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共同记忆
查看话题 >建筑 | 魔都,有座房子在跳舞
魔都,有座房子在跳舞_腾讯视频
1997年,伦敦。走过Harvey Nichols百货的行人惊讶地发现,一条巨大的,昆虫般蠕动的木质蝴蝶结,闪着光,穿过12面巨大的玻璃延伸至街道上。
这是伦敦时装周期间,托马斯·赫斯维克提供的一个橱窗设计。

1997年,Harvey Nichols百货橱窗设计
比起建筑师这个抬头,英国人赫斯维克更像一个设计师。在成立工作室的20余年里,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形成怎样一种风格,这么做太粗暴了。
2006年,托马斯·赫斯维克获得建筑大奖——“菲利普王子奖”。30岁出头时他被英国誉为“新的莱昂纳多·达芬奇”。

“当代达芬奇” — 托马斯·赫斯维克
看上去他更像一个发明家。因为想法不需要风格,想法就是想法。那些人为的分类,什么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城市设计……对他来说可笑的。当然了,最有趣的往往是以上一些的混合体。

2005年,Littlehampton贝壳咖啡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赫斯维克让中国人见识了他的异类,他把英国馆设计成一座“种子教堂”。
这座建筑周身插满了6万根中空,透明的亚克力杆,每根杆子里面都放置了种类各异的种子。风一吹过,亚克力杆随风飘动,仿佛蒲公英。

6万根放置种子的亚克力杆
为什么中国馆一定要中国元素?为什么英国馆一定要用英国元素?
陈词滥调是不可原谅的。所以在英国馆,你们看不到福尔摩斯,看不到女王,看不到英国下雨这些事。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现在,在上海,我们又可以近距离观察赫斯维克。他设计的最新项目——复星艺术中心屹立于黄浦江畔,这是一个可以动的建筑。

复星艺术中心
赫斯维克借助建筑最外层的流苏金属帘幕,做到了。这是对所谓数字化倾向所唱的反调。
因为,移动是物理性的,它能带来不朽。

魔都有座房子在跳舞
- 附.更多代表作 -

伦敦花园桥

伦敦奥运会性感巴士

新加坡南洋技术大学

孟买蓝宝石酿酒厂

托马斯和他设计的“陀螺椅”

-
脆脆鲨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4 15: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