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很多
2016年6月3日
必须要说说了,这两天经历了一些戏剧性的改变。
上一秒很自信说,来了以后,越来越自信,因为明白自己的方向,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可是下一秒,却有点心虚了,这里的情况,我了解得并不全面,所以还是要低调谦虚。
车辆行驶在厄瓜多尔山区,这里的山在我看来,就是各个小山丘,和我们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有向阳面,背阴面,这里的山都一个样,千篇一律,索然无味。树木繁盛,却不高大。第一次见,就没有什么兴趣,山区弯道多,同国内也有很大区别,并没有遇到任何一条从山脚盘上山的公路,一般都是两车道,有时四车道,这种一般靠近城镇。
第一次去基多,陪中方人员办理签证,咱们六个人,二十分钟搞定,做好准备等两小时,政府这次办事效率给了我一个小惊喜。早上到基多十点半,有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去了手工艺市场,小玩意儿很多,也有意思,但是看了一会儿,没有一个吸引我的注意,下一次或许我也可以买一张羊驼毛的地毯回去。手工艺市场的做工粗糙,垫面单薄,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冰箱贴我也不满意,磁性的部分太小,很容易因为关门时的震动而掉下来。披肩类的斗篷,我试了几个,都不是很满意,穿着依然凉,保暖效果不佳,款式国内也有,并不新颖,我也放弃了。黑发买了一堆玛瑙啥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货,珠子很大一个,所以我也果断放弃粉红那一串。手工品,披肩,牛皮,羊皮,包,鞋子,这些都和国内的很类似,除了一个木制品的面具挺有意思,其他的,真是没有一点新奇。一分钱没花,黑发说,舍不得钱,我心里暗喜,不再冲动消费。
吃了中国餐,店名,瑞,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字,繁体或是什么,总之不是简体。几道川菜的味道都很正宗,奈何用料不能和国内相比,最后还是让我尝出了差别。到了国外,就是在处处找差别,我觉得我应该融入当地,而不是还想着国内,入乡随俗。车还行驶在山路上,一直转弯,车灯也不太好,只有四十迈速度,遇到直线,勉强可以加速到六十,六点四十五,天只剩下一点光线。路上的车辆不少,但不影响速度。
基多的感觉很像四月份的成都,这里和四川相似度高达百分之八十,食堂吃东北菜,和中国人交往比较多,所以内心的差异感并不是很强烈。满目西文,很少遇到完全读不懂的句子,标志就是应该简单易懂。西语方面,我疏忽很多,我已经开始意识到危机,所以会有改变,我也会努力,前半个月,人太蒙了,很多东西自己也跟不上,一旦松懈,更是大字不识两个,感觉老外在说一种我从来没听过的语言,真是只看到嘴巴动,自己不知道开了多少小差,思绪飘向何处,想抓抓不回来。只是顺道讲讲今天在基多的事情,避免以后忘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营地是个小社会,我这个人很多时候并不在乎别人嘲笑,也不担心别人对我的非议,因为我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我太放松自己,以至于这半个月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具体的情况,我还不知道怎么叙述,等到我表达更好,对上面情况了解更透彻时,再做分析,而我自己,最主要的还是好好学习,踏实工作。哎,这司机,每次把窗户打开,冷死我了。一直弯道,看手机眼睛也累,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