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当然是英文版)-为了删除的发表
Photo: CFP
By Zhang Lei 豆 瓣,一个中国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自2006 年融资200万美元后,在1月25日的第二轮融资中获得了1000万风险投 资。
他再也不能忍受了。当香港作家兼诗人廖伟棠发现他的在线相册被douban.com删除时,他留下他两年多以来结交的3000个朋友,离开了豆 瓣。‘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他在他的离开声明中对中国内陆的社交网络服务的用户们写道,‘虽然被停号两次,被删贴近百次’。
但到了2010年 前后,有的人明显已经疯狂,几乎要把五千常用字的半数纳入敏感区’
对于廖来说,最终的导火索是《这些美丽、坚强的人民》被删 ,这个相册展示了参与抗议香港通深圳和广州的高速铁路项目的香港青年和艺术家们。那些下跪的,光脚的年轻人的照片显然被认定政治性太强。
‘里面大都是阳光灿烂的年青人和艺术家,他们脸上洋溢着希望,因为内心的真诚而美丽,我并没提到任何抗 争或“煽动”话语,’廖说。‘但是他们就是不放过它。’
‘两年来我一直坚持在豆瓣发表作品和评论,只是想尽量带回一些真相和一些可能不同的价值观给防 火墙内的 朋友。’
‘但愚蠢的管理员屡屡触及我个人原则的底线, 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我决定从今远离这个以自阉来自杀的网 站。’
在以前,豆瓣比较宽松,廖说。举例来说,管理员可以不删除内 容,而是将其关闭为"私人可见"不公开。或者条目不会被立即删除,而是在一两天以后,他回忆说。
‘那样,就能被成百上千的人看到,’他说。
作为仅有的几个愿意运用这个妥协的互联网环境的香港作家之一,廖说他很享受了跟被隔离的大陆朋友交流的机会。
‘我在豆瓣上发表的都是公众应该 知道的,个人的东西更多是 放在博客上。’豆瓣于2005年创办,拥有3300万注册用户:大多数是学生和知识分子。他们喜欢这种社交网络服务简单化的设计和用户自制的内容,如书, 电影和相册。最近,豆瓣收紧的审查让很多资深用户不满。
事态有了进一步发展,北京大学的学生方可成写了一封公开信控诉豆瓣封停他的账号,并称网站为’独裁者‘。对于方来说,用户们被迫和网站管理员围绕着一本台湾 作者龙应台的禁书玩起了一场捉迷藏。由于本 书的国际标准图书编号(ISBN)在大陆是被禁的,用户们为 了共享评论和评分沿用书名但是偷换了书的ISBN。
豆瓣的管理员发现了对应错误的ISBN,删除了书名并录入了本应对应的书名。方发现后, 把书名又改了回去,以此导致他的账号被永久停封。
‘我不相信修改条目内容能构成犯罪,’方说。‘任何用户都可以在一个依靠用户自制内容的网站上提交他认为是正确的信息。’方想知道对他的惩罚是否是由这本书的 敏感性所致,因此他让他的朋友把书名再次改了回来。他朋友的账号也被停封了。并不是审查本身惹怒了方和其他的网络用户,而是豆瓣违反了自己的出版行为守 则。
‘豆瓣封号不讲理而且很随意’方写道。‘完全它说了算,因为你可以被封3天,7天甚至永远,没有任何申辩的机会,你所有的日记,相册,收藏和消息就这样没了。’
豆瓣规定用户永久封号前会有三次警告:第一次警告帐号停用三 天;第二次警告停用一周 。只有在受到第三次警告之后,账号才会被永久停封。方的公开信使其帐号解封。
By Zhang Lei 豆 瓣,一个中国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自2006 年融资200万美元后,在1月25日的第二轮融资中获得了1000万风险投 资。
他再也不能忍受了。当香港作家兼诗人廖伟棠发现他的在线相册被douban.com删除时,他留下他两年多以来结交的3000个朋友,离开了豆 瓣。‘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他在他的离开声明中对中国内陆的社交网络服务的用户们写道,‘虽然被停号两次,被删贴近百次’。
但到了2010年 前后,有的人明显已经疯狂,几乎要把五千常用字的半数纳入敏感区’
对于廖来说,最终的导火索是《这些美丽、坚强的人民》被删 ,这个相册展示了参与抗议香港通深圳和广州的高速铁路项目的香港青年和艺术家们。那些下跪的,光脚的年轻人的照片显然被认定政治性太强。
‘里面大都是阳光灿烂的年青人和艺术家,他们脸上洋溢着希望,因为内心的真诚而美丽,我并没提到任何抗 争或“煽动”话语,’廖说。‘但是他们就是不放过它。’
‘两年来我一直坚持在豆瓣发表作品和评论,只是想尽量带回一些真相和一些可能不同的价值观给防 火墙内的 朋友。’
‘但愚蠢的管理员屡屡触及我个人原则的底线, 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我决定从今远离这个以自阉来自杀的网 站。’
在以前,豆瓣比较宽松,廖说。举例来说,管理员可以不删除内 容,而是将其关闭为"私人可见"不公开。或者条目不会被立即删除,而是在一两天以后,他回忆说。
‘那样,就能被成百上千的人看到,’他说。
作为仅有的几个愿意运用这个妥协的互联网环境的香港作家之一,廖说他很享受了跟被隔离的大陆朋友交流的机会。
‘我在豆瓣上发表的都是公众应该 知道的,个人的东西更多是 放在博客上。’豆瓣于2005年创办,拥有3300万注册用户:大多数是学生和知识分子。他们喜欢这种社交网络服务简单化的设计和用户自制的内容,如书, 电影和相册。最近,豆瓣收紧的审查让很多资深用户不满。
事态有了进一步发展,北京大学的学生方可成写了一封公开信控诉豆瓣封停他的账号,并称网站为’独裁者‘。对于方来说,用户们被迫和网站管理员围绕着一本台湾 作者龙应台的禁书玩起了一场捉迷藏。由于本 书的国际标准图书编号(ISBN)在大陆是被禁的,用户们为 了共享评论和评分沿用书名但是偷换了书的ISBN。
豆瓣的管理员发现了对应错误的ISBN,删除了书名并录入了本应对应的书名。方发现后, 把书名又改了回去,以此导致他的账号被永久停封。
‘我不相信修改条目内容能构成犯罪,’方说。‘任何用户都可以在一个依靠用户自制内容的网站上提交他认为是正确的信息。’方想知道对他的惩罚是否是由这本书的 敏感性所致,因此他让他的朋友把书名再次改了回来。他朋友的账号也被停封了。并不是审查本身惹怒了方和其他的网络用户,而是豆瓣违反了自己的出版行为守 则。
‘豆瓣封号不讲理而且很随意’方写道。‘完全它说了算,因为你可以被封3天,7天甚至永远,没有任何申辩的机会,你所有的日记,相册,收藏和消息就这样没了。’
豆瓣规定用户永久封号前会有三次警告:第一次警告帐号停用三 天;第二次警告停用一周 。只有在受到第三次警告之后,账号才会被永久停封。方的公开信使其帐号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