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对游戏迷的尊重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对于纪念刺客信条游戏十周年上映的电影《刺客信条》,虽然褒贬不一,但作为游戏迷,我觉得还不错。

虽然我开始玩这部游戏的时间比较晚,但是玩了之后就深深的喜欢上这个游戏,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我喜欢玩沙盒游戏,虽然很久之后才知道这种叫做沙盒游戏,像《GTA》系列也很喜欢玩; 二、这个游戏是比较真实,我喜欢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虽然是古代,像那种太空的还有神话之类的不太喜欢玩,比较喜欢写实类游戏; 三、游戏背景很吸引我,以各个历史时期为背景,当初玩了几把《波斯王子》,后来百度中搜这个游戏的时候无意间搜到,觉得很有趣,一直想玩玩; 四、有暗杀,有跑酷,这两种是我比较喜欢的,当时最早接触跑酷是初中,是看科教栏目,介绍什么是跑酷,看过之后就喜爱上了,有一款跑酷的游戏,自然爱的不行; 五、刺客服和袖箭特酷,最初百度里搜的时候就被阿泰尔的刺客服帅到了,觉得这衣服好特别,还有袖箭这种武器,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叫袖箭。
以上这些是我玩这个游戏之前想玩的理由,玩了游戏之后更被它庞大的世界观及游戏里一位位有理想,为了人类自由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所感动,这部集合了,政治,历史,哲学,宗教,文艺,动作,剧情的游戏,想要改编成电影还是有一个难度的。
凡是能被改编成电影的游戏都是很出名,很多年,可能很多部的游戏,这时候就会出现到底是尊重游戏迷还是为了电影效果放弃游戏的宗旨,只制造戏剧冲突?
看过很多部由游戏改编的电影《古墓丽影》《极品飞车》《生化危机》,但是《魔兽世界》我没看过,纵观这几部电影,在票房上最成功的当属《生化危机》系列了吧,虽然每年上映的时候没有听到好评一片,但是票房成绩都表现不俗,我觉得原因就可能是完全把生化危机当成电影系列来拍了,着重动作场面,我没玩过游戏,不知道还原了游戏里的多少东西,而反观《刺客信条》,看完之后我觉得很尊重游戏,那就注定了它会是一个小众题材,而今年上映时也与《生化危机》撞车,票房不尽人意。

对于有些人吐槽动作场面太少,不过瘾,确实是没有全部是动作场面,因为游戏里也没有全是动作场面,主要以剧情为导向进行一系列的暗杀活动,所以动作戏少也是尊重游戏,虽然动作戏很少,但是很精彩,追逐马车那场戏,让我想到了在玩这个游戏第二部时出现的追逐马车的部分,所以都是回忆啊!
我也看过说电影没有背景的交代,有些跳戏,如果是没玩过游戏的确实会有这样的想法,看不懂,但是如果电影要交代背景,那可能一个电影的时间都交代不玩,这个电影业只是交代背景的电影了,动作戏份会更少。
其实如果玩游戏是从三代开始玩的,我觉得都有些晚了,那可能会觉得这电影拍的不怎样,但是如果玩过一代二代的就觉得非常的契合,要使用袖箭要切手指,是一代阿泰尔的,被弄到公司里在Animus里穿越,是一代里的,所以很多场景是还原了比较靠前部分的游戏场景。

刺客服也是我关注的一个亮点,刚开始还对这个衣服觉得有些不满意,为什么不能像二代里那衣服那么霸气,兜帽长袍,后来看到电影觉得,如果刺客服做成那样,那一定会被最先发现,上哪里去完成刺杀这么隐蔽的事情呢?
还有一些看不懂看得不爽的是因为不了解那个时代背景,像游戏的时代背景都比较大,一般都知道,一代是十字军东征,二代是文艺复兴,三代是独立战争,四代是加勒比海盗最猖獗的时代,五代是工业革命,这些因为我们学历史的时候都涉及过,所以怎么也知道个大概,但是这电影里穿越回去到那,去干什么去了?当时我也蒙圈了,没看懂,虽然历史不太好,但是后来还是知道了点,那是天主教为了铲除异端而成立的宗教裁判所,就是当时要把他们处死,看懂了这块,别的就没什么疑问了。

不得不提一点就是电影中的跑酷,相比于游戏有了更多的动作,而且多视角的转换镜头也让我大饱眼福,这也是很尊重游戏原著的一个点。
动作戏虽少,但是却经过很精心的设计,而且都是实景拍摄;而且对于武器,不仅有标志性的袖箭,还有长枪,榔头,飞镖等各种武器,可以看出剧组的用心。
而对于具有标志性的动作“信仰之跃”是真的从高空跳下,而不是用电脑合成,由替身演员达米安·沃尔特斯完成,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从38米高的高台上跳下去,下面只有一个10平方米的缓冲垫,我们住在楼一般都是三米多高,38米就是十层楼左右这么高,可想而知难度有多么大,我看过视频特辑,他跳下来之后说在上面看下面的缓冲垫就只有A4纸那么大,看完之后就觉得特认真,这个电影我一定要去看。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还不错,至少对游戏还原度非常高,而且你要一个十年的游戏在一个电影的时间全部呈现出来是有难度的,而且电影还删减了好多,自然呈现的就没有那么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