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第4期预告|冯仑: 除了投胎外,剩下就是创业能改变命运
《如是》是豆瓣出品的首档文化寻访节目,我们将通过12期节目,与沈星一起,探访多位对于生命有领悟的行者、智者、禅者,找寻当下时代迷失的信仰,找到观照自我内心的修行方式。
这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用心对话”。
《如是》第四期预告片丨01′10″
“我的是非是名利,因为我追名逐利。买卖人你不追名逐利,你不负责任啊。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要盈利,这不就逐利吗?那你要营销品牌,就是追名啊。所以我很坦然。”
冯仑坦然面对自己的商人身份,成为商人最核心的是建立商人思维,重结果论,必算得失。
比尔·盖茨是商人思维做公益。他不开医院,为什么?医院治了病还会有新的病人产生,他捐疫苗,把疫苗搞定了,病就没了,这效率才高。

冯仑,195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是文革后第二届正式大学生。中央党校法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学位。22岁成为中央党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学员,做过老师、公务员。1993年,领导创立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参与创建了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

万通六君子
第一次与冯仑见面,正值他刚刚参加完“万通六君子”的聚会,三十多年前他们的创业故事被无数次演绎、流传至今。六君子各奔东西后,潘石屹以soho系列成为地产界的先锋,王功权成为投资界的大佬,易小迪创立阳光100。
“每个人都有他的生命逻辑,大命运则是由时代决定的,大时代给你框定了一个格局,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你只能在小的职业里去选择。”
今天,竞争已经从娘胎里开始的时代,冯仑说,“除了投胎以外,剩下的只有创业,能改变命运。”
沈星问冯仑“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适合创业”,冯仑提供了一组数据,“多数人都不能创业,这个成功率有一个统计,你要是做到五年以上的公司,不到7%,如果在7%里能做到十年以上,连2%都不到,比明星班成为明星的几率还要低。”

“我有一段挺麻烦的,一般企业会遇到一个青春期,就跟男人一样,青春期的时候就长个、背叛、不服。结果什么都做,把企业搞得很复杂。”
冯仑从1978年“野蛮生长”至今,折腾了很多事,也经历过很多“失控”, “遇到有人卷钱跑了,你得连夜抓人,就跟江湖上一样,抓人以后,知道人在那,突然闯进屋里,把他打一顿,没办法。 ”
面对“失控”,冯仑在节目中直指核心,传授了一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2014年,冯仑退出了万通控股人的位置。在冯仑接受《如是》访谈后四天,好友王石宣布退出万科董事会。 与改革开放同行的一代商人,以不同的姿态离开了自己初创的企业。
冯仑说,“对我们这茬的创业者来说,一定是对自己的企业有非常深的痕迹在里边,但是又不可避免的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总有离开这个企业的时候。”
“有很多角色,是历史上决定了你能扮演的。比如说,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接近退场。”
退场不等于离开,“为永不满足的人们打造热气腾腾的世俗生活”,这是商人不变的追求和骨子里的梦想。功成名就的这一代人,如今不过是换个活法,或换个玩法。
撰稿:吴燕玲
编辑:李玉锋
豆瓣首档文化寻访节目《如是》,6月12日起,每周一,在豆瓣App及各大在线视频平台同步播出。
《如是》宣传片丨0'47"
你问我:人生有多难? 我问秋花,秋花笑,随水流。 船子和尙说:人生是一艘空船, 空船去,满载明月归。 生命是一场羁旅,迢遥跌宕, 何不与我同行,访至人,对话禅者, 和不同的生命形态碰撞, 倾听他们与自然万物相融的秘密。

-
湖北方鸿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7-02 21: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