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入門-正向心理學(2017夏季班)
http://cou01.ewant.org/admin/tool/mooccourse/courseview.php?id=268 教师: 吳相儀 课程期间: 2017/08/02~2017/09/27
【3-1 享乐主义&幸福主义】
>>>快乐和幸福不一样。 >>>从心理学角度 1990年沃特曼的看法: 享乐主义:快乐、愉悦、主观幸福感 幸福主义:认为 幸福是自我实现,是 快乐+意义。幸福的生活,不只是体验愉悦的事物,而是能够全心投入,展现自我的生命力和价值观 生活中可以引发快乐的事有很多,(吃喝玩乐、聊天、休闲)但容易事过境迁。只有少数事情,才能牵动个人重大的价值,引发幸福。这少数事情,会促使你去发挥个人潜能,产生深刻的人生意义。并且感受到历久弥新的幸福感。
幸福主义和人本主义: 都强调自我实现。 1989年 carori 提出 快乐就是一切了吗,探讨心里幸福感的定义。提出幸福不只是生活快乐,认为之前学者提出的“主观幸福感”不够,还有心理幸福感,包括自我接纳,个人成长,生命目的,环境掌控,自主性,正向人际关系, 2002年 kiss 提出 三大幸福感:情绪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包括社会接纳,社会实现,社会贡献,社会凝聚,社会统整)。认为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幸福还应包括对社会的挑战和任务。能够发挥三大幸福感,就是完全的心理健康模式。
【3-2 心流】
心流理论:正向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