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成为书法家的武功秘籍
本文首发自墨铭奇妙公众号(momingqimiao16)
上星期我们学了如何读帖
在认真读完充分理解之后
就应该开始动手练习了
此时
必须祭出武功秘籍

临帖
是学好书法的唯一秘诀
没有捷径
赵孟頫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习之,便可名世。”
冯班说:“真迹只须数行,便可悟用笔,间架规模只看时刻亦可。”
他俩的意思很简单
就是
认真临习前人的优秀作品
你就能

那么
应该如何临帖呢?
有请墨公子给大家讲讲

临帖
就是把古人写字的规矩
摆在桌面上
一笔一画
照着学规矩

由于唐代楷书的出色成就,也由于字体演变结束,楷书从此成为日常应用的基本书体,从宋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一种观念:楷书是书法的唯一基础,也是最困难的书体,写不好楷书便不算掌握了书法。
苏轼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此后,绝大部份人学习书法都从楷书入手。其实在楷书成为普遍应用的字体之前,人们首先练习的基础字体肯定是篆书或者隶书。
因此,只能说开始学习书法应以规矩、端正的书体入手,以便在稳定性、基本笔法已经结构的匀称、均衡等基本技法上得到充分的训练。
楷书、隶书、篆书都是初学书法时可选择的书体。


古代作品,留存日久,多有残缺,特别是碑刻,有的意见碑刻中几乎找不到几个完整的字,结果残缺,笔画模糊,这种作品不适合初学。

书法讲究法度,也将就自由生发,一件杰作往往包含两种成分,其中什么东西对于初学者是必须掌握的,什么东西是目前不能去追求的,初学者无法判断,所以尽量选择规范的字帖。

以石刻为范本一定要参考相近的墨迹。如学习北魏石刻,可参考写经或其他出土的墨迹材料,学习汉碑一定要参考汉简。初学者无法从拓本去还原书写的动作,而墨迹可以提供较多的支持。

每个人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到底要达到何等准确的程度,实际上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逼真的临写是最初的要求。
尽可能进入前人的感觉与书写状态中,前人所有的技法,都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哪一细节对应的是重要技巧,哪一细节对应的是稍为次要的东西,是没法判断的,基础训练只能尽可能利用范本进入作者的状态中。

首先,当然是读帖,仔细观察范本。
例如一点,要沿着它的轮廓一段一段观察,弧度何处改变、延续多长距离、何时转为直线、直线又何时转回为曲线等,轮廓等这些变化是书写时用笔等动作带来的结果,临习者只能根据这些变化来分析作者书写时的动作,然后自己用这些动作试着进行书写,如果写出的点画不准确,再调整动作书写,反复观察、调整,直到把点画书写准确为止。
这样的训练看起来进展很慢,实际上进步比任何别的方法都快。
一位书法家所有的技巧、感悟都源于对一本字帖的深入。
所以,临帖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漫长的过程,选好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字帖,就要反复专一的临下去,直到烂熟于心。

当然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

对此
墨公子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