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妈原创)妈妈太瘦了,体质不好,平常吃得少,不爱吃肉,奶肯定不够吃,质量也不好……balabala~~really?
![]() |
原创作者:梧桐妈妈大小宝
(跟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经的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复旦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后一起育儿!这是同一个人……梧桐妈妈大小宝(wtmmdxb)。著《夏娃的困惑》系列丛书。第一本《全程实用母乳指导 史上最强哺乳谣言粉碎机》已问世,手把手教您喂母乳!)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水印未删,如有侵权,请告知更改!深表感谢和歉意!
奶少谣言(篇十):妈妈太瘦了,体质不好,平常吃得少,不爱吃肉,奶肯定不够吃,质量也不好……balabala~~really?
有些新妈妈身形瘦小,看上去弱不禁风,平常吃乒乓球大的一团饭,就忙不迭地喊“撑得慌”。坐月子期间,可真急坏了妈妈婆婆。别怪人家矫情,人家那点儿肠胃,就是习惯了乒乓球大的一团饭,咋办哩?(剖宫产术后没胃口的胖妈妈,比如我,更是欲哭无泪了……)
这些妈妈,通常免不了周遭指指点点,频繁说教。“多吃点儿。不吃东西,这么瘦哪儿来的奶哩?奶里哪儿来的营养哩?你晓不晓得,奶都是血化的哩,宝宝喝你的奶,就是喝你的血!把你的营养都吸走了,你那小身板还受得住不……”
其实,在刚才“母乳宝宝贫血”章节提到过,大自然有非常强大的、保障后代生存质量的精密调节机制——母亲的身体会优先供给能量和营养物质给小宝宝,保障其生存和生长发育。非洲国家闹饥荒的时候,前来援助的西方科学家做了研究,只要还没到非常极端的地步,母亲仍然能够保质保量地产生奶水喂哺宝宝,能提高66.7%新生儿存活率,并极大地减少了婴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
不说远了,数十年前,我国也很贫穷,大部分人都填不饱肚子,长得也很瘦小,但当时的母乳喂养率非常高。新中国成立后,社区医疗普及情况非常理想,新生儿和婴儿的存活率也大大提高。
闹饥荒的年代,尚且人人有奶吃,还能管饱管好,大部分孩子活了下来,长大后赶上“上山下乡”,当得了兵,种得了地,改革开放后也能当教授,当老板,没见他们长不高,长不壮,脑袋不好使呢!当时一个家庭五六个孩子,妈妈都用母乳喂大了,没见哪个妈妈被孩子“吸血抽髓”,百病缠身,相反,那些背着孩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种地,时不时撩出乳房喂奶的妈妈,多么强壮啊!如今生活好了,妈妈瘦点儿,怎么着就没法儿把自己孩子喂饱、喂好呢?
只要没特殊疾病,如今我国大部分人都能吃饱吃好,不会出现体质弱、营养不良的情形,
营养过剩就不错了。妈妈的高矮胖瘦,多半是由基因和生活习性决定的。很多人感觉自己“弱不禁风”,时常觉得累,力不从心,可以理解为“亚健康状态”,通常是工作压力大、缺乏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情况造成的,这些对奶水质量的影响,相比饥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妈妈瘦点儿,没什么不好,反而该偷着笑。怎么吃都不胖的体型,多让人羡慕啊!这主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与后天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关系。她们罹患各类营养代谢性疾病及血管疾病的几率会下降不少,比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这类瘦妈妈,还会把良好的遗传基因和饮食习惯传递给宝宝,让宝宝也怎么吃都不胖,多好呀(不过还是别乱喂东西的好^_^)!
奶水这么有营养,会不会把妈妈的营养带走,让她身体变差呢?我们研究奶水中的成分,某种程度上跟血浆、组织液等真有点儿类似,民间“喝奶=喝血”的说法,看上去像是有些道理呢!
不过,梧桐妈妈迄今为止还没发现喂奶对妈妈的身体会造成损害的报道(有些产后抑郁的妈妈,认为哺乳让自己身体变差,罹患“月子病”,不在探讨范围内)。相反,妈妈会从哺乳这件事上获益良多!大自然用心良苦,让喂奶的妈妈有更好的心情,更棒的身材,更强的免疫力和更强壮的身体,为哺育后代作好充足的准备。具体详见“哺乳对妈妈的好处”相关章节。
妈妈不喂奶,身材会更好?身体会更强壮?我看不尽然呢。抛开众多的文献报道不谈,我们看看小区里的新妈妈,大致就能明白一二——哺乳的妈妈多半能迅速恢复身材,而未哺乳的妈妈,怀孕时囤积的能量无处消耗,身材容易变得臃肿不堪!之后,内分泌代谢紊乱、产后抑郁等等接踵而至,远期罹患各类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几率会有所增加(个体差异很大,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但几率会有所增加。也有些妈妈一直很瘦弱,带奶粉宝宝特别辛苦,产后更是瘦上好几圈的)。
![]() |
为什么会这样呢?瘦妈妈“产出”较多,“摄入”相对少,尤其是在饥荒的情况下,怎会保障自己的健康呢?
有些科学研究表明,在孕期、哺乳期妈妈体内,能量和营养物质在转运、利用、代谢等等方面都会有所加强。严格监测这些妈妈们的体温,都会较平素基础值有所升高。还有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发掘。
“为母则刚,为母则强”。妈妈为了宝宝,攫获现有的资源成为了最好的自己,再将最好的一切留给宝宝。“娃安茅屋稳,娃定菜根香。”饥荒年代,妈妈们在田头扒拉两口高粱饭,啃半截大葱或白菜,背着孩子“锄禾日当午”,在黄土地上挥汗如雨,内心的幸福和希冀,让瘦小的身板儿变得无比强大。
我想,这就是生物界爱的流动吧。
现在,你大概理解了,妈妈特别强大,饥荒也难不倒她。不过,梧桐妈妈仍然希望无论是胖是瘦的你,都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锻炼(不要太剧烈),强身健体,并给自己的心理“减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钙、维生素等,多出门晒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也有增强免疫的作用。毕竟,“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会给新妈妈带来信心、体力、好心情,也更能胜任琐碎繁重的育儿工作,并充分享受亲子时光。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看到这儿,你那活泛的小脑瓜里又蹦出新的想法。饥荒都不影响奶水的质和量,那哺乳期是不是可以减肥呢?
首先,药物减肥是不可取的。可以看看哺乳期用药分级,绝大部分减肥药,无论是中枢抑制剂还是泻药,安全性都不高(详见“哺乳期用药”章节)。节食减肥和剧烈的运动减肥呢?事实上,目前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仍然很少,多数学者不建议这么干。不过老外可不介意
这个,刚生孩子不久,带着孩子在健身房挥汗如雨,或在户外狂跑马拉松的妈妈们比比皆是。她们中也有很多人坚持母乳喂养,自个儿没觉得对孩子有什么不好。
梧桐妈妈自己是个什么意见呢?喂奶本身就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很多妈妈都能快速瘦身,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运动习惯或职业需求,不需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减肥呢!妈妈坚持哺乳,合理饮食,没事可以做做瑜伽,跳跳操,多半能轻松瘦身。平常带孩子、做家务的运动量也不会少,比如带宝宝出门散步,或打球玩耍等。这些温和的活动,不仅不会因大量出汗而影响泌乳,还会因为局部血循环、体液分泌、代谢速度加快,心情变好,泌乳量增加!怎么看都是多方共赢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 |
想想,猫猫狗狗不会待在电脑前一动不动,生了孩子也不会躺床上“坐月子”,产前产后都在到处溜达,一边儿喂着好几个孩子,一边儿逮着啥吃啥。没见它们虚弱得动弹不得,也没见它们变成大胖子或弱不禁风的瘦子。它们生出的小猫小狗,吃着妈妈的奶,一边儿跟着妈妈溜达,跟着兄弟姐妹嬉戏,一边儿也逮着啥吃啥,很快也长成爸爸妈妈那样,又漂亮又优雅,不胖不瘦的小动物。人类和人类的后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以,喂养后代、保持健康和体型这些事儿,我们真能把小动物当老师,向它们虚心学习。我们相信,生命的力量本来既优质又强大,我们只需要顺应自然规律便可。妈妈们放宽心吧。
明儿介绍奶少谣言(篇十一):挤不出来奶就是没奶?剖宫产没奶?一发烧奶就没了?真的吗?奶怎么这么容易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