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入戴门已十年(《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课程笔记集合链接)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小曹曹与小章章”。 本文稍作改动。
我的导师戴鞍钢教授,师从史地所邹逸麟教授。他的博士论文《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的经济历史考察》在2000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也是复旦第一篇百优。他从1985年留校至今,在复旦也有三十二个年头了。
2007年有幸考上复旦研究生,之后硕士和博士都是跟随戴老师。掐指一算,我入戴门也已经快十年了。这十年,与老师相处虽然不多,也给我带来不少收获。今天要忍不住分享和吐槽下我们可爱的戴老师:
当年考上复旦,因为我的兴趣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上海史,所以想找相关方面的老师。复旦在这方面,选择是很多的。而我之所以投入戴门,其实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戴老师虽然是双子座,但是月亮落在金牛座。况且,他年龄和我爸爸比较接近,感觉老教师都比较通情达理。
学生选导师和导师选学生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因为戴老师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个年级只收一个学生。所以,为了被选上,我给老师送了一份“投名状”——我本科的毕业论文。主题是写近代上海咖啡馆的。戴老师收了这份论文,并且给我认真的批改,也算是承认了我。
戴老师是一个作(BU)风(HUI)老(DIAN)派(NAO)的人。例如,从来不喜欢用手机,给我们留的是办公室电话。。。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他有EMAIL,以至于第一次收到他给我发EMAIL的时候,百感交集啊~~~
戴老师上课,一般就带一个杯子和一些纸。也不做PPT。这个“杯子”从来不是什么正经的杯子,一般都是酱瓜瓶、咖啡瓶之类的再利用。。o(╯□╰)o 以至于后来我有一次看到他上课带了一个赠品杯子,感动到不行。。。也不知道现在上课还用不用酱瓜瓶了。。。
戴老师的家离学校不远,他以前都是骑自行车去学校,而且是一辆非常非常破的自行车。我们总觉得校门口保安会不会看不出他是教授,把他拦在学校门口。不过,我毕业前,他的坐骑已经从自行车升级成电动车了。我很怀疑,戴老师可能是我们系仅有的没有买车的老师。
戴老师上课曾经说过一件事:他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可以时间较少的大马路,一条是需要绕道的小马路。他总是选择那条花费更多时间的小马路。他解释道,大马路虽然时间少,速度快,但是车辆多且乱;小马路虽然要绕路,但是却车少,相比起来更安全。他以此想要告诉我们,历史上的种种事件,并非古人不知道最优选择,而是掺杂了各种因素的考量。历史学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探究这些因素,从而理解过去。后来,我发现自己很多观点和老师是不谋而合的,有时候他上课说了一个想法,是我曾经考虑过的,抑或是非常认同的,自己也不免暗自窃喜,这算不算我和戴老师有缘?
戴老师有一次给我们上课,因为涉及到农村问题,就说起他小时候的经历。还说:“我小时候在农村什么事都做过。我女儿就问我,爸爸你养过猪吗,我说,养过啊”。语气颇为自得。
戴老师每次给我改论文,都很仔细。标点、错字、断句,统统标注。还告诫过我,不要写长句。导致我现在审稿,每次看有的作者写很长的句子,就要给他改短。。。
我觉得戴老师对我的最好评价就是,“不要太书生气”。
我结婚办酒那天请了戴老师和苏老师做证婚人。苏老师先发言,当然最后要祝我们早生贵子。轮到戴老师后,他先是吐槽我给他写发言词(冤枉啊!!!你也可以不按照我写的说啊~~),最后,在苏老师的基础上,他要祝福我们生龙凤胎~~~(老师,你这样说,我压力很大啊!!)
以上,是一个学生对老师的真诚的敬意(吐槽?)。祝戴老师教师节快乐!
下面整理下之前发过的戴老师《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课程笔记和参考书豆列
口岸·国别与商品——老板的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之对外贸易
日子过得去就缺乏奋斗精神——老板的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之手工业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老板的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之近代中国工矿业
历史背后的故事要比表象有趣得多——老板的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史之铁路公路
历史系的档案也是残缺的——老板的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之近代中国工业史(一)
做SALES出身的也能成功——老板的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之中国工业(二)
商业就是买来卖去互通有无——老板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之商业史(一)
benshuier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书日 回顾下十一年的编辑生涯和我那些滞销书 (30人喜欢)
- 40岁中年人的第一年:2024年总结,还是命重要! (1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