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先生读《百年孤独》笔记
何刚先生的读《百年孤独》笔记:
应该还在我中学时候,或者更早一点,我就听我妈提起过这本书了,她说的话,应该和我以为的大多数人会对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一致,那就是书中不断重复的人名,或许读得散漫一点,确实容易混淆自己的头脑,但事实上在我短短一个星期的阅读过程中,我没有产生太多这方面的困惑,一方面是因为我对照着百科上一幅家族的图谱来看,这份家谱虽然并不详尽,但是清晰明了地注明了谁是第几代人物,彼此间的关系,和最显著的特征,以及死亡(消失)的方式;另一方面,我也以为,也许是我读的这个版本的翻译比较成功,同样是奥雷里亚诺,你还是可以通过“上校”,“第二”这样的字样还区分开来,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原著中就已经作了这样的区分。这是一本有着紫檀色封皮的书,在我的印象中,逗留在一些书店的热门榜单上也已经很久了,因为小时候我妈跟我说过的话的残留记忆,我一直不敢太去读这样的一本书,几代人,百年的历史,而且是描写我并不感兴趣的拉丁美洲,但我同时也有一个困惑,这样一个恢宏的背景,为什么书看起来并不厚?要知道,《冰与火之歌》的正传,如今尚未完结,前五卷的字数就已经达到了140万字,但整个故事中的时间线,仅仅推动了三四年至多。
《百年孤独》也一直在我的KINDLE里没有离开,但我真正阅读它却是在朋友家里发现的实体书,可能一则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二来,我确实更喜欢手捧一本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产品的感觉,几个晚上,我睡前就靠在枕头上,重复当年的习惯,很快就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描绘的社会和历史,既不像是欧洲的中世纪,更不同于中国人的史观和家庭观,而是和书中曾经提过的“创世纪”类似,第一代布恩迪亚夫妇,是以开创者的身份,来到,并且构筑了马孔多,随着故事的行进,马孔多这个小镇愈发繁华,升格为市,一直有新鲜的事物涌入这里,布恩迪亚家族也因为勤劳的老祖母,还有在当地的威望,似乎一直是在富裕之中生活,然而,随着香蕉公司的破产,屠杀工人的事件,灾难性的雨季,和乌拉苏尔的最终离世,故事的氛围急转直下,且不论马孔多从繁华走向了衰败,布恩迪亚家族的变化更加明显,一直长寿的妇女们相继离开或死去,人丁凋零,家中的经济陷入了困难,牲畜不再繁衍,居室开始坍圮,陷入了原始森林的重围之中,最后连孩子也死于可怕的红蚂蚁,然后整个小镇(又跌落回了小镇?)被一阵飓风从地球上抹去,百年孤独的家族就由消失并不再重现。
毫无疑问,故事是在描写着拉丁美洲的历史
以上为何刚先生的笔记,读后很是折服,思路这般般清晰,几百年故事寥寥百余字便叙述于大家,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那是否也可作“书非借不能惜也”呢?
应该还在我中学时候,或者更早一点,我就听我妈提起过这本书了,她说的话,应该和我以为的大多数人会对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一致,那就是书中不断重复的人名,或许读得散漫一点,确实容易混淆自己的头脑,但事实上在我短短一个星期的阅读过程中,我没有产生太多这方面的困惑,一方面是因为我对照着百科上一幅家族的图谱来看,这份家谱虽然并不详尽,但是清晰明了地注明了谁是第几代人物,彼此间的关系,和最显著的特征,以及死亡(消失)的方式;另一方面,我也以为,也许是我读的这个版本的翻译比较成功,同样是奥雷里亚诺,你还是可以通过“上校”,“第二”这样的字样还区分开来,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原著中就已经作了这样的区分。这是一本有着紫檀色封皮的书,在我的印象中,逗留在一些书店的热门榜单上也已经很久了,因为小时候我妈跟我说过的话的残留记忆,我一直不敢太去读这样的一本书,几代人,百年的历史,而且是描写我并不感兴趣的拉丁美洲,但我同时也有一个困惑,这样一个恢宏的背景,为什么书看起来并不厚?要知道,《冰与火之歌》的正传,如今尚未完结,前五卷的字数就已经达到了140万字,但整个故事中的时间线,仅仅推动了三四年至多。
《百年孤独》也一直在我的KINDLE里没有离开,但我真正阅读它却是在朋友家里发现的实体书,可能一则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二来,我确实更喜欢手捧一本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产品的感觉,几个晚上,我睡前就靠在枕头上,重复当年的习惯,很快就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描绘的社会和历史,既不像是欧洲的中世纪,更不同于中国人的史观和家庭观,而是和书中曾经提过的“创世纪”类似,第一代布恩迪亚夫妇,是以开创者的身份,来到,并且构筑了马孔多,随着故事的行进,马孔多这个小镇愈发繁华,升格为市,一直有新鲜的事物涌入这里,布恩迪亚家族也因为勤劳的老祖母,还有在当地的威望,似乎一直是在富裕之中生活,然而,随着香蕉公司的破产,屠杀工人的事件,灾难性的雨季,和乌拉苏尔的最终离世,故事的氛围急转直下,且不论马孔多从繁华走向了衰败,布恩迪亚家族的变化更加明显,一直长寿的妇女们相继离开或死去,人丁凋零,家中的经济陷入了困难,牲畜不再繁衍,居室开始坍圮,陷入了原始森林的重围之中,最后连孩子也死于可怕的红蚂蚁,然后整个小镇(又跌落回了小镇?)被一阵飓风从地球上抹去,百年孤独的家族就由消失并不再重现。
毫无疑问,故事是在描写着拉丁美洲的历史
以上为何刚先生的笔记,读后很是折服,思路这般般清晰,几百年故事寥寥百余字便叙述于大家,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那是否也可作“书非借不能惜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