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Veblen effect ?
闲来翻看了四年前的生活日记,其实就是账本,发现那时候一个月800块还过得挺知足,现在一个月2000反而是紧紧巴巴的,到了月尾还得透支了。仔细想了一下,自己对衣食住行的要求的确是越来越高了,甚至愿意把所有的钱拿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当然,我今年23岁,研二,也老大不小了,靠着学校每月发的500+1360紧巴巴的过日子,可是还不能畅通无阻的买买买,没钱。说明一下,我算是学生党里面的一穷二白了,想买东西,得提早打工赚钱攒够了把宝贝带回家,哇哈哈哈。翻看以前的账本,一日三餐几乎就是3+8+8或者3+6+6,我都好奇四年前北京的物价水平,难道那时候我饿着自己了?可也没见我就瘦下来,反而长了很多肉肉。不过从账本上看的出来,和现在比,我那时候没有什么应酬或者说是聚餐,参加的集体活动较少。买衣服也都是每件控制在100以内,怪不得现在衣柜里面一堆不想穿的衣服。账本里面也几乎没有买化妆品的记录,生日聚会同学小聚输出也没多少。也难怪,那时候,一个月兼职还有学校发的助学金加起来1000都不到,小心翼翼过日子也是应该的。我本科时候买的第一件大物件估计就是华为荣耀6了,刚出的时候买的,为了荣耀6我可没少给阿凡题刷题库,底薪人群的日子真艰难,虽然现在也一如以往的艰难啊。
前面的都是铺垫,什么是 Veblen effect ( 凡勃伦效应 )? 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因为只有商品的高价,才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和地位。 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由于消费者可能是想要通过使用价格高昂、优质的产品来引人注目,具有一定的炫耀性,因而这种现象又被称为“炫耀性消费”。
我的凡勃仑,可能就是看着便宜的鞋子就觉得“肯定穿不了几天就坏了”,看到便宜的衣服就觉得“质量肯定不好,会掉色吧,穿一季就没法穿了”,看到便宜的化妆品就觉得“这东西会不会过敏,假的吧”,看到便宜的书就觉得“这是盗版的吧,纸质是不是不好”,看到便宜的零食就觉得“卡路里很高吧,会不会有地沟油”,看到便宜的餐饮店就觉得“是不是不卫生或者不好吃,怎么这么便宜”……逐此种种,只说明了一个现象,我对便宜的商品失去了信任。反而贵一点的会用的比较安心,也可以安慰自己,用的是好东西。更重要的是,和同样是学生党的周围人比起来,自己的东西不会太次,隐形的向别人宣告,“我没那么穷”,也算是一种虚荣心,心理上的满足。就像iphoneX那么贵,还是有人抢着买,再去看看那些微博大牛,有几个没有用iphone,iphone质量是好,可国内有几个iphone用户是真的追着人家的性能去买的呢。再比如LV?Chanel?CELINE?当然,举个例子,我也买不起。
百度百科上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的购买,“凡勃伦效应”就会出现。 这点我是感同身受的,身边同学的表现也让我印证了这一点。其一,随着周围同学年龄的增大,一个个都变成了学姐学长师兄师姐,和低届的学弟学妹们相处,就会想表现出一个年长者该有的知识储备和更优越的生活质量。攀比心理谁都有,不能被比下去。其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开始注重生活质量,愿意在自己身上花钱,提升自我的心理,同时用着自己满意的东西,也能增加个人的自信心;用iphoneX和诺基亚105的两个人,我就不信大众会平等的看待这两个人。其三,贵重的物品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身份面子的象征, 凡勃伦(Veblen)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写道:“在任何高度组织起来的工业社会,荣誉最后依据的基础总是金钱力量;而表现金钱力量,从而获得或保持荣誉的手段是有闲和对财物的明显浪费” 。可是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会花钱的人也会赚钱,也更会生活。相反,那些省吃俭用的人,满足于低成本的生活质量,也无形的约束了自身的发展。比如你是个建筑学家,可你舍不得花钱去国外参观学习,满足于国内普通住房设施的质量,满足于自身的认知;比如你是个小提琴演奏者,可你舍不得钱去买一把音质很好的设备,这就和用圆珠笔练字儿一样,进步太慢。其四,物质基础是个人发展的保障,以前村里老师说,不要和别人攀比,只要努力,我也有机会超过城里孩子。是呀,有机会赶上,只是老师没有说完的是,只有 1% 的机会罢了,当然这1%的机会还需要99%的努力才能灵验。这就和近几年高考状元大都是城镇孩子一样,教育资源的基础和物质生活基础就让大部分农村孩子输在了起点上。其五,随着年龄增长,一般来说,个人经济实力也是有提升的,一旦买的起了,为什么不用好的东西呢,别委屈自己嘛,爱要克制,喜欢应该不用克制吧。
在手机支付时代,学生党中的凡勃伦效应愈加明显,阿里爸爸的蚂蚁花呗、蚂蚁借呗,京东白条,让学生党也可以小额借贷,利息也不便宜,可阻挡不了学生党买买买的决心哪。 每支出一笔,借贷额度都会有所提升,这让很多学生党更加肆无忌惮的透支。当然,欠下的总是要还的,这也导致一些人负债累累。
当然我只是从一个学生党的日常生活来分析,还没提到那些所谓的“高价艺术品”和奢侈品呢,毕竟我现在的经济实力,也理解不了那种美呀。总之,靠自己的努力,活到最好就行。
倾描淡邂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岗位被动转型时期的困惑与思考
- 2024年总结和2025年计划目标 (1人喜欢)
- 原来,我的妈妈还很聪明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