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策展人手册》翻译专题(四)通往策展实践之路 Route into curatorial practice

有关策展实践的培训,存在着各种广泛而具有分歧的观点。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总监佩妮洛普·柯蒂斯(Penelope Curtis)曾经说过作为一名策展人并不需要培训,因为这项工作主要基于“实用智能”(practical intelligence,指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经验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改变环境的能力和选择能力)。而艺术家、作家以及策展人迈克尔·佩特里(Michael Petry)则将实践与理论的重要性作出了以下关联:
尽管我认为在这一领域切实地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能够提供策展领域的概念基础的优秀课程同样具有可取性。但当这类课程过于学术或者未能指出大众所熟知的内容,就会产生问题——无论你研究了多少,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会出错,而你不得不立即着手解决。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一次危机更能检验你,并且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实在是频繁。
尽管如此,伴随着有关策展实践的教育之路的迅速发展,策展工作正在逐渐走向专业化。一条常规的道路可能始于艺术史或是视觉文化历史的学习(studies in art history or the history of visual culture)(亦或是策展研究,因为相关大学课程正开始涌现),以及文化研究、英语学习、评论方面的理论与(或)写作,然后是硕士研究和,可能的话,博士研究。然而,如果学习过美术,或是几乎任何的人文学科、艺术管理或相关学科也是可以的。20世纪及21世纪初的一些著名策展人都是来自于其他的研究领域:德国科隆的路德维希博物馆馆长兼策展人卡斯帕·孔尼格(Kasper Konig)研究过人类学;还有正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建立了“大型展览”形式的瑞士策展人哈洛德·塞曼(Harald Szeemann)最初在剧院工作。
最早的策展培训项目之一(Le Magazin)由国家现代艺术中心于1987年在法国的格勒诺布尔成立。课程一年仅持续10个月,不收任何费用。而1990年纽约的巴德学院(Bard College)则创立了一门史无前例地的策展课程。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是首个提供集中性课程的机构,这一课程包含了当代视觉艺术史、展览制作以及视觉艺术相关理论与评论。它还在一种博物馆的环境下将实践与经验方面的训练相结合,并与大学及赫塞尔美术馆(Hessel Museum of Art)保持合作关系。

以此巴德学院的项目为最初基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于1992年在伦敦成立了视觉艺术管理、当代艺术策展与雇佣这一硕士项目(现名为“当代艺术策展”)。这个两年制项目将视觉文化中主要的理论与历史同策展研究相结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切实能用的技能,比如编辑、出版和公共艺术的委任工作。最后创作出一个公开性展览以及随附目录,标志着课程的完成,同时也作为最终论文的提交。尽管这会给学生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但是同时也会非常接近于博物馆环境下的情形,因为在那种环境中策展人将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皇家艺术学院的这门课程推出后的两年,艾波策展项目(the De Appel Curatoring Programme)在荷兰成立。这个一年制项目为策展人学员们提供了一份浓缩的“组合套餐”,内容涵盖了大型研讨会、小型讨论会、短途旅行(包括一次为期三周、目的地为西欧以外的研究之旅),以及多项与实践相结合的任务,还有同艺术家及艺术领域专业人士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作为创立De Apple策展培训项目的负责人,萨斯基亚·博斯(Saskia Bos)曾提到说这些学位攻读者能在课程中“(与各方面)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一点在策展人所扮演的角色中非常重要,它在本书后面的内容中会体现得更加清晰。
位于伦敦的科陶德艺术学院(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则提供了艺术博物馆策展方向的硕士项目,这一项目协调了研讨会、亲身实践经历与实习安置三各方面,同时顾及到21世纪艺术策展人的职责范围逐渐扩大这一状态。与皇家艺术学院的课程非常相似的是,科陶德艺术学院得益于其广泛的学术团队、画廊及收藏,但除此之外,它还拥有自己内部的藏品保护部门。正如其他众多策展课程一样,人们期望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推出一个展览项目。伦敦的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提供了一个学习项目,设计此项目是为了在专业性与学术性方面发展得更为优秀,课程通过学生引导的讨论课向前推进,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验与创新。
像这样专门有关策展的课程项目还有许多,上文所提及的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纵观世界各地,正式或非正式的策展培训项目正处于激增的态势。在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Goethe University)与众多艺术机构共同构建出合作网络,如国家美术学院、施泰德艺术博物馆(theStädel Museum)、古代雕塑博物馆(Liebieghaus Skulpturensammlung)、法兰克福现代艺术美术馆(MMKMuseum für Moderne Kunst)、法兰克福历史博物馆(theHistorisches Museum)以及德国世界文化博物馆(the weltkulturen museum),推出一个策展研究方向的两年制硕士研究生项目(研究策展理论、历史和评论)。而在法国,巴黎第一大学与雷恩第二大学同样提供相关的硕士研究生项目——前者将理论与实践同工作安排相结合,后者更专注于理论研究,将策展历史与评论作为重点。
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提供策展人职业这一硕士学位(Masters in Curatorship),阿德莱德大学有策展与博物馆研究这两个方向的大学项目,而这些只是项目中的两个例子。在亚洲,预计在下一个十年内博物馆的数量将达到300座,随着这一数量的变化,香港中文大学由Oscar Ho(前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带领的文化管理这一硕士研究生项目成为热门,同样热门的还有香港艺术中心提供的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全部这些项目为入门水平的学生提供了成为展览团队一份子的机会,例如艺术管理者、登记员(registrar)、艺术教育着、档案保管员、艺术品管理者以及许多其他的角色。新加坡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提供的策展研究硕士学位以西方模式为基础,是目前这一地区内为数不多的相关项目之一。而一些商业机构,如佳士得(Christie's,与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合作)以及苏富比引领的教育方面的主动尝试,正在建立以亚洲为基地的高级学习课程,生源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以及更远的地区。东京艺术倡议组织(Arts Initiative Tokyo)则为艺术家与策展人提供同侪学习(peer learning)与培训计划(residency programmes),形式包括交流与小组研讨会,主题涵盖广泛,如展览历史、有关展览空间、展示与管理的想法,外加重要理论术语的概述。
上述的各类课程尽管竞争相当激烈,但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视野、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以及(往往)大量的国际旅行。而谈及策展课程的激增,曾任伦敦金史密斯学院策展教授的安德鲁·温顿(Andrew Renton)在2010年时说道,“任何一所人文科学的机构如果缺少策展课程会被认为不够完整”。
与上述那些定义清晰的策展项目并存的还有许多艺术管理类课程、画廊项目与(或)艺术市场研究、博物馆管理以及博物馆学课程,而这些课程与项目同样能够通往策展人这一职业。
翻译:张晓睿
24/10/2015
声明:本网站编辑发表的文字版权均为原作者及ESTRAN协会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联络本协会。任何形式的私自转载、篡改及挪用等,协会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 本文版权归 ESTRAN I 前滩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