鞋,首饰,结婚的时候配送的嫁妆,想想那个时候传下来的,现在都是古董了,就这样被奶奶当了几顿粮食......,估计是因为奶奶这个地主出身的大家闺秀,嫁给爷爷这个贫农,视金钱如粪土,这些东西之前的家里有的是,也不能为了这点钱,让孩子们都饿着肚子吧。我最早知道奶奶的身世,还是听我娘说的,娘告诉我之后,让我别跟奶奶说,之前的时候斗地主斗的,都没人敢提起这件事情。其实我有时候在想,地主家的闺女,规矩有理,怎么会嫁给爷爷这种几代贫寒的贫农家庭呢?百思不解,之前也没好意思问过。不过爷爷奶奶长相很般配,所以我们家的基因还是比较好的,除了我之外个子都很高,所以叔叔家的姐,总是说我是不是捡来的呢。
再后来等我姑姑大点的时候,爷爷家的茅屋不能住了,不得不翻新了。之前由于地势低洼,经常被洪水淹了。于是爷爷加高地基。那是时候是生产对 ,做了一桌子饭,请队长吃饭,申请借几个人帮忙。结果吃完饭,人家拍拍屁股走人,撂下一句话:你们家之前是地主,你还想盖厅房啊。气的奶奶不行,后来经常对我提起这件事。所以整个房子是爷爷和姑姑自己盖的,都是泥坯打起来的。那个时候的人真是能干,伟大。很难想到是怎么建起来的,以前的人真是能吃苦......回头请教一下姑姑,她在老房子里发生的事情。
我爹虽然不是老大,但是是长子,我是家里的老小,从我出生,爷爷和奶奶一直住在那里,从小我就长子奶奶家,我的童年也是在哪里度过的,每一天都很开心,里面的故事也是多的无穷。爷爷的房子也修过几次。但是泥质的总是不行,到了年龄也会有老化的时候,寿命是一定的。
爷爷奶奶后来因为年纪大了,怕两个老人住在那里孤单,不安全搬到我们新房住了,老房子我爹和我妈住在那里,快要坍塌的时候,我妈找人修了修,才得以保存到现在。昨天打电话,听说政府已经开始动工了,估计下次回家就见不到了,剩下的只是脑海的回忆。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族人口的增多,爷爷这一家子不得不分家了。而这个老窝就分给了最小的爷爷。之前爷爷挣的钱,都存在老奶奶那里。听爷爷说一家子人分了一个金元宝,后来爷爷出差,让奶奶便宜的当了。奶奶总是说:你不知道你爷爷不在家,没钱吃饭,让我当了几斤粮食。然后爷爷说:败家子,留着给子孙后代看看也行啊。奶奶说:那个年代谁知道这些,粮食最重要。猪栏里一个纯铜的盆子,也让我刷出来给便宜的当了。还有铜钱,瓷碗,绣花鞋,首饰,结婚的时候配送的嫁妆,想想那个时候传下来的,现在都是古董了,就这样被奶奶当了几顿粮食......,估计是因为奶奶这个地主出身的大家闺秀,嫁给爷爷这个贫农,视金钱如粪土,这些东西之前的家里有的是,也不能为了这点钱,让孩子们都饿着肚子吧。我最早知道奶奶的身世,还是听我娘说的,娘告诉我之后,让我别跟奶奶说,之前的时候斗地主斗的,都没人敢提起这件事情。其实我有时候在想,地主家的闺女,规矩有理,怎么会嫁给爷爷这种几代贫寒的贫农家庭呢?百思不解,之前也没好意思问过。不过爷爷奶奶长相很般配,所以我们家的基因还是比较好的,除了我之外个子都很高,所以叔叔家的姐,总是说我是不是捡来的呢。
再后来等我姑姑大点的时候,爷爷家的茅屋不能住了,不得不翻新了。之前由于地势低洼,经常被洪水淹了。于是爷爷加高地基。那是时候是生产对 ,做了一桌子饭,请队长吃饭,申请借几个人帮忙。结果吃完饭,人家拍拍屁股走人,撂下一句话:你们家之前是地主,你还想盖厅房啊。气的奶奶不行,后来经常对我提起这件事。所以整个房子是爷爷和姑姑自己盖的,都是泥坯打起来的。那个时候的人真是能干,伟大。很难想到是怎么建起来的,以前的人真是能吃苦......回头请教一下姑姑,她在老房子里发生的事情。
我爹虽然不是老大,但是是长子,我是家里的老小,从我出生,爷爷和奶奶一直住在那里,从小我就长子奶奶家,我的童年也是在哪里度过的,每一天都很开心,里面的故事也是多的无穷。爷爷的房子也修过几次。但是泥质的总是不行,到了年龄也会有老化的时候,寿命是一定的。
爷爷奶奶后来因为年纪大了,怕两个老人住在那里孤单,不安全搬到我们新房住了,老房子我爹和我妈住在那里,快要坍塌的时候,我妈找人修了修,才得以保存到现在。昨天打电话,听说政府已经开始动工了,估计下次回家就见不到了,剩下的只是脑海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