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美女2:她很丑,她很悲悯
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文化。马皇后知道这一点。作为朱元璋老婆,她的老家在今天的安徽宿州,与凤阳相距不远。大家都是从最底层文化圈出去的。
古代的农村生活,造就人们朴实、务实的思想。所以,很多年后,马皇后虽然坐在宫廷,心却离百姓很近。一次为了阻挡陈友谅的部队,她不但捐献自己的所有首饰,还组织妇女为士兵缝补衣服、做鞋子。后来民国时的宋氏三姐妹,为了抗日战争,也做过类似的事,与马皇后可以媲美。
其实马皇后祖上是宿州闵子乡信丰里的富户,因父亲仗义,好施,家业渐渐困顿。这个事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在中国古代,至少到明朝,至少在安徽的局部地区,还是有这样美好德行的存在。马皇后之所以成为皇后,按照老人们的说法,那就是祖上积德了。
平民皇后的显著特点,就是眼睛能向下看。如果戴安娜王妃还在世的话,她必定还在世界各地的贫民区奔波。我们安徽的马皇后也是这样的。但很多时候,她也无能为力。比如说天灾来了,朱元璋都挡不住,她一个女人还能怎么地?但她会表达心意:率领宫内的人们,与百姓一样节衣缩食,甚至煮野菜吃。
马皇后宅心仁厚,不管民间如何传说她很丑,但她的温柔似乎更有力量,打动我们的,不是她的大脚,而是她的人性。朱元璋那么厉害的一个男人,也常常服她。比如,他看到马皇后煮野菜,就下令给百姓赈灾。马皇后乘机建议做长远打算,建立预备仓库。皇帝表示同意。那么,这样看来,是皇后的悲悯之心意,化作了更美好的现实。
与其说她是皇后,不如说她是个妻子。作为妻子的马皇后,当年不过一介民女,父亲死后,父亲的朋友叫郭子兴的,收养了她。郭是起义军首领,那时朱元璋也来投奔起义,因表现杰出,才结成后来的姻缘。这里就出现感人故事了——
因为一次矛盾,朱元璋被郭子兴关押了,不给饭吃。那样的环境下,谁敢管朱元璋死活?也只有马氏了。她居然把滚烫的烧饼藏在胸口,给朱元璋偷偷送去。那个烫伤,同样印在朱元璋胸前。这样的患难夫妻,感情是非同一般的。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也没立后,就是明证。
朱元璋曾说:“家有良妻,犹国之良相。”这个比喻很恰当。历史上,女人祸乱宫廷乃至国家的故事,太多了。现在的“宫斗剧”之所以流行,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吧?特别在汉朝、南北朝时期,有时血流成河,伏尸满街。但明朝在这一点一直都比较好。这与初期的马皇后是有直接关系的。
史载马皇后“既正位中宫,益自勤励。督宫妾,治女工,夙兴夜寐,无时豫怠”。这样一个正派、勤奋的女人,一个从柴米油盐酱醋茶里走出来的女人,她的“文化影响力”必然是朴实的、实在的。宫廷历来是奢华的地方,但只要你没有那颗奢华的心,即便宫廷,也不乏田园的清静。“治女工,夙兴夜寐”的马皇后,不就是隔壁的马大妈吗!
朱元璋曾把马皇后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对于丈夫如此高的赞誉,马皇后说:“陛下既不忘妾于贫贱,愿无忘群臣百姓于艰难。且妾安敢比长孙皇后,但愿陛下以尧舜为法耳!”——做到这一步的时候,马皇后其实已经在“干政”了,但她的用心是那样的长远,那样的感人至深。“柴米油盐酱醋茶”文化养育的马皇后,立足是那么的低调而坚实,值得朱元璋乃至所有男人认真对待。
(作者原发2012年合肥晚报皖土后妃专栏)
古代的农村生活,造就人们朴实、务实的思想。所以,很多年后,马皇后虽然坐在宫廷,心却离百姓很近。一次为了阻挡陈友谅的部队,她不但捐献自己的所有首饰,还组织妇女为士兵缝补衣服、做鞋子。后来民国时的宋氏三姐妹,为了抗日战争,也做过类似的事,与马皇后可以媲美。
![]() |
PIXABAY美图 |
其实马皇后祖上是宿州闵子乡信丰里的富户,因父亲仗义,好施,家业渐渐困顿。这个事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在中国古代,至少到明朝,至少在安徽的局部地区,还是有这样美好德行的存在。马皇后之所以成为皇后,按照老人们的说法,那就是祖上积德了。
平民皇后的显著特点,就是眼睛能向下看。如果戴安娜王妃还在世的话,她必定还在世界各地的贫民区奔波。我们安徽的马皇后也是这样的。但很多时候,她也无能为力。比如说天灾来了,朱元璋都挡不住,她一个女人还能怎么地?但她会表达心意:率领宫内的人们,与百姓一样节衣缩食,甚至煮野菜吃。
马皇后宅心仁厚,不管民间如何传说她很丑,但她的温柔似乎更有力量,打动我们的,不是她的大脚,而是她的人性。朱元璋那么厉害的一个男人,也常常服她。比如,他看到马皇后煮野菜,就下令给百姓赈灾。马皇后乘机建议做长远打算,建立预备仓库。皇帝表示同意。那么,这样看来,是皇后的悲悯之心意,化作了更美好的现实。
与其说她是皇后,不如说她是个妻子。作为妻子的马皇后,当年不过一介民女,父亲死后,父亲的朋友叫郭子兴的,收养了她。郭是起义军首领,那时朱元璋也来投奔起义,因表现杰出,才结成后来的姻缘。这里就出现感人故事了——
因为一次矛盾,朱元璋被郭子兴关押了,不给饭吃。那样的环境下,谁敢管朱元璋死活?也只有马氏了。她居然把滚烫的烧饼藏在胸口,给朱元璋偷偷送去。那个烫伤,同样印在朱元璋胸前。这样的患难夫妻,感情是非同一般的。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也没立后,就是明证。
朱元璋曾说:“家有良妻,犹国之良相。”这个比喻很恰当。历史上,女人祸乱宫廷乃至国家的故事,太多了。现在的“宫斗剧”之所以流行,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吧?特别在汉朝、南北朝时期,有时血流成河,伏尸满街。但明朝在这一点一直都比较好。这与初期的马皇后是有直接关系的。
史载马皇后“既正位中宫,益自勤励。督宫妾,治女工,夙兴夜寐,无时豫怠”。这样一个正派、勤奋的女人,一个从柴米油盐酱醋茶里走出来的女人,她的“文化影响力”必然是朴实的、实在的。宫廷历来是奢华的地方,但只要你没有那颗奢华的心,即便宫廷,也不乏田园的清静。“治女工,夙兴夜寐”的马皇后,不就是隔壁的马大妈吗!
朱元璋曾把马皇后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对于丈夫如此高的赞誉,马皇后说:“陛下既不忘妾于贫贱,愿无忘群臣百姓于艰难。且妾安敢比长孙皇后,但愿陛下以尧舜为法耳!”——做到这一步的时候,马皇后其实已经在“干政”了,但她的用心是那样的长远,那样的感人至深。“柴米油盐酱醋茶”文化养育的马皇后,立足是那么的低调而坚实,值得朱元璋乃至所有男人认真对待。
(作者原发2012年合肥晚报皖土后妃专栏)