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韦公子
韦公子是一个忧郁又治愈的话题。被我情不自禁地称为公子的古人只有两个,一个是魏公子信陵君,一个是韦庄。信陵君本来就是战国四公子,小时候看信陵君窃符救赵,觉得酷毙了,还激动地写了篇文章发在我的QQ空间里。后来上伟泰的史记课,信陵君就变成一个普通人了。
于是只剩下韦公子了。
叫他韦公子是因为他公子气实在是太重,而且一生如此。谁还没年轻过呢,但韦庄年轻了一辈子。当然最重要的印象来自他有名的组词菩萨蛮五首:
其一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其四
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其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这是一组前后有关联的词。一般只有组诗,很少用一组一组的词。但韦庄却选择用这种旖旎的形式,来追忆自己的一生,这才是公子作风啊!“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也只能是韦公子了。柳七倒是有这个人气,但他是青楼内部人,估计他也买不起马。
韦庄的季节似乎永远在春季: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思帝乡)
当时年少春衫薄。
洛阳城里春光好。
他的记忆,也永远停在了春日的洛阳城里,无法离开。
初识韦庄的时候只是惊艳于这种自然流露的风流公子气,然后在文学史笔记上记一笔,跟温庭筠齐名,合称温韦,然后比较一下两人不同就行 。真正明白韦公子,已经是硕三的时候了。
当时写论文写得焦头烂额,开始进入放弃模式,书架上随便找了本书就开始看。那天正好是叶先生的《唐五代名家词选讲》。
韦庄是唐初宰相韦见素的后人,“孤贫力学”(《唐才子传》),四十五岁那年往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与家人失散。中和二年(882)离开长安前往洛阳。五十九岁时中进士,乾宁四年(894)年被派遣入川,结识了当时的西川节度使王建。六十六岁被王建聘为掌书记。后来王建称帝,是为前蜀,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
叶先生说:韦庄的菩萨蛮是一组词,“组词中有完美结构者,只有韦庄的这五首菩萨蛮“。讲的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故事。
第一首”红楼别夜堪惆怅“,是写年少时的离别。写得旖旎却极其纯情。叶先生说,读到第五首,才知道这里的”红楼别夜“为何写得如此珍重。是啊也许在离别的当下,连韦庄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夜晚在往后漫长的岁月中会被他一再想起,一再追忆。也就随着回忆的重量,变得越来越珍贵。
第二首”人人尽说江南好“,写得”似直而纡“,特别符合词体”徐纡委备“的气质。韦庄的表达是非常直接的,不像温庭筠那样含情脉脉。这种特点从那首有名的思帝乡可以很明显看出来: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已经直白到类似民歌的风格了。但是这阕”人人尽说江南好“却在直白之中写出了委婉的感情。”游人只合江南老“,是旁人的劝说之词,但韦庄的回答却是否定的。他的词处处都是对江南的追忆,却为何不愿意老死江南呢?
因为这个杏花吹满头的江南,同时也是《秦妇吟》里的江南: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江南在战乱,早已无法归还。韦公子的江南,只能永远留存在他的记忆里了。
第三首”如今却忆江南乐“,算是人生的高潮了。韦庄说我现在知道江南的好处了。进一步说明在红楼别夜之时,他对江南并无眷恋。叶先生说这好像贾岛的诗: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我的老师曾经在他的文章里引到这首诗,他是国民党军官的后代,那个岛就是他的并州了吧。这让我想起一首流行歌的歌词: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江南并非韦庄的故乡,但却在他的后半生,成为了他回不去的精神家园。
这阙词的重点原来并不是”满楼红袖招“的风流倜傥,而是这一切灯红酒绿,对于当时的韦庄来说微不足道。在后来回忆起的时候,却变成了自己人生的高潮。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譬如说到一个地方旅行,前路都是未知的。第一天到第三天的旅程都是越来越精彩,你满怀希望以为第四天也是这样,结果却不如人意。这时你想起第三天的经历,发现你无知无觉地度过了旅行的最高潮,开始后悔自己没有多拍几张照片。
最可怕的不只是你的人生是下落的,而是你根本不知道哪里是最高点。
第四首,”劝君今夜须沈醉“。于是他开始借酒浇愁了。”尊前莫话明朝事“,他已经明白了自己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人,没有明天,也就没有希望。晚年的韦庄彻底断绝了回到江南的念头,那片地方彻底成为了一个空中楼阁。叶先生说”呵呵“是空洞的笑声,正是韦庄强作欢笑的酸辛。
第五首”洛阳城里春光好“是对整组词的总结,又回应到最初的红楼别夜。”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是成都春日的景致,成都的春天也不差,但韦庄却只是”凝恨对残晖“,因为他再也见不到那个洛阳的女子了,就算是思念,也只能”忆君君不知“了。想起第一首中的”劝我早归家“,美人的惜别之语犹在耳畔,红楼别夜的深情,到风烛残年才更加懂得。
韦庄的这五首词完全是对平生的追忆。(寄托什么的暂时就不管了)郑骞老师说韦庄是:
”半生漂泊,所至有情。“(《词选》)韦公子的一生是不断失去的一生。如果人的一生高度都是一定的,你是愿意从最低点慢慢往上爬呢,还是愿意一开始就在最高点,然后不断下坠呢? 我不知道。
我十八岁时遇到一个蛮忧郁的人,他的人生从高中之后就一直在下落。彼时我阳光灿烂,不懂这种忧伤。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人生一直是往前跑、往上走的。他们和韦庄一样,经历着下坠而又无可奈何的人生。用韦公子的话来说就是:
”空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