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取悦别人
“表扬可能会激起孩子关注完美,或者取悦别人。鼓励却能使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更加自信”。这句话初看来我觉得太有道理了,但细细想来,过度表扬必然会导致孩子说话做事都过分关注取悦别人,以期获得表扬。但不表扬孩子或者不时给孩子找点挫败感就能让孩子能更淡泊或者说能更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吗?我想可能是这样,但是你可以不表扬孩子,但不可能要求整个社会都不表扬你的孩子。换句话说,在学校老师有意无意的是以成绩来为孩子的好坏抵定性的,在生活中大人是以大人的标准来评判一个孩子的好坏的,孩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对大人给予他们的态度是最敏感的。大人们都在给他们排名、贴标签,而排名贴标签的依据就是看谁更符合大人的标准,那么孩子们从小就有了一种意识:“我要做得和大人要求的一样就是好的,我违背了大人要求就是坏的”。至于好坏孩子并不关注,他们关注的是大人认为好的,他们就会得到奖励,比如糖果、零食;大人认为是坏的,他们就会得到惩罚,比如打屁股。所以,其实孩子早早就学会的取悦别人。
其实一个孩子爱取悦别人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这样的孩子是最让父母省心的孩子,至少你不用担心这样孩子做出多坏的事情来。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孩子自己累一点。其实感觉很好笑,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潇洒的为自己活,而不去取悦别人呢。多少人的人生不就是为了取悦别人呢?这里的“别人”可能是父母、是亲戚、是朋友、是老师、是同学、是隔壁邻居、是父母单位同事……所以大家都活得有些累,不够洒脱。原来所谓的“中国人的累”从我们呱呱坠地时就埋下了因果,“宝宝笑一个,嗯,真乖!”、“宝宝鼓鼓掌,嗯,真聪明”、“宝宝叫叔叔、阿姨,嗯,真是个好孩子”……
但是现在我也发觉我身边有了很多不愿意取悦别人的“孩子”。但他们的自我让人很不舒服,我想这不是真正的自我,这是自私。一个真正的不取悦别人的人,应该是一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内心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的人,是能坚持自己的人。而不是时刻以自己为中心考虑问题的人,不取悦别人不意味着可以不懂得协作、不懂得让步、不理睬别人的感受。
我知道了鼓励好、表扬不好,但是他、她、他们、她们……不知道,所以我的孩子还是会累一些,我的孙子也还会累一些,不过比起我们这一代至少少累了很多,或许到了我孙子的孙子才真正懂得如何坚持自我,不取悦比人。
2017.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