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京的再次相逢——(二)逛故宫
这次来北京主要奔着故宫,因此也住在离故宫不远的地方。吃过早饭便步行到东华门,再沿着河边儿到午门。虽然刚到八点半,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团队出行的游客。因为提前在网上预约了门票,只拿着身份证就能畅行无阻。






开始随着人群在中轴线走了一段,觉得人实在太多了,于是我就开了小差,想着先去看看珍宝馆和钟表馆吧,到故宫之前还特意看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宝贝真的是很多,每一件展品我都驻足打量一会儿,不少都装饰有我特别喜欢的动物、植物,比如:大象、菠萝……只是规定不能拍照,我也就慢慢地在里面欣赏着。
从珍宝馆和钟表馆出来,已是接近中午,看着太和-中和-保和一线依旧汹涌的人潮,我决定先从东线逛起,主要就是东六宫。



景仁宫有个“我的家在故宫”的展览,算是故宫博物院用现代技术制作的活泼的一个展出,用动画、图像等多媒体手段呈现故宫的建筑,皇家的起居、礼仪等,都挺有意思。
东六宫的展览还有青铜器展,各种哪怕看着名字你依然说不上是什么的器具,好像认识了“簋”,当然还是当年学古代汉语时教授反复强调过的“豆”,基本上都是礼器,估计很少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吧,多用于祭祀,也有是陪嫁,还有些是当年的王给有功之人的赏赐,这时就会注明“子子孙孙永宝用”,那时便会想起为什么会有“九鼎”,“问鼎”,你看着那些青铜器,你就会觉得神奇,据说模范一词也因铸造而来。
中午在坤宁宫东院的故宫餐厅吃了饭,鱼香肉丝盖饭、酸辣汤还有芒果汁,口味还不错,价格也能接受,我都吃得干干净净;补充了体力后,还在故宫商店买了几张明信片,只要每张交1块钱就给邮寄。
逛完了东线,转战西线,这里也有不少的展览——汉砖之类的,只是以前去过的养心殿这次封闭大修中,没有再去看看。
下午两三点钟,中轴线上的游客才稍稍减少些,这时我也才走上常规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一线,略略看了一圈便准备往东华门出了。


在往东华门走的路上,发现了文华殿,这里有瓷器展,也很不错,本想着慢慢地看,可没看完已是四点半光景,这里准备闭馆,我也就带着些许遗憾走出来了。
如果下次再去一定从东华门进,先逛东线,陶瓷展、珍宝馆、钟表馆、东六宫,然后从御花园穿西六宫,最后走中轴线,这样大约时间也就够了。
© 本文版权归 Jane Joyc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