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浅谈——记今日漫游“江宁织造博物院”
早想着去江宁织造博物院看看,只因那里有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故事。今日终于得偿所愿,但不免有些失望,细细看了几处并没有什么匠心独具的惊喜,诚然确实有曹家的故事,也算是有所收获了。
回来之后,有些意犹未尽,搜了豆瓣和知乎,学习了几篇文。想想我第一次翻遍红楼梦全书应该是高二的时候,那时大约更多的是一种读名著朝圣的心态,读完却也发现有点言情小说的小趣味;加上从小到大断断续续看过几集红楼梦电视剧。总之,那时候大约是喜欢宝钗多一点的。分析原因嘛,小时候的行事作风更像林黛玉一些,说好了是单纯、直率、不畏权贵、出尘高傲,说难听了就是叛逆、乖张、用外表的别扭来掩饰内心的不满和小气。现在想来,那时大约对自己的不成熟、不大气是有清晰认识的,所以更喜欢薛宝钗。后来,渐渐地理解黛玉,仙子一般的人物,心地纯净如水,感受她的命运起伏时,也不免泪盈于眶。曹公是真正把一个小女子的心事写绝了。然后,年岁渐渐大了,因着对薛宝钗类型的些许欣赏,或许因着慢慢成熟,行事作风上更希望能向宝钗靠拢了。
看起来,似乎我更偏爱宝钗,其实对钗黛绝无厚薄。江宁织造博物馆的红楼梦展馆一进门处就是一个圆石形状的屏幕,讲的是红楼梦最开篇,女蜗补天的神石落入凡间是贾宝玉,绛珠仙草还泪而来是林黛玉,文中有太虚幻境,有警幻仙子,有神瑛侍者,有绛珠仙草,似乎这原本就是一个神话故事。剧中的人物带着仙气,就好比带着凡人难以企及的光环。曹雪芹出生富贵,曾祖母原来是康熙小时候的乳娘,祖父貌似是曹寅(不知是不是《康熙王朝》里从小跟康熙一起长大的那个侍卫);后来大约是因为站错了队,九子夺嫡的时候家里的长辈给八皇子送过礼,雍正登基之后就渐渐败落,直至抄家。也有说法是说曹雪芹的叔叔能力不济,曹家不得雍正待见。总之从小见惯世态炎凉,颠沛流离,才有了创作红楼梦的丰富素材。
红楼梦中的三个女子,黛玉、宝钗、湘云,都是年少时便经历了变故,未必黛玉就是最惨的,只是各人性格不同。若单论性格,大约还是最喜湘云,开朗活泼、善解人意,虽在家中备受凄苦,来到大观园中却仍是那个没心没肺能醉卧大石头的史大姑娘。最不喜的大约就是晴雯了,在其位不司其职,不再多提。
回来之后,有些意犹未尽,搜了豆瓣和知乎,学习了几篇文。想想我第一次翻遍红楼梦全书应该是高二的时候,那时大约更多的是一种读名著朝圣的心态,读完却也发现有点言情小说的小趣味;加上从小到大断断续续看过几集红楼梦电视剧。总之,那时候大约是喜欢宝钗多一点的。分析原因嘛,小时候的行事作风更像林黛玉一些,说好了是单纯、直率、不畏权贵、出尘高傲,说难听了就是叛逆、乖张、用外表的别扭来掩饰内心的不满和小气。现在想来,那时大约对自己的不成熟、不大气是有清晰认识的,所以更喜欢薛宝钗。后来,渐渐地理解黛玉,仙子一般的人物,心地纯净如水,感受她的命运起伏时,也不免泪盈于眶。曹公是真正把一个小女子的心事写绝了。然后,年岁渐渐大了,因着对薛宝钗类型的些许欣赏,或许因着慢慢成熟,行事作风上更希望能向宝钗靠拢了。
看起来,似乎我更偏爱宝钗,其实对钗黛绝无厚薄。江宁织造博物馆的红楼梦展馆一进门处就是一个圆石形状的屏幕,讲的是红楼梦最开篇,女蜗补天的神石落入凡间是贾宝玉,绛珠仙草还泪而来是林黛玉,文中有太虚幻境,有警幻仙子,有神瑛侍者,有绛珠仙草,似乎这原本就是一个神话故事。剧中的人物带着仙气,就好比带着凡人难以企及的光环。曹雪芹出生富贵,曾祖母原来是康熙小时候的乳娘,祖父貌似是曹寅(不知是不是《康熙王朝》里从小跟康熙一起长大的那个侍卫);后来大约是因为站错了队,九子夺嫡的时候家里的长辈给八皇子送过礼,雍正登基之后就渐渐败落,直至抄家。也有说法是说曹雪芹的叔叔能力不济,曹家不得雍正待见。总之从小见惯世态炎凉,颠沛流离,才有了创作红楼梦的丰富素材。
红楼梦中的三个女子,黛玉、宝钗、湘云,都是年少时便经历了变故,未必黛玉就是最惨的,只是各人性格不同。若单论性格,大约还是最喜湘云,开朗活泼、善解人意,虽在家中备受凄苦,来到大观园中却仍是那个没心没肺能醉卧大石头的史大姑娘。最不喜的大约就是晴雯了,在其位不司其职,不再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