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失的记忆:天桥艺术
![]() |
说起北京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天桥。北京天桥,是北京中轴线以南天桥市场的统称。在清末到建国后1957年间,这里不仅有百货店、酒馆、江湖游医、占星卜卦,还聚集着一批着民间艺人。
天桥是许多民间艺术的发祥地,这些艺人在天桥“撂地”所谓的撂地是艺人在天桥演出的地方画个白圈,用他们的行话说就是“画锅”。锅是用来做饭盛饭的,意思就是艺人们在这里卖艺就能有口碗饭吃
天桥得名
清朝时期,皇帝每逢年节需向上天祭礼,天桥是皇帝去天坛先农坛祭礼的必经之路,并因此得名“天桥”。1934年,天桥旧址被全部拆除,但作为地名得以保留下来,后来逐渐形成了我们熟悉具有京味特色市场。
天桥杂耍
天桥市场最著名最具特色当属杂耍表演,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技艺超群。包括拉弓、硬气功、爬杆、耍中幡、举刀等等。
![]() |
天桥市场最著名最具特色当属杂耍表演,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技艺超群。包括拉弓、硬气功、爬杆、耍中幡、举刀等等。
![]() |
请勿模仿
胸口碎大石:表演者需脱去上衣躺在针板上,胸口放置一个石磨,再由另一名助手挥舞大锤将石磨捶碎,而表演者均无恙。
油锤灌顶:表演者在头上放4-6块砖,和胸口碎大石一样需要由助手击碎,表演者安然无恙。
天桥说唱
说唱类节目,各位读者千万别误会这个说唱可不是嘻哈音乐。说唱类节目包括戏剧和曲艺等项目,曾经在天桥最繁盛的时候各种戏剧名曲在这里都能听到。曲艺类节目,以相声为首包括评书、双簧、西河大鼓等受到人们的喜爱。
![]() |
天桥现状
1957年后,天桥艺人不在聚集在这里,有的转了行,有的成为文体骨干成员,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成为了正规军。在2004年,天桥被列入我国文化部启动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现在的天桥,高楼大厦取代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传统建筑,已经没有了当年老北京的气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