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三个月时间,实验了“写作”这种生活方式究竟有多少新玩法
在7、8、9三个月中,一共有将近20场和写作相关的主题活动、2场新书发布会在三明治发生。
如果细算下来,这几个月来的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用文字和故事,在艺术园区、商场、艺术馆里,和来来往往的人们发生真实的互动。
写作和故事,可以在市中心的一条小马路上长出来吗?
于是我们有了《我们与我们的城市》和五原市集Wuyuan Market,记录城市肌理中隐藏的故事,让逛马路与看故事,成为同一件事。
点击视频链接,带你逛五原路市集


写作和故事,可以有和艺术跨界的融合可能吗?
于是我们与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合作了为期一个月的故事装置展览《故事三明治 Story Pi》,将一个小小的纯白空间改造成一个承载并生产故事的空间,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在这里勾勒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航线。



写作和故事,可以在“买买买”的熙攘商场中有一席之地吗?
于是我们有了与上海大悦城合作的三明治写作生活节,互动装置、市集、展览、工作坊,消费主义至上的场域也有了文艺的人情和温度。



写作和故事,一定是严肃高冷无趣的吗?
于是我们有了故事诊疗所、人生黑洞、音乐剧剧本朗诵工作坊、一人一故事戏剧工坊、静默抄书社、旅行故事会、偶遇甜聊会、测字实验室、深夜读诗会、故事相亲角、橱窗阅读的行为艺术等等。


不得不说,这样密集而巨大的活动安排,基于拒绝重复和套路的严苛标准的创意和执行,对于三明治不到10人的团队而言是不小的负荷。
但和每个人在线下面对面相遇时的真实与坦诚,总是会让我们觉得,这些事情有意义。
在偶遇甜聊会活动现场,一位从香港来的男生中途和我们偶遇,平日里是一名金融投资人的他,记录下了前一夜误入一家小面店的故事。面馆老板年轻时当过兵,也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积攒了好多的收藏无处安放,于是就在郊区开了一家小店,不为赚钱,只是为了有一个地方能展示他多年从各地带回来的小物件,每个小物件背后都有一段经历。


一位参加深夜读诗会的姑娘,主业是一名摄影师,某天在早高峰的地铁里,她看着人们像罐头一样挤在车厢里,每个人还努力用视线黏住手机,于是她写下了一首关于地铁和手机的小诗:
开始对高峰地铁
患有细密的恐惧
像蜗牛的牙齿
集体划过玻璃
每个目光都稳
落在手中镜面
突然某个词
从过去抓住你
你们曾经共鸣过
在无法言说的对视里


在MoCA《故事三明治 Story Pi》空间里的Story Pickup本子上,无意走进这间故事展览的人写下自己的故事。有人写自己离家出走来到上海,换掉手机号,没开通WIFI,一个人跑到迪士尼玩了一整天。有人和正在暧昧的姑娘一起来,姑娘问他“我们有故事吗”,他写,当然有了,故事是昨晚的晚安,凌晨五点的烤串,是有回音的隧道和你不敢依靠的左肩,是933路公交,1、2、8号地铁。


当一场活动结束,将所有归于沉寂的物料再细细整理一遍时,看到这样的文字,我总忍不住想象,他们在执笔而写的时候是怎样的神情,那一瞬间怎样的情愫和画面涌进他们的脑海。所幸有文字,让两个陌生的人之间,有了跨越时空交汇的可能。
“当写作成为一种公共生活,这个世界又可爱了一些。”一位朋友参加完活动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所有这些落地活动,都是一场场有趣的实验,我们在测试“写作+”究竟有多少跨界的新玩法,究竟如何让写作远离其高冷的印象,成为每一个人乐意实践的生活方式,如何让每个人的故事像矿藏一样被“挖掘”出来,被真诚地看见并表达呈现。



8月底,三明治在青年志在广州的一场活动上分享了成立六年多来,对于年轻人的洞察和实践。当今天我们再谈论“三明治”,不再是意味着一群人,而是一种状态,他们认同这样的价值观:
生活饱含复合而多元的无数可能。
即使面对多重压力,也不在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上做妥协。
对生活时常保有反思力,和改变的行动力。
和这样的年轻人,怎么一起玩?三明治的出发点是写作。这是我们认为在日益快节奏的生活中,最易于拾起,也最有质感的个人表达方式。写作的过程,就是梳理自我、保持反思、促发行动的过程。
在三明治后台,我们常常能收到这样的留言:
“做新媒体的太懂爆款文的套路,如何煽动情绪,如何蹭热点话题。所以自己在看文的时候就越是不愿意被别人套路了。三明治的文看了能让人冷静。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三明治的每篇文章都特别有温度。”
“有温度的冷静”,是很多读者会告诉我们的,对于看完三明治作品的反馈。

在过去的六年里,三明治一直在用这样“有温度的冷静”记录当代年轻人的故事,也在持续开发线上线下写作工坊、写作课程、“每日书”、“七日书”等等和写作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在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浪潮里,慢,但认真地做着和文字有关的事,希望从“我们”(we)记录这个时代,到“我们”(everyone)记录这个时代。
我们倡导年轻人“认真”地写、“认真”地表达“、认真”地生活。我们也很开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写作的方式,记录他们人生中的关键时刻,用文字整理自己的过往和思绪,在纷乱的生活中停下来,给自己搭建一个精神空间。
十亿种人生,平凡人写作。每一个人微小的写作,都是关于这个时代的生动切片,都是通达另一扇人生窗口的路径。
欢迎更多的人,冷静而有温度地和我们一起认真写,认真记录,认真表达,认真生活。


/ 张春写作课堂4.0 /
如何准确表达情感,写出动人故事?
用四周时间跟着张春老师学习写作
把真实的情感,用文字的捕网准确捕捉

/ 是孤独让你写作,还是写作让你孤独/
十月每日书开始报名
本期奖品全面更新:著名战地记者周轶君签名版《走出中东》
三明治写作主题胶带和三明治有猫病本子

/ 我们与我们的城市,谈过这样的恋爱/
这本书从策划、采访到出版,历时一年多
第一本以城市作为经脉维度,讲述故事的杂志书
记录了上海五原路、台北、厦门等城市的故事

-
丞相割麦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31 21:11:29
-
C克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21 22:41:42
-
啦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20 10:06:05
-
Cat潔兒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9 11:49:37
-
流年纷菲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9 10:41:56
-
vegrb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9 08:17:46
-
Venus__r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15:25:31
-
婉仪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09:12:53
-
豆友134189143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09:07:54
-
葡萄妈妈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08:57:08
-
Siss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06:45:01
-
人间词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04:44:27
-
杨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02:37:56
-
丁总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8 01:19:16
-
木樨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23:56:15
-
飞遇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22:20:00
-
超濕貓咪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22:17:30
-
Alame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22:10:53
-
千岁千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21:43:07
-
橘子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21:29:53
-
米饭爱好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21:00:47
-
泡芙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20:32:59
-
🌈鸷群🪷⃤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20:04:20
-
Tend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9:43:3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9:33:21
-
fluffiot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9:16:17
-
Iridescent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9:02:37
-
空心稻草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8:37:38
-
周婳颖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8:28:54
-
面巾纸之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8:16:25
-
若非当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8:12:25
-
开心大丽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7:59:40
-
杂陈东西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7:10:17
-
Hedwi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7:09:31
-
大沫沫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6:40:38
-
五彧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6:19:11
-
花冷山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6:13:32
-
T3的小喇叭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7 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