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
在阳光充足的今天提起台风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这几天总是想起八月末与九月初接踵而至的几个台风,还有更久更久的时候……
在这座沿海城市,台风已经不足为奇,关于台风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脑海中不断堆叠,每年它们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占据各大头条,一时间如临大敌,但台风过后,便沉寂在脑海里。
刚来深圳上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学就遇到了台风,好像是小学新学期报到的那天,那个台风很大很大,大到我撑伞都会被刮走,爸就背着我去学校,走到新一佳二楼那座天桥的时候,因为没有建筑的阻挡,台风直透透吹来,刮得我伞都抓不住了,这时候有伞没伞其实也无妨了,我们只是风雨里的浮萍,也只能抓住彼此罢了。现在想想,不是那时的台风太大,是我太小太小了。
初中借住在姑妈的出租屋里,城中村的排水真的差,下起大雨来污水甚至会从井盖里倒灌出来。所以,那些年的台风天,楼下就被淹了,水到底多高多脏我不得而知,因为这样的情况我自然是不会出门的,只会饶有兴趣在窗前看行人狼狈的涉水出行,毕竟台风停课是天经地义的,谁会要求一个初中生在这样的台风天出门呢?谁又能阻止那些走进风里雨里的人呢?
高中搬了新家,有了自己的房间。因为住得高,高到雨云可以直接飘进客厅,高到周围没有其他建筑可以遮挡台风,于是,每到台风天,哪怕窗门紧闭,也会听到窗外像是婴儿大哭的风声,忽远忽近,幽灵一般盘旋在玻璃窗外,着实瘆人,常常一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就算侥幸睡着,半夜里也可能一声惊雷,雨声乍起,朦胧间就明了那句“铁马冰河入梦来”。
等到大学,被剥夺了台风天放假的权利,但我也已经不怕台风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台风成了平淡生活的调味料。那时候通过沿江高速往返于深圳与佛山之间,落日余晖、百舸争流、水鸟齐飞、桑基鱼塘……在路途中饱览美景,很少感到孤独,除非一不小心,台风赶上了你的行程。台风会给你的行程不一样的体验,你会看到大风让海面剧烈翻腾,急速落下的雨点在水面短暂激荡后消失不见,入夜的时候,在空旷的海面上,可以毫不费力追踪闪电的踪迹,不必担心被建筑阻挡,这是独特的景致,当然,你也会透过密集的雨线看到大桥护栏上立着“小心横风”的警示牌,以及在海面上摇摆不定的航标,这些不安的景象带给人的只能是孤独感和漂泊感,刚刚还在看风景的人,会蓦地想起自己正置身于海面一条纤细公路的一辆“大”巴上,而且,已经入夜了。这时,大概会把视线从狂风肆虐的车窗外收回车厢里,享受被玻璃窗隔绝的安全感。这里的安静,会让人想到终点站等待的那个人,不像窗外的喧嚣,会让人想起一首诗。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伤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
会记得,有一年,台风把北院校区的树和电线杆吹到了,造成宿舍大停电,那时,我已经搬离了北院。有一年,大水淹到河滨校区宿舍的一楼,床铺遭难,那时,我住在三楼。有一年,本部校区的荷花池水涨的把九曲桥都淹了,佛山不少地方刮起“水龙卷”,那时,我正在深圳家中享受我的国庆长假。想想我大学躲过了那么多台风的残害,看来老天对我不薄?
是我想多了,因为就在我毕业正式工作后的第一个星期,去年八月初,一个史诗级别的台风把整个深圳刮得花枝乱颤,也刮跑了我对台风的好感,因为——我不放假!更凄凉的是,大家都放了。台风实在太大了,那天我起来在阳台上站了一会,路上巴士停运,车辆也少,我焦虑等待着放假的通知,却落空了。只能是顶着头皮上,不幸中万幸的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叫了一台Uber,居然真的叫到了。我上了车,行驶在无人无车的宝安大道上,除了过年期间,这样的宝安大道我还是第一次见。然而,在宽敞的四车道上飙不起车来,因为两旁的绿化树在风中摇摆,也确实刮倒不少,还得避开积水,更可怕的是,风吹得缓行的车身晃晃荡荡,那是一辆破车开到时速140km/h才会有的震感。
下车时,我真的把司机大哥当成我的恩人了,不然我今天无论如何也得旷工了。下了车还得走一段路,我象征性的撑起伞,踏进积水里鞋也就湿了……这是又一次直面台风,有点狼狈,但实在是,躲不了了。
今年的台风,也来势汹汹。台风过后的一个晚上,在走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路尽是残枝败叶,我想起了今年看过的一部电影《比海更深》,英文名字就叫 《After the Storm》,说的是主人公良多在一个台风夜和前妻、儿子短暂重聚,并展开了一次心灵对话的故事。真是个无趣的故事啊,我差点看不下去,最后分了三次才看完。结果我一直没看到影片有什么高潮,台风走了,影片也就结束了。既不是一部喜剧,也没太多的感伤,真的太平淡无奇了,正因为这样,每个人都应该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主人公良多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他有一个自己疼爱的儿子,有一个疼爱自己的母亲;老母亲虽然是个乐天派,无拘无束活得洒脱,但她却说自己一辈子也没有深爱过一个人;儿子充满勇气和希望,尽管他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生活不会遂人所愿,换句话说,形形色色的遗憾与希望并存。遗憾的来源大多与影片人物经历相似,梦想无法实现,爱情不如意,家庭不和睦,这些遗憾或许会让人产生和电影里人物类似的疑惑,“我的人生到底哪一步走错了呢”,却不肯坦然接受另一个事实:这些遗憾也算是人生的“有常”了吧。
假如生活是一部电影,那肯定是是枝裕和的电影——谁也没有主角光环,有的只是生命的无常与有常。
一年一度的台风季,记住了不一样的细枝末节。狂风大雨会让内心震颤,但台风过后,雨水会填满心中的沟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