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电子
坐地铁从单位到家,总是一成不变的坐到科技路站下车,然后骑着小黄车,在拥挤不堪的车海人海中穿行。时而上人行道,时而逆行,时而又在机动车道上以肉身之躯与披着甲胄的汽车并驾齐躯,一路上险象丛生,考验着我的车技。我只有不停地转动车铃,想让它刺耳的尖叫声,在这拥挤且复杂的路况中,为我披荆斩棘,辟出一马平川。然而它的威力远不及汽车的鸣笛,甚至还不及人们发出的聒噪声,湮没于人车马的噪声中。四周耸立着的钢筋水泥搭建的灰色森林,更是给人以无以名状的压迫感,劳累了一天的身躯又添了几分疲惫。
一日和友人同坐地铁回家,我习惯性地说:科技路站下吧,友人说:延平门下吧,路程差不多,红灯少。那个傍晚我和友人出了延平门站台,选择了步行回家。第一次觉得下班时刻的都市会这么美,脚步渐渐也放缓了。华灯初上,夕阳斜照,彤红但不耀眼,高楼在晚霞和霓虹灯的共同映衬下,呈现出灯火阑珊的柔美傍晚。机动车道,人行道,还有用豆红色新铺好的自行车道上人们各行其道,因为中间镶嵌着红的、黄的、紫的的草本植物组成的花带,似乎也缓和了下班时刻紧张和繁忙。时值桂子盛开,陌上初熏,空气中浮动着香甜的气味,一会儿芳香馥郁,一会儿又缥缈无踪,微风徐来,裹挟着桂花的香,身上的疲惫也仿佛被吹掉了,融入了静美的黄昏时分。我与友人牵手,缓步香茵,不说一句话,沉静其中。
成日机械的复制着生活,在一个频率上周而复始的运转着,忘记了停下来,忘记了改变。友人的一句话,犹如一粒自由电子打破了原有的状态。同一个时刻,同一条街,只因换了方向,景致、心情却是如此不同。当生活陷入到无限的重复中时,需要更多的自由电子来打破秩序,帮我们找到新的平衡。
与友人回家时,我们已是暗香盈袖,倦意全无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